或问
诸葛亮何许人也?高山仰止,千古一人。
和刘备关系如何?知遇之恩,永不相忘。
不象现代人经常跳槽换老板,古代士大夫择主都很谨慎。虽说三国时不“从一而终”的也不少,但诸葛亮出自儒家正统观念的世家,一旦跟定了心目中的明主,肯定不会有二心。当初孙权有意让诸葛谨劝诸葛亮留在东吴,诸葛谨并没有去劝,而且对孙权说“弟亮以失身於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 可见诸葛兄弟俩都对各自辅助的主毫无异心。
再说刘备年长诸葛亮20岁,是诸葛亮父辈一类人。诸葛亮早孤,刘备对他不仅有知遇之恩,而且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因素(猜想),所以他忠于刘备不应有任何怀疑。
赤壁之后,表面上看刘备和诸葛亮不再是“如鱼得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刘备信任和成就孔明之处。刘备开始进蜀,关张赵也没带。因为再得蜀之前,荆州万万丢不得。后来刘备征汉中用法正,“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孔明的角色,如萧何之于刘邦,荀彧之于曹操,不可谓不重要。
是不是刘备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呢?也没有证据。法正在川多年,对川及汉中更为熟悉,加上法正有“奇画策算”,临阵时可建大功。法正人际关系不好,留在后方不能发挥所长,而将孔明带到前线,也是浪费他的才华。所以让诸葛亮积累治国治军的经验比让他在前线更合理。或者从私人感情来看(猜想),刘备不愿意孔明也象庞统死于流矢。
再就是刘备托孤,认为刘备对孔明有防范之心多是因为”立李严为副“。了解蜀国政治集团结构的人都能看出立李严为副是要稳住蜀中旧臣。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及对其儿子说”事之如父“,”父事丞相“ 也是同时告诉李严及他人,诸葛亮的地位无人可比。
1800多年过去了,死人不能复生作证。但若以功利思想,权变之术来揣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也是徒劳。
1、诸葛亮忠于谁?
诸葛亮是中国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是一直遭到很多崇拜者的“误读”。
与其说诸葛亮忠于刘备,不如说诸葛亮忠于他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诸葛亮当年出山,既不投靠姻亲刘表(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也不投靠曹操、孙权,而是投靠刘备,原因之一就是刘备弱小而有潜力,能否让诸葛亮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是,刘备与诸葛亮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真如人们想象那样“亲密无间”呢?未必。
2、刘备和诸葛亮的微妙关系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历来就被看作君仁臣忠、君明臣贤的楷模。尤其是那有名的“三顾茅庐”,千百年来让那些一心想出来做官、又要摆一下臭架子的文人羡慕到死。实际上他们君臣之间的猜忌和防范,没有一天不深藏于心。君臣关系毕竟不是朋友关系,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时也就是最疑忌的人。因为双方相处那么久,交往那么深,知根知柢,对方有多少斤两,彼此心里都有数。这就不能不防着点了。
你看白帝城托孤那段话,表面上看是心不设防,信任到极点,其实是猜忌防范到不动声色。刘备对诸葛亮说,我这个儿子,就托付给先生了。先生看他还行,就帮他一把;不行,就废了他,取而代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扯淡!刘禅的无能,简直就是明摆着的,还用看?无非因为明知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自己儿子又不中用,放心不下,故意把话说绝,说透,将他一军。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铁了心来辅佐那年龄相当于高中生、智力相当于初中生的阿斗。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两人的关系之微妙。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并以丞相的身份录尚书事,假节,张飞死后又兼司隶校尉。表面上看,无论身份、地位、权力,诸葛亮在蜀汉政权群臣之中都堪称第一,而且无可比拟。但请注意,诸葛亮这个丞相是不“开府”的,“开府”是刘备去世之后。我们知道,东汉没有丞相,丞相是西汉的制度,其特点是可以“开府治事”。所谓“开府”,即开建府署,设置署官,也就是有自己的直属办事机构和下级官员。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丞相有独立于“皇宫”的“相府”,也有独立于“皇权”的“相权”。所以,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且自任丞相,其实就是要从汉献帝手上分权。那么,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却又不“开府”,恐怕就只能如张作耀先生所言,理解为“隐含着刘备的无奈和担心大权旁落以及对诸葛亮的不完全信任”。也就是说,刘备对诸葛亮,并非“无限信任”或者“完全信任”,而是“有限信任”或者“有保留的信任”。
3、诸葛亮与刘备理想的冲突
诸葛亮与刘备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如果仅仅因为刘备“喜新厌旧”宠信法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两人的政治理念发生了冲突。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政治家有理想,政客只有利益。诸葛亮是有理想的,这理想就是“复兴汉室”。这个理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刘备有没有理想呢?原先或许是有的,但后来忘记了。忘记的时间,王夫子《读通鉴论》说是在得到了荆州和益州之后(乃分荆州得益而忘之矣)。这个时候,他就只有利益没有理想了,这才不伐魏而伐吴。所以王夫子说:“先主之治见矣,乘时以自王而已矣。”什么“汉贼不两立”,不过是自己称王称帝的招牌。
刘备忘记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原本就没有),诸葛亮没忘。然而尴尬的是,这种微妙的变化谁都不能说出来。刘备要装着没忘的样子,诸葛亮也不能戳穿或者提醒。于是只好心照不宣。诸葛亮埋头苦干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刘备则依靠法正去攫取更多的理由。
所以说,说诸葛亮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刘备的忠心,只怕未必。因为刘备背弃了当年的理想。这就好比是曹操野心膨胀之后,荀彧郁郁而终(一说服毒自杀),一样的道理。但是诸葛亮毕竟不是荀彧,刘备也没有像曹操那么过分,而且刘蜀不像曹魏那样人才济济,诸葛亮基本就是蜀汉政权的支柱。所以双方始终没有撕破脸。
有!长板桥一战,试探过刘备的意向,也质疑过自己的忠诚,但之后就再无发生任何质疑
因为长坂桥一战,敌众我寡,放弃老百姓,而且协同军队逃亡是当时最有效最直接的保命方式,刘备坚定自己的职责,诸葛亮见到刘备的大仁爱之心,才决定终身效力
但是也有非议之处,历史流传至今,时代久远,可了解的真实情况不多,并且当时诸葛亮出山,可以说是好马遇上伯乐,知遇之恩光这一点,也可以说明诸葛亮别无二心。再说汉朝韩信就是最好的例证,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如果诸葛亮投靠曹操,有可能会步韩信的后尘,忠臣不侍二主,也是古代中国的习惯,所以哪怕动摇,以诸葛亮的知名度他又能去哪里呢,更不可能背叛刘备后还能偏安一隅,所以对于诸葛亮有没有动摇一说,有可能是之虚乌有,更可能是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除啦他不想活啦,读的万卷书也不要啦。
与其说诸葛亮对刘备忠诚,不如说对汉王朝忠诚。诸葛亮的理想是什么呢,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样的人不能称为谋士,应该称为政治家,一个有理想的政治家只忠于自己的理想。当刘备理想与他的理想相契合的时候,诸葛亮是非常忠心的,他们的相处也是鱼水不分离的。当刘备忘掉了理想或者仅仅拿理想当幌子的时候,他们的心就会很远很远。史书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通过各个事件有所体现,如赤壁之战时,刘备当孔明如太阳一般。而夷陵之战前后,根本就看不到诸葛亮的影子,作为蜀汉集团的丞相,这样大规模的征战怎么会没有丞相参与,一定是他们君臣的信念产生了偏离,当然协作上就会产生不一致。此后诸葛亮说过“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刘备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了,肯定观念出现偏差,忠心的人自然是从主上的理想出发来协作行动,而诸葛亮没有行动,算是忠诚吗。
以上只是从对刘备的忠心角度出发,并非对武侯心存不敬
没有。
从来没有。
从南阳的初遇起,诸葛亮就誓死忠于刘备。仁德明君难求,忠臣多愿投奔。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未谋帝位,一心辅佐刘禅,忠于刘氏父子。
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可以看出,“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这个可以称得上是诸葛亮拼搏一生所留下的财产,他愿意在死后全部予蜀汉。
不光诸葛亮了,连他的儿子诸葛瞻,诸葛乔,他的孙子诸葛尚,死于沙场,死于北伐。每当读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时,我的心里总是梗着,很难受。
他真的是为蜀汉付出太多了,不是吗?
忠心可见于《出师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觉得这句诗,恰当极了。
仅为一家之言,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嗯。
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