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经常用在什么场合?
2024-12-16 04:34:2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扩展资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大学-百度百科

回答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往往在教学中用到!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拓展资料: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

(《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

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



回答3:

《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第一句话翻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其后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论述是中华文明对做事取得成功之根本所进行的精辟论断。

“致知”:要有所成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成长阶梯,而通过“格物”进而“致知”是进阶逻辑的起点。

从现代管理角度解读,《大学》的第一段话表达了二层意思:其一,高尚美好的愿景;其二,要系统做事才能真正成功(近道)。

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由各相互连结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核心思想是各局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整体发挥影响,因此,不可偏废。

要之,系统做事就是有组织地按步骤、分轻重缓急做事,通俗说就是要会“弹钢琴”。

从企业层面讲,就是对现代管理理念、原则、方式方法持之以恒,有序推进,一是把握节奏,二是分清主次。

从理论层面讲,系统做事建立在建构理性基础之上。所谓建构理性,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其他人、群体、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升华出来的行动指导思想。建构理性高于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即“走一步看一步”,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都是为建构理性做准备,是阶段性的产物。到了合适的时机,无论个人或团体,都需要对实践理性的结果予以总结升华,上升至理论高度,成为建构理性用以指导自己或团体下一步的行动。自己总结升华不出来,那就向别的个体、团队、组织、民族、国家借鉴学习。否则,任何个人或群体将会陷入停滞不前的死循环。

明德战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把推行系统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中国企业界全力倡导系统管理理念。

明德战略创始人娄勇坦言,倘若继续轻视系统做事的习惯与能力,整个民族将会为此付出不可承受之代价,也不可能得到外部世界的承认,国民如此,中国企业也不会例外。

明德战略认为,在今天全球化冲击的世界,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落后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的管理差距,早已不是什么有没有新鲜的管理制度、出奇制胜的竞争手段这样一招鲜的“管理法宝”,中国企业要想获得任何一家世界先进企业的所谓管理秘芨,都可以轻而易举,不是问题。真实的差距是你有没有系统做事的能力,你的企业是靠制度、文化、机制在管理还是靠老板/CEO的灵机一动亦或《三国演义》的心机、“雍正王朝”的权术在管理,这才是差距。

为帮助中国企业培养系统做事习惯、提升系统做事能力,明德战略倾力开发出享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系统提升[ECHO]模型,该模型由四个层面构成,分别是:

E:企业家能力提升(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
C:公司治理结构完善(Corporation governance perfection)
H:习惯与文化变革(Habit & Culture Change)
O:组织动态优化(Organ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其中:
E:企业家能力提升(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核心点为:
1) 企业家能力提升必要性
2) 企业家的三种能力
3) 企业家能力提升路径

C:公司治理结构完善(Corporation governance perfection)核心点为:
1) 公司治理结构定义
2)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必要性
3) 公司治理结构变革

H:习惯与文化变革(Habit & Culture Change)核心点为:
1) 习惯与文化重塑内容
2) 习惯与文化重塑步骤

O:组织动态优化(Organ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核心点为:
1) 组织动态优化的内涵
2) 企业组织的层级控制
3) 组织动态优化的步骤

[ECHO]模型已在多家中国企业得以全面或部分推行,效果显著,深受赞誉,并正在得到全社会更加广泛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