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子时陪运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古人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比如7时叫辰初,8时叫辰正,9时叫巳初,10时叫巳正。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扩展资料:
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日六十的分法传入中国,与十时辰制配合使用,形成了更点制。芦带梁常用表述方法有x筹y点、x鼓y点、x更y点。x筹y点,反映了十时辰制在历算中比十二时辰制更便于筹算。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
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相当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关注(不注意就得睡城里大街上),因此行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注意点的差别,衍生了一个词汇“晨钟暮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计时
午夜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
语源:《玉篇·午部》:“午,交也。”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返族”、“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
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贺世孝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扩展资料:
其他时辰:
1、子时:23点 -1点,丑时:1点-3点
2、寅时:3点-5点,卯时:5点-7点
3、辰时:7点-9点,己时:9点-11点
4、午禅稿时:11点-13点,未时:13点-15点
5、申时:15点-17点,酉时:17点-19点
6、戌时:19点-21点,亥时:21点-23点
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语出语《玉篇·午部》,拼音为wǔ yè,词性是名词,近义词子夜。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扩展资料:
用例: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三章:“那辆花轱辘马车赶到 凤凰堡 村南,已是午夜时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铅扒模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此逗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槐缓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午夜
午夜: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 。
相关计时:
正午:[high noon] 中午十二点
黄昏察数:[evenfall;dusk]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键哪黄昏”
傍午:[near noon] 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时会
晌午:正午或午时前后
半夜∶[midnight]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深夜:[late at night] 指半夜以后
午时: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午前:上午
午后:下午
通稿没码宵达旦:从入夜直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