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文学家。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1278年元兵进犯,奋力抗元,后兵败被俘,掳至大都,囚禁在兵马司土牢达四年。文天祥面对元统治者的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毫不动摇,誓死不降,从容就义,在狱中写下了千古不朽的正气歌,凛然正气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宝佑四年,文天祥赴京赶考,大胆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被皇帝亲点为状元。这一年,文天祥二十岁。
当时,南宋政权风雨飘摇,外有元军步步进逼,内有奸臣擅权乱政。文天祥多次上书,都没有被朝庭采纳。德佑元年,蒙古铁骑直逼临安。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起兵勤王,并将全部家产拿出来充作军费。德佑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文天祥奋力抗元,最终兵败被俘。元朝大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在厓山继续抵抗的张士杰,他坚决拒绝。在被押往元大都途中,他绝食八天未死。进京后,元军为他安置了豪奢的住所,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后来,他被移送兵马司监狱。但文天祥正气凛然,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正气歌》。
元朝皇帝忽必烈“既壮其节,又爱其才”,希望说服文天祥投降。忽必烈对文天祥说:“你若能像对宋朝一样对我,就立即以你为中书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我惟可死,不可生。”忽必烈又说:“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文天祥昂然答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文天祥慷慨赴难,且歌且行。就义那天,观者上万。到刑场后,他向南方深深跪拜,回头对吏卒说:“吾事毕矣。”文天祥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上发现有衣带诗。诗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从容就义,舍身成仁,时年仅四十七岁。
伯夷、叔齐:不食周黍
苏武:气节一词的来源就是来源于苏武的故事。
关羽:重义气,以忠义著名
魏晋清流很注重气节:嵇康是其中的代表。
宋代的文天祥,岳飞,杨业,陆秀夫等。
明代的于谦,郑成功等。
清代的林则徐
近代的章太炎,王国维,辜鸿铭等
屈原投江。
苏武在匈奴牧羊。
文天祥宁死不降。
文天祥
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