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资料,你考虑吧。我建议你买牡丹的,虎皮有点味道难闻。
虎皮鹦鹉
【物种名称】 虎皮鹦鹉
【又 名】 娇凤、彩凤、阿苏儿,鹦哥
【拉丁学名】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英文名称】 Budgerigar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纽澳鹦鹉族
【整体概述】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
外型: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鸟喙橄榄黄色,蜡膜蓝色;虹膜白色。母鸟的蜡膜为灰棕色,仅带有一点点浅蓝色,到了繁殖季则会变为深棕色。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羽色。
虎皮鹦鹉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虎皮鹦鹉主要栖息於开阔的草原地区、干燥的马利植被区、穆拉加灌木丛和开阔的茂密林区、充满桉属和金合欢属植物的平原地区、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他们是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他们是相当合群的鸟种,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在破晓时分会先前往水源处饮水,然后才前往觅食,到了正午炎热的时候会寻找浓密树荫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较凉爽时再继续觅食,到了黄昏整群就会开始回巢休息过夜;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他们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他们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们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区,炎热的季节则会前往南澳。
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
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
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分布: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新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整体概述:
虎皮鹦鹉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
繁殖:
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牡丹鹦鹉别名情侣鹦鹉,属鹦鹉目,鹦鹉科动物。牡丹鹦鹉原产于非洲的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鸟。
1 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
牡丹鹦鹉有8个品种,有棕头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黑脸牡丹鹦鹉以及人工培育定型的新品种等,它们的体型都不大,一般体长150mm左右。尾较短,呈铲形,有白色的眼圈。其头部的颜色因种而异,分别有黑褐色、桔红色、金黄色、灰色、棕色等。喙朱红色,颈部有赤红色领环,胸部橙红色,背羽及翅羽绿色,翅端近于黑色,尾羽鲜绿色。成鸟雌、雄羽色相同,但雄鸟体型略小于雌鸟,尤其是雄鸟的头及喙比雌鸟瘦小。
2 饲养技术
2.1 饲喂 牡丹鹦鹉的日常饲料由70%粟(谷子)、20%稗子、10%苏子混合而成。冬季及繁殖季节可适当增加葵花子、碎花生等脂肪性饲料,但所占比例应在20%以下,以防鸟体过肥。除此之外,每天要充分供给青菜和水果。繁殖期间增加由60%玉米面、20%碎花生米及20%熟鸡蛋混合而成的湿粉料。
2.2 其他管理措施 由于牡丹鹦鹉原产于热带,抗寒性较弱,冬季应保持环境温度1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牡丹鹦鹉的喙坚实有力,不能用竹制笼饲养,而应该用12号铁丝制成的金属笼饲养,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cm,笼底应铺一层细砂。
3 人工繁殖
3.1 繁殖季节控制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牡丹鹦鹉几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应拆除巢箱,控制繁殖季节在春秋两季比较合适。
3.2 繁殖场所的准备 成对繁殖牡丹鹦鹉,可自制一个70×60×50cm的繁殖笼,内设20×16×16cm的人工巢箱,巢箱的前面开一个直径为6cm的出入口,口的下方设一木台,巢的侧面开2~4个直径为0.5cm的通气孔。当繁殖期到来时,可在巢箱中铺垫一层3~5cm厚的锯末,并提供一些细软杂草,供牡丹鹦鹉铺巢之用。
3.3 配对、产卵、孵化及育雏 进入繁殖季节时,增加鸡蛋、小米及青饲料的供应,促使其发情。成年鹦鹉一般为群养,让它们自由配对,发现成对公、母与大群分开,可单笼巢饲养,让其实现交配。牡丹鹦鹉一般每窝产卵6~8枚,有时多达10枚。孵化期约为19~22天,完全由雌鸟孵化。孵化期间雌鸟只在饮水、取食和排便时才出巢,每天离巢2~3次,每次出巢仅3~5分钟。雄鸟在洞外守护并饲喂雌鸟。雏鸟出壳35~40天离巢,雏鸟离巢后,仍需亲鸟饲喂2周后才能独立生活,此时应将亲鸟与雏鸟分开,让亲鸟继续繁殖。一般情况下,1年繁殖2~4窝比较合适。雏鸟出壳后6个半月性成熟。
虎皮的寿命短,也就12年左右。我家养过一只13年的(雄的,他老婆都挂了好几个了。)。(雌鹦鹉比较容易挂掉。)
玄凤和牡丹鹦鹉寿命就比较长了。不过吃的也多。= =bb。
虎皮头比较小,分虎皮和斑点两种(羽毛上的花纹有差别。)颜色方面有 绿的,兰的,黄,白。
玄凤,比较大一些,头大,聪明,红眼。 有白黄 和 灰色两种。白黄的比较漂亮,头冠那缕毛是黄色的。
牡丹,有黄色的(红脸),红绿的,还有些其他的。个人感觉黄色红脸的比较漂亮。
具体要什么样的就看你了。
都不算难养。 平时就吃小米。来点蔬菜水果什么的。
(我家以前养的牡丹,喂过 小米掺生蛋黄,晒干了之后的,比较有营养,不过容易生虫子= =。鹦鹉不吃虫子哦。)
建议你养虎皮鹦鹉,因为虎皮不但好养,而且在买的时候公母比较好鉴别,牡丹鹦鹉虽然更好看,但是如果你不太懂行的话,可能会误买到同性别的鸟,就不太好了。
牡丹鹦鹉不容易死...但是我说....那个...牡丹是中型鹦鹉哈.....
小型的还是虎皮吧
养我吧,我吃的不多,而且还能活60多年呢!我今年1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