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谚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原本是在推崇集思广益的功效,赞美集体智慧的好处,但是也等於把诸葛亮看成了个人智慧的最高标准,说诸葛亮是最受广大社会群众认同的智慧形象,说诸葛亮是一个封建时代最聪明的人,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反对。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头,诸葛亮、曹操、关羽并称『三绝』或『三奇』,诸葛亮的『智绝』形象,不仅在华人社会里家喻户晓,而且盛名远播於世界。在国外,提起诸葛亮其人其事,不少外国朋友亦津津乐道。
近代著名学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罗贯中塑造出来的诸葛亮形像是『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在罗贯中的笔下,集忠贞与智慧於一身的贤明政治家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忠臣、贤相的典型,是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楷模,更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近乎『妖异』或充满『仙气』的神师。
的确,随著【三国演义】故事的流传,这样的诸葛亮形像也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一个不朽的、彰显著浓厚理想色彩的艺术典型。今天,藉著校刊篇幅,老师愿意引领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来游历神秘的『诸葛亮世界』,探讨历史与小说的『虚虚与实实』。
01
(甲)与名门丑女联婚而提高知名度
按照陈寿和罗贯中的说法,诸葛亮本来是『琅琊阳都人』,根据学者考证,汉代的阳都,大概是在今山东省临沂或沂南、沂水等县。所以说,诸葛亮应是山东人,但在十几岁少年时离开山东故乡,客居隆中。刘禹锡『陋室铭』里有『南阳诸葛庐』句,诸葛亮『出师表』亦有『躬耕於南阳』句,指的就是这十年的隐居生活,这也是诸葛亮出道前的沉潜时期。
其实,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是『不甘寂寞的』,他关心天下大事,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身处乱世,却渴望实现救亡图存的理想。但他也深深知道,在当时门第观念根深柢固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没没无闻的平民青年,没有靠山、没有烜赫家世,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也不容易入仕去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所以,聪明的诸葛亮就巧妙运用了『婚姻』这一绝招,来扭转自己的劣势。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称得上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俊男,而他的老婆却是个丑妇。【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襄阳记】记载说,沔南名士黄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家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足下以为如何?』诸葛亮喜出望外,即刻答应。
在当时以『郎才女貌』或『才子佳人』为时兴的传统社会,诸葛亮这种逆向操作的择偶方式,的确让不少人感到讶异又惋惜,甚至加以嘲笑。有一句俗话:『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指的正是此事。
但因为新娘黄阿丑之父是沔南名士,又和荆州牧刘表及荆州望族蔡家有极为密切的亲戚关系,所以当诸葛亮成为黄承彦的乘龙快婿之后,也马上声名大噪,与荆襄世族名流搭上线,受到他们的尊重。这也算是藉婚姻来提高知名度,作为踏入仕途的一块『敲门砖』,亦不失为明智的『政治手腕』吧!
关於这位阿承之丑女,【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七回,罗贯中说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求以为室。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可见诸葛亮夫妻的才情还满搭配的。
只是不知何故,他们长期不育,史载诸葛亮结婚时是二十七岁,以古人眼光来看已相当晚婚,一直到四十六岁才得子诸葛瞻。这其间,还曾将其兄诸葛瑾之子诸葛乔过继膝下。《姓源韵谱》一书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文理润泽』,因此学者质疑,诸葛亮婚后长期无子,并不能完全归咎於丑妻不育,而是与诸葛亮本身健康状况不佳有关。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妾所生的。因为诸葛亮给李严的信中曾提到:『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可看出诸葛亮是有纳妾的,所以怀疑诸葛瞻不是丑妻所生,应该也算合理的怀疑。
02
(乙)崛起——乱世夜空闪亮的新星
诸葛亮婚后,与其岳父黄承彦之好友荆襄大名士-庞德公、司马德操、徐庶、庞统等人来往密切,经常聆听教诲,讨论切磋,由於诸葛亮本人学识非凡,足智多谋,也博得了众人的敬重。所以,当刘备在荆州访求贤士,招兵买马时,荆襄集团便把当地最杰出的人才-『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推荐给了刘备,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隆中路线,庞统也劝刘备早取益州,才能以东吴和曹操鼎足三分天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人尽皆知,而刘备为何会三顾茅庐是因『徐庶走马荐诸葛』的缘故,这些故事更是耳熟能详,流传不朽。【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起,写徐庶辅佐刘备,连续打败曹军,曹操遂将徐母绑票到许昌,模仿徐母笔迹写信向其子劝降,徐庶性至孝,遂泪奔曹营。
刘备设宴为徐庶饯别,徐庶走了一段路后,又拨马回头,向刘备力荐诸葛亮,称赞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比管仲、乐毅还要厉害,劝刘备『急宜枉驾见之』,徐庶之言,让刘备也想起司马徽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后才有三顾茅庐之举。而三国演义也说,徐庶到曹营后,身在曹营心在汉,终生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徐庶侍母至孝和走马荐诸葛的故事,留给三国演义读者鲜明美好的印象。
事实上,根据学者考证,在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屯兵新野之时,徐庶投奔到刘备门下,深受刘备器重,那时就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后来刘表病死,曹操趁机攻打荆州,刘表之子刘琮降曹,屯兵樊城的刘备慌忙南撤,当时徐庶与诸葛亮同在军中辅佐刘备,曹操为得到徐庶,遂俘虏徐母胁迫他归顺。罗贯中故意颠倒史实时间,将诸葛亮出山的功劳全部归给徐庶,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裴注引记述:徐庶母子本来就同住,徐母被曹操掳走后,徐庶很快就知情,曹操不需假冒笔迹求致,而且徐庶在曹营,一直做大官到曹丕黄初年间,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试想,徐庶如果像罗贯中讲的那样『终生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官运怎能如此亨通?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他分析天下形势,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所谓『近期战略目标』是:取刘表之荆州,取刘璋之益州,与孙吴结盟抗曹;『远期目标』则是:兴师北伐、复兴汉室正统云云。南宋朱熹曾向弟子推崇『历代以数言定天下计者,首推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由於《隆中对策》部分策略应验神速,所以能千古传诵不绝。其实严格说起来,《隆中对策》应该不只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表现,而是他背后整个荆襄集团的集体智慧表现,因为诸葛亮出道前,长期受到众多出类拔萃的荆襄贤士影响,耳濡目染之下,见识自然不凡。很快地诸葛亮便崛起政坛,成为乱世夜空里的一颗熠熠闪亮的新星。
03
(丙)瑜亮情结『四妒』萌杀机
【三国演义】里描写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曾对诸葛亮『四妒』,也就是说四次想要藉机杀掉诸葛亮,当然都没成功。这四妒描写极为精彩传神,深扣人心:
一妒:发生在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结盟抗曹之后。
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还加油添醋地虚构一段诸葛亮谒见孙权之前,舌战东吴主和派群儒的情节,透过诸葛亮的口若悬河,雄辩滔滔,更衬托出东吴这群主降腐儒的迂腐钝拙。
接著罗贯中又意犹未尽,再编造一段『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说鲁肃引诸葛亮前去拜会周瑜,诸葛亮故意引证曹植《铜雀台赋》里的文句:『揽二乔於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说明曹操这个好色之徒觊觎江东二乔的美色,只要把这两位美女送给曹操就可以求和了。(按:二乔是乔国老的女儿,当代著名的美女,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果然周瑜一听,怒发冲冠,咬牙切齿道:『老贼欺吾太甚!吾与老贼势不两立!』
其实,根据【三国志】有关传记记载,诸葛亮出使东吴,对孙权深入分析天下大势后,更加坚定了孙权主战的决心,马上派周瑜、程昱等人率领军队与刘备联合抗曹。这过程根本没有『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的记载。
至於曹操在长安筑铜雀台落成后,曹植写《铜雀台赋》,根本就是赤壁之战以后的事。何况所谓『二乔』,指的只是『两座飞桥』,根本不是指江东那两个美人儿。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写曹操曾掘出一铜雀,认为是吉兆,故命人建台庆贺。曹植建议他老爸,除了铜雀台外,应该再增建玉龙台、金风台,再建造两条飞桥,横空而上,连接三座属台,方显出气派非凡。古代汉语中,『桥』与『乔』相通,罗贯中故意颠倒史实发生时间之先后,安排诸葛亮巧妙地曲解这二字,来激怒周瑜。
等到孙权决计抗曹之后,周瑜嫉妒诸葛亮料事如神,能够预知孙权的心思,若不及早除掉他,日久必为江东祸患,后因鲁肃劝解,周瑜才没有下手。
二妒:发生在三江口破曹之前。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侍奉不同的阵营,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其弟诸葛绪仕魏。话说周瑜请诸葛瑾去劝诸葛亮仕吴,没想到劝降不成,反被诸葛亮以刘备才是汉室正统来道德劝说,劝其兄改仕刘备。
诸葛瑾回报周瑜此事,周瑜因此对诸葛亮怀恨在心,存心谋杀之,以绝后患,又恐贻人话柄,遂想到一招借刀杀人的恶计,故意令诸葛亮领兵劫烧曹军防范严密的聚铁山粮草,个性敦厚的鲁肃知情后,於心不忍,还特地前去探看诸葛亮,以言挑之,结果被诸葛亮利用来当『传声筒』,用『激将法』使周瑜自己收回成命,破解了危机。
三妒:发生在蒋干替曹操当说客不成,反而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使曹操误杀东吴水师降将蔡瑁、张允之后。因为诸葛亮早已洞悉这是周瑜计谋,使周瑜老羞成怒:『若不杀此人,哪里显我!』於是故意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军法伺候。结果诸葛亮巧施『草船借箭』之计,又一次化解了周瑜的杀机。
其实,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编造得很粗糙,不仅於史无据,也经不起推敲。试想:鲁肃如何能瞒过周瑜帮诸葛亮调动二十只『轻快船』,每船各需准备草束五千余个及布幔,而且二十只船要以长索相连,要完成『头西尾东』、『调转回头』、『头东尾西』这三个过程,这麼简单吗?
但是历史上却真的有『草船借箭』的记载,只是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前,而是在赤壁之战后。【三国志】孙权本传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孙权与曹操相拒於濡须。孙权乘大船观军,曹操令弓弩齐发,乱箭射插在船身上,致使大船偏重倾斜几乎翻覆。
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之智绝形象,遂将『草船借箭』的时间提前了五年,将孙权的事迹移花接木到诸葛亮身上,而且还大大夸张渲染了受箭的数量。
四妒: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时。诸葛亮设七星坛,选定良时吉辰,斋戒沐浴,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坛祭风,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周瑜骇然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於是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各带一百人,分两路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拏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提来请功。』
没料到诸葛亮早已洞悉周瑜居心叵测,必来加害,所以事先安排好赵云驾船来接应。赵云拈弓搭箭,立於船尾,对著徐盛大叫:『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话才说完,就一箭射断了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坠落下水,其船便横,无法前进,赵云却已拽起满帆,乘风而去。周瑜见加害诸葛亮之计难以得逞,悻悻难安。
罗贯中笔下的周瑜,是一个度量狭窄,争强好胜,浮躁善妒的人,心中存有『既生瑜,何生亮』浓浓的『瑜亮情结』,以致『四妒』萌杀机。罗贯中将周瑜描写得如此不堪,只不过想藉以衬托出诸葛亮气度恢弘,谨慎稳健,深谋远虑的智慧形象罢了。然而,史实里的周瑜真的是如此吗?是否该还给周瑜一个公道?
【三国志】周瑜本传,陈寿赞美他是『性度恢廓,大率得人』。孙权说他『雄烈,胆略兼人』。吕蒙更是对周瑜推崇备至,赞誉周瑜和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述赤壁之战时,也对周瑜评价甚高,说他军容整肃,面对强敌压境,犹能指挥若定,以寡胜众,充分表现出为优秀军事家智勇兼备的特质。
小说家笔下之人物,与史实竟有如此大的落差,若非详细推究,真的要冤枉周瑜了,然而,罗贯中又何苦如此扭曲周瑜的形象,还不是为了要藉瑜亮二人的斗智斗勇,来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绝形象。
04
(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凭吊夔州八阵图写下的一首诗。
历史上,诸葛亮以善於操演八阵图而名闻於世。【魏略】记载,司马懿在实地考察了诸葛亮的八阵营地后,感慨道:『此乃天下奇才也!』
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是神仙化身般的人物,他在鱼腹浦所布下的八阵图,自然也神秘之极,是克敌致胜无与伦比的超级法宝。
【三国演义】里说,阵内『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阵内怪石嶙峋,涛声怒吼。入阵,则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陷者休想出阵。据说,东吴大将陆逊险些就丧命在八阵图中。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也曾以八阵图击败司马懿。直到诸葛亮死后,他的传人姜维也曾以八阵真诀,摆过八阵图来对付魏将邓艾。
至於什麼叫做『八阵图』,是诸葛亮首倡的吗?
根据学者考证,『八阵图』并不是诸葛亮所首创,早在一九七二年中国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中已有专门的『八阵篇』。唐代杜佑【通典】也认为八阵图始源於黄帝之世。但是诸葛亮却曾施展过一种奇特的兵法阵图,却是史有明载,陈寿在【三国志】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写道: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吗?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陆逊指点迷津时,对八阵图是这样介绍的:『反覆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变化无穷,不能学也。』
我曾阅读过一篇现代军事史家对『八阵图』的研究文章,大意是说:
『八阵图』是按照八卦原理布置兵力,分八门。其中『生、景、开』是吉门;『休、伤、杜、死、惊』是凶门。
全阵用一万四千马军,分为二百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还有部署一万步军,列为两百队,每队亦为五十人。每个步兵占地两步,每个马军占地四步,十人为一列,面对面、背靠背,相互配合,可以轮换休息。
另外,以石块或辎重构造掩蔽和障碍。如此布兵行阵,迂回曲折,变化多端,通过迷惑敌人来打击敌人。
所以,综合这些古今典籍文章的说法,应该可以这麼讲:
『八阵图』乃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形式奇特,威力强大,复杂多变的军事阵仗法则。虽非诸葛亮首创,却因诸葛亮而阵名大噪!
05
(戊)白帝托孤——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的军队擒杀於临沮。刘备悲愤莫名,为替义弟报仇而出师伐吴,结果在夷陵之役惨败,负伤逃到白帝城,自觉没有颜面再回到成都,从此染病不起。
临终前,刘备召诸葛亮到永安宫『听受遗命』,嘱咐他的三个儿子: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拜见诸葛亮,命三子必须『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并且将太子托付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番话,吓得诸葛亮即刻泣拜於地道: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率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这段『白帝托孤』的故事,基本上与【三国志】的『诸葛亮传』所记载的一致,可见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情节,对此,惹得古今有不少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议论纷纷。
有人赞美刘备君臣相得之切,也有人认为刘备会讲这样不寻常的话,是因为深知其子刘禅的暗弱无用。当然,更有人认为刘备说:『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一语太不可思议,简直是『乱命、虚伤、玩弄权术』。因为在当时中国封建社会里,血缘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传子以嫡不以长,传嫡以长不以贤』,所以刘备讲这句话,可看做是托孤者在玩弄的权术,故意用此来堵绝受托者的篡逆之思。
说刘备与诸葛亮感情很融洽,【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记载:在『隆中对策』提出之后,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引起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吃醋,刘备还跟他们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的确,刘备和诸葛亮都具备了明君和贤相的某些特点,而【三国演义】的主题,也可从追慕圣君贤相鱼水和谐这方面寻出脉络。但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却对刘备与诸葛亮这段『如鱼得水』的情谊提出质疑。他认为刘备仍对诸葛亮心存芥蒂,怀疑诸葛亮因其兄诸葛瑾仕吴的关系而私心偏向孙吴,故对诸葛亮之信任,比不上对关羽之信任,甚至也不如孙权之信任诸葛瑾。所以,白帝城托孤时之遗言,乍看是剖肝沥胆的肺腑之词,其实不然,『君可自取』一言,实则包含著刘备的疑虑不安。
事实上,王夫之的怀疑是满合理的,当初刘备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作为刘备身边的头号军师,应该知道此役具有高度危险性,不容易成功,但为何只稍稍谏阻就不再言语,而没有竭力劝阻呢?因为诸葛亮身处『瓜田李下』,立场相当尴尬。前面已说过,诸葛家中三兄弟,分别事奉不同的阵营,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其弟诸葛绪仕魏,可谓『三国之重望,集於一门』。所以无论诸葛亮怎样费尽唇舌劝阻,可能只会招惹刘备的怀疑与不悦,不如保持缄默来得好。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在如鱼得水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的是『长使英雄泪满襟』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
当然,近代不认同王夫之这种看法的学者亦大有人在,一般皆认为后人不宜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因为在动荡不安的三国时代,考证史籍,不乏掌权者临终向亲信幕僚托孤的情节发生,甚至申明『君可自取』者亦有之,如:孙策临终向张昭托孤,刘表病危托国於刘备,陶谦临死命人迎刘备云云。然而这些举动亦显然违背了封建制度『明君臣之分』的宗法原则,所以,到底白帝城托孤的真相为何?恐怕永远是众说纷纭,费人猜疑的历史悬案了。
(己)七擒七纵孟获,水分太重?
【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到九十回,罗贯中以较重的篇幅,描写刘备死后,蜀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蠢蠢欲变,孔明对南蛮王孟获实施『攻心为上』战略,先后七次擒住他,再七次将之释放,终於使孟获心服口服地归顺,这『七擒七纵孟获』的精彩战役是孔明南征胜利的关键:
第一次,孔明命王平、关索出战诈败,引诱孟获追赶,再令赵子龙、魏延等大将抄其后路,将孟获生擒。
第二次,孟获的部将董荼那因为曾受孔明释放之恩,不愿与蜀军交锋,不战而退,被孟获责打,乃与众酋长协力缚绑孟获,送交孔明处置。
第三次,孟获密令其弟孟优假装投降,想要里应外合,偷袭蜀军,被孔明识破奸谋,遂将计就计,命人灌醉孟优,以逸待劳大败前来劫寨的孟获,孟获落荒而逃,被化装成蛮兵的马岱用计诱擒。
第四次,孔明诈败退兵,孟获躁急追赶,孔明早已暗令赵子龙攻其后方,孟获大败,率领十余骑兵奔逃,半途却与孔明狭路相逢,孟获欲奋力击杀蜀军,却失足掉入陷阱而被擒。
第五次,银冶洞主杨锋因不满孟获继续对抗孔明,与其五子率兵三万,诈称愿协助孟获对抗蜀军,孟获大喜,设宴相待,结果酒醉被擒於席上,送交孔明。
第六次,孟获请木鹿大王相助,孔明以木刻彩画巨兽吓退其真兽,大破孟军,孟获之妻弟绑缚一位洞主,伪称已擒住孟获要献给孔明以邀功,欲藉机近距离刺杀孔明,被孔明识破,一并擒之。
第七次,孔明火烧兀突骨所率藤甲兵,又设下伏兵打败孟获,孟获单骑突围,又被马岱生擒。这时,孟获方才心服口服,向孔明俯首谢罪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尽管罗贯中的彩笔刻意渲染诸葛亮这段『七擒七纵』的神话,但是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著作【三国志】里,陈寿却没有记述这段故事,连孟获这个人也只字未提。而且【三国志‧张嶷传】里也提到,南征之后的南夷诸郡并不平安,『南夷复叛,杀害守将』的噩耗屡有传闻,由此可见,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战略以及『七擒七纵』之真实性,不免让人质疑。
然而,诸葛亮在北伐前曾有南征之举,却是不容否认的。唐朝诗人胡曾留下一首『泸水』诗:『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正是赞颂诸葛亮不避艰险,率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故事。
至於诸葛亮是否曾经活捉过当时『夷汉所并服』的南蛮王孟获,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确实是史有其事,不容否认,但是却不太可能像罗贯中所说的『七擒七纵』,因为屡缚屡遣,未免太儿戏,况且诸葛亮当时主要任务在於北伐曹魏,岂有将宝贵的时间和兵力耽延浪费之理?所以这当然又是罗贯中灌水的杰作了。
02
(庚)街亭之失——孔明挥泪斩马谡
公元228年,街亭之役马谡惨败,使蜀军失掉进攻的据点,不仅重挫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业,也种下蜀汉军势发展大不利的败因。
街亭古战场到底在哪里?查阅【辞海】云:『街亭,古地名,亦称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陇城镇。』【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六回,对这场攸关北伐成败的战争著墨不少。大意是说:魏明帝命司马懿为都督,张郃为先锋,出兵街亭,诸葛亮命参军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兵两万五千镇守街亭。马谡自恃其熟读兵书,十分轻敌,临战前违背诸葛亮的叮咛,拒绝副将王平的苦劝,生搬硬套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放弃有利地形而屯兵山上,抢占制高点,却因缺乏应变能力,被魏军大举围山,截断粮道,以致军心大乱,士兵下山降魏者甚多,司马懿趁机放火烧山,马谡只得率领残兵杀下山来,向山西奔逃,街亭遂被魏军攻占。
有一句三国歇后语:『马谡用兵——言过其实』。这话原本是刘备临终时告诫诸葛亮的。马谡自幼熟读兵书,才气过人,喜好谈论军计,但刘备在世时,认为马谡夸夸其谈,不够踏实,只不过是像赵括那类型的人物,专会『纸上谈兵』罢了,所以曾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没料到诸葛亮却忽略了刘备的忠告,相当器重马谡,甚至『独排众议』拔擢马谡作为北伐的先锋大将。
街亭惨败后,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只好引兵退回汉中,一出祁山宣告失败。事后,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上表请求自贬三等,承认自己身为三军主帅却『明不知人』、『受任无方』、『不能训章明法』,而且下令斩首马谡,当刽子手将马谡首级取来给诸葛亮勘验时,诸葛亮忍不住痛哭失声,大小将士也无不垂泪,这就是三国故事里著名的情节『孔明挥泪斩马谡』云云。
其实,罗贯中【三国演义】说街亭之战魏军主帅是司马懿,却与正史记载大有出入。翻查【三国志】里的史料,『马谡传』说:马谡『与魏将张郃战於街亭』,『诸葛亮传』说:『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於街亭』,『张郃传』也说:『拒亮将马谡於街亭』云云,可见街亭之战魏军主帅是张郃,根本不是司马懿。但是罗贯中大概认为诸葛亮败给张郃,有损诸葛亮形象,所以故意安排司马懿担任主帅,将张郃降为先锋,藉以提高诸葛亮对手的规格。
03
(辛)诸葛亮『空城计』始末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写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后,立刻做好大军撤退安排,亲引五千士兵到西城县(今甘肃省天水附近)搬运粮草。忽然飞马报告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望西城县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并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群惊吓得脸色煞白的软弱文官,所引五千名士兵,也已分一半搬运粮草去了,城中仅剩二千五百名士兵,要迎战或撤兵皆是两难。在此进退维谷之际,诸葛亮乃指挥若定,部署空城计,情节如教科书所叙述云云。
事实上,在许多相关的三国史籍里,并没有『司马懿中过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载。只有东晋王隐的【蜀记】里刊载一段西晋初年郭冲的话,(郭冲是司马懿之子司马骏的部下)。郭冲说: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派魏延诸军并兵东下,只留一万人守城。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迎击,但在路上却与魏延军队错过。当司马懿得知阳平兵力甚少时,遂直趋阳平。诸葛亮见魏军骤然压境,於是镇定下令全军偃旗息鼓,大开城门。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向来谨慎,见此情形,疑有伏兵,急忙撤退。后来得知自己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怅恨不已。
或许罗贯中在铺叙空城计情节时,是依据【蜀记】里郭冲这段话,并非凭空杜撰毫无所据,但有所依据并不等於确有其事。因为替【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就曾对【蜀记】郭冲这段话提出质疑,裴氏认为诸葛亮屯兵阳平(阳平在汉中)时,司马懿还担任荆州都督驻守在宛城,一直到曹真死后,才与诸葛亮交战於汉中。再说,诸葛亮向来不信任魏延,怎可能会叫他独自率重兵在前?最荒唐的是,郭冲乃司马骏的部下,怎敢当著老板的面,揭露老板之父愚蠢中计之糗事?由此可见郭冲所言之事纯属小说家虚构。
虽然,正史里没有『司马懿中过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载,但是,三国时代却曾有过『曹操中过赵云空城计』,以及『孙权中过文聘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
文革时,一位学者因为说了句“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而被打成右派。其实,很多事实都能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再多的臭皮匠也顶不过诸葛亮。
刘玉琴说:“无事静思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对头,那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单就‘连弩’、‘木牛流马’两项军事科技的发明,就可知诸葛亮绝非臭皮匠可比,不管是三个,还是三十个。”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用林彪同志的话来讲,“中国三千年,世界五百年”,才出一个。因而,别说三个五个臭皮匠,就是再多的臭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诸葛亮之所以成为诸葛亮,除了超凡的天赋外,后天的刻苦学习、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与我老翟自幼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有着质的区别。
中国历代帝王在过去和当代也不过一人,可全国这么多人民非但改变不了一个玩劣的帝王的命令,历史上的集体领导并不能阻止“一把手”的恶作剧。而诸葛亮身为二把手,不仅能提耳面教一把手“亲贤人、远小人”,而且想发动啥运动就发动啥运动,想发动什么战争就发明什么战争。诸葛亮不仅左右蜀国政治的“现在”,而且还设计了蜀国“未来”的政治格局,用毛主席的话来讲,他死后肯定会有人打他的政治牌。这都说明了诸葛亮之能,决非几个“臭皮匠”所能代替的。
臭皮匠就是臭皮匠,三个臭皮匠是臭皮匠,五个臭皮匠还是臭皮匠,数量再多也不会质变为诸葛亮。如果真的像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话,靠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加上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此说来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学奖至少五分之一的早入囊中了。但,事实却让我们很不好意思。
能人的价值,决不是臭皮匠们简单意义上相加或重叠。至于五六十年代的“六亿神州尽舜尧”,也不过是“诸葛亮”们操纵下的群“臭”发作罢了。所谓的“妇女个个穆桂英,小伙个个赛秦琼,孩子个个像甘罗,老人个个似黄忠”,也不过是臭皮匠们恶作剧罢了。
“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源于“三个臭裨将(副将)顶个诸葛亮”典故,意思是说集体出智慧。人们之所以作为口头禅,是长期以讹传讹的结果。人们之所以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的事实,不过是这句话恭维了无能的大多数,符合不争气群体的阿Q似的满足。
集体出智慧,这是事实,但事实也不能无限上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命题错误运用的结果,便是“卑贱者最聪明”谬误的抬头。
有句俗谚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原本是在推崇集思广益的功效,赞美集体智慧的好处,但是也等於把诸葛亮看成了个人智慧的最高标准,说诸葛亮是最受广大社会群众认同的智慧形象,说诸葛亮是一个封建时代最聪明的人,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反对。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头,诸葛亮、曹操、关羽并称『三绝』或『三奇』,诸葛亮的『智绝』形象,不仅在华人社会里家喻户晓,而且盛名远播於世界。在国外,提起诸葛亮其人其事,不少外国朋友亦津津乐道。
近代著名学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罗贯中塑造出来的诸葛亮形像是『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在罗贯中的笔下,集忠贞与智慧於一身的贤明政治家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忠臣、贤相的典型,是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楷模,更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近乎『妖异』或充满『仙气』的神师。
的确,随著【三国演义】故事的流传,这样的诸葛亮形像也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一个不朽的、彰显著浓厚理想色彩的艺术典型。今天,藉著校刊篇幅,老师愿意引领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来游历神秘的『诸葛亮世界』,探讨历史与小说的『虚虚与实实』。
01
(甲)与名门丑女联婚而提高知名度
按照陈寿和罗贯中的说法,诸葛亮本来是『琅琊阳都人』,根据学者考证,汉代的阳都,大概是在今山东省临沂或沂南、沂水等县。所以说,诸葛亮应是山东人,但在十几岁少年时离开山东故乡,客居隆中。刘禹锡『陋室铭』里有『南阳诸葛庐』句,诸葛亮『出师表』亦有『躬耕於南阳』句,指的就是这十年的隐居生活,这也是诸葛亮出道前的沉潜时期。
其实,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是『不甘寂寞的』,他关心天下大事,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身处乱世,却渴望实现救亡图存的理想。但他也深深知道,在当时门第观念根深柢固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没没无闻的平民青年,没有靠山、没有烜赫家世,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也不容易入仕去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所以,聪明的诸葛亮就巧妙运用了『婚姻』这一绝招,来扭转自己的劣势。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称得上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俊男,而他的老婆却是个丑妇。【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襄阳记】记载说,沔南名士黄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家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足下以为如何?』诸葛亮喜出望外,即刻答应。
在当时以『郎才女貌』或『才子佳人』为时兴的传统社会,诸葛亮这种逆向操作的择偶方式,的确让不少人感到讶异又惋惜,甚至加以嘲笑。有一句俗话:『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指的正是此事。
但因为新娘黄阿丑之父是沔南名士,又和荆州牧刘表及荆州望族蔡家有极为密切的亲戚关系,所以当诸葛亮成为黄承彦的乘龙快婿之后,也马上声名大噪,与荆襄世族名流搭上线,受到他们的尊重。这也算是藉婚姻来提高知名度,作为踏入仕途的一块『敲门砖』,亦不失为明智的『政治手腕』吧!
关於这位阿承之丑女,【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七回,罗贯中说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求以为室。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可见诸葛亮夫妻的才情还满搭配的。
只是不知何故,他们长期不育,史载诸葛亮结婚时是二十七岁,以古人眼光来看已相当晚婚,一直到四十六岁才得子诸葛瞻。这其间,还曾将其兄诸葛瑾之子诸葛乔过继膝下。《姓源韵谱》一书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文理润泽』,因此学者质疑,诸葛亮婚后长期无子,并不能完全归咎於丑妻不育,而是与诸葛亮本身健康状况不佳有关。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妾所生的。因为诸葛亮给李严的信中曾提到:『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可看出诸葛亮是有纳妾的,所以怀疑诸葛瞻不是丑妻所生,应该也算合理的怀疑。
02
(乙)崛起——乱世夜空闪亮的新星
诸葛亮婚后,与其岳父黄承彦之好友荆襄大名士-庞德公、司马德操、徐庶、庞统等人来往密切,经常聆听教诲,讨论切磋,由於诸葛亮本人学识非凡,足智多谋,也博得了众人的敬重。所以,当刘备在荆州访求贤士,招兵买马时,荆襄集团便把当地最杰出的人才-『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推荐给了刘备,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隆中路线,庞统也劝刘备早取益州,才能以东吴和曹操鼎足三分天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人尽皆知,而刘备为何会三顾茅庐是因『徐庶走马荐诸葛』的缘故,这些故事更是耳熟能详,流传不朽。【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起,写徐庶辅佐刘备,连续打败曹军,曹操遂将徐母绑票到许昌,模仿徐母笔迹写信向其子劝降,徐庶性至孝,遂泪奔曹营。
刘备设宴为徐庶饯别,徐庶走了一段路后,又拨马回头,向刘备力荐诸葛亮,称赞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比管仲、乐毅还要厉害,劝刘备『急宜枉驾见之』,徐庶之言,让刘备也想起司马徽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后才有三顾茅庐之举。而三国演义也说,徐庶到曹营后,身在曹营心在汉,终生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徐庶侍母至孝和走马荐诸葛的故事,留给三国演义读者鲜明美好的印象。
事实上,根据学者考证,在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屯兵新野之时,徐庶投奔到刘备门下,深受刘备器重,那时就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后来刘表病死,曹操趁机攻打荆州,刘表之子刘琮降曹,屯兵樊城的刘备慌忙南撤,当时徐庶与诸葛亮同在军中辅佐刘备,曹操为得到徐庶,遂俘虏徐母胁迫他归顺。罗贯中故意颠倒史实时间,将诸葛亮出山的功劳全部归给徐庶,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裴注引记述:徐庶母子本来就同住,徐母被曹操掳走后,徐庶很快就知情,曹操不需假冒笔迹求致,而且徐庶在曹营,一直做大官到曹丕黄初年间,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试想,徐庶如果像罗贯中讲的那样『终生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官运怎能如此亨通?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他分析天下形势,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所谓『近期战略目标』是:取刘表之荆州,取刘璋之益州,与孙吴结盟抗曹;『远期目标』则是:兴师北伐、复兴汉室正统云云。南宋朱熹曾向弟子推崇『历代以数言定天下计者,首推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由於《隆中对策》部分策略应验神速,所以能千古传诵不绝。其实严格说起来,《隆中对策》应该不只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表现,而是他背后整个荆襄集团的集体智慧表现,因为诸葛亮出道前,长期受到众多出类拔萃的荆襄贤士影响,耳濡目染之下,见识自然不凡。很快地诸葛亮便崛起政坛,成为乱世夜空里的一颗熠熠闪亮的新星。
03
(丙)瑜亮情结『四妒』萌杀机
【三国演义】里描写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曾对诸葛亮『四妒』,也就是说四次想要藉机杀掉诸葛亮,当然都没成功。这四妒描写极为精彩传神,深扣人心:
一妒:发生在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结盟抗曹之后。
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还加油添醋地虚构一段诸葛亮谒见孙权之前,舌战东吴主和派群儒的情节,透过诸葛亮的口若悬河,雄辩滔滔,更衬托出东吴这群主降腐儒的迂腐钝拙。
接著罗贯中又意犹未尽,再编造一段『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说鲁肃引诸葛亮前去拜会周瑜,诸葛亮故意引证曹植《铜雀台赋》里的文句:『揽二乔於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说明曹操这个好色之徒觊觎江东二乔的美色,只要把这两位美女送给曹操就可以求和了。(按:二乔是乔国老的女儿,当代著名的美女,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果然周瑜一听,怒发冲冠,咬牙切齿道:『老贼欺吾太甚!吾与老贼势不两立!』
其实,根据【三国志】有关传记记载,诸葛亮出使东吴,对孙权深入分析天下大势后,更加坚定了孙权主战的决心,马上派周瑜、程昱等人率领军队与刘备联合抗曹。这过程根本没有『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的记载。
至於曹操在长安筑铜雀台落成后,曹植写《铜雀台赋》,根本就是赤壁之战以后的事。何况所谓『二乔』,指的只是『两座飞桥』,根本不是指江东那两个美人儿。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写曹操曾掘出一铜雀,认为是吉兆,故命人建台庆贺。曹植建议他老爸,除了铜雀台外,应该再增建玉龙台、金风台,再建造两条飞桥,横空而上,连接三座属台,方显出气派非凡。古代汉语中,『桥』与『乔』相通,罗贯中故意颠倒史实发生时间之先后,安排诸葛亮巧妙地曲解这二字,来激怒周瑜。
等到孙权决计抗曹之后,周瑜嫉妒诸葛亮料事如神,能够预知孙权的心思,若不及早除掉他,日久必为江东祸患,后因鲁肃劝解,周瑜才没有下手。
二妒:发生在三江口破曹之前。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侍奉不同的阵营,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其弟诸葛绪仕魏。话说周瑜请诸葛瑾去劝诸葛亮仕吴,没想到劝降不成,反被诸葛亮以刘备才是汉室正统来道德劝说,劝其兄改仕刘备。
诸葛瑾回报周瑜此事,周瑜因此对诸葛亮怀恨在心,存心谋杀之,以绝后患,又恐贻人话柄,遂想到一招借刀杀人的恶计,故意令诸葛亮领兵劫烧曹军防范严密的聚铁山粮草,个性敦厚的鲁肃知情后,於心不忍,还特地前去探看诸葛亮,以言挑之,结果被诸葛亮利用来当『传声筒』,用『激将法』使周瑜自己收回成命,破解了危机。
三妒:发生在蒋干替曹操当说客不成,反而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使曹操误杀东吴水师降将蔡瑁、张允之后。因为诸葛亮早已洞悉这是周瑜计谋,使周瑜老羞成怒:『若不杀此人,哪里显我!』於是故意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军法伺候。结果诸葛亮巧施『草船借箭』之计,又一次化解了周瑜的杀机。
其实,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编造得很粗糙,不仅於史无据,也经不起推敲。试想:鲁肃如何能瞒过周瑜帮诸葛亮调动二十只『轻快船』,每船各需准备草束五千余个及布幔,而且二十只船要以长索相连,要完成『头西尾东』、『调转回头』、『头东尾西』这三个过程,这麼简单吗?
但是历史上却真的有『草船借箭』的记载,只是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前,而是在赤壁之战后。【三国志】孙权本传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孙权与曹操相拒於濡须。孙权乘大船观军,曹操令弓弩齐发,乱箭射插在船身上,致使大船偏重倾斜几乎翻覆。
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之智绝形象,遂将『草船借箭』的时间提前了五年,将孙权的事迹移花接木到诸葛亮身上,而且还大大夸张渲染了受箭的数量。
四妒: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时。诸葛亮设七星坛,选定良时吉辰,斋戒沐浴,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坛祭风,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周瑜骇然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於是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各带一百人,分两路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拏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提来请功。』
没料到诸葛亮早已洞悉周瑜居心叵测,必来加害,所以事先安排好赵云驾船来接应。赵云拈弓搭箭,立於船尾,对著徐盛大叫:『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话才说完,就一箭射断了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坠落下水,其船便横,无法前进,赵云却已拽起满帆,乘风而去。周瑜见加害诸葛亮之计难以得逞,悻悻难安。
罗贯中笔下的周瑜,是一个度量狭窄,争强好胜,浮躁善妒的人,心中存有『既生瑜,何生亮』浓浓的『瑜亮情结』,以致『四妒』萌杀机。罗贯中将周瑜描写得如此不堪,只不过想藉以衬托出诸葛亮气度恢弘,谨慎稳健,深谋远虑的智慧形象罢了。然而,史实里的周瑜真的是如此吗?是否该还给周瑜一个公道?
【三国志】周瑜本传,陈寿赞美他是『性度恢廓,大率得人』。孙权说他『雄烈,胆略兼人』。吕蒙更是对周瑜推崇备至,赞誉周瑜和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述赤壁之战时,也对周瑜评价甚高,说他军容整肃,面对强敌压境,犹能指挥若定,以寡胜众,充分表现出为优秀军事家智勇兼备的特质。
小说家笔下之人物,与史实竟有如此大的落差,若非详细推究,真的要冤枉周瑜了,然而,罗贯中又何苦如此扭曲周瑜的形象,还不是为了要藉瑜亮二人的斗智斗勇,来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绝形象。
04
(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凭吊夔州八阵图写下的一首诗。
历史上,诸葛亮以善於操演八阵图而名闻於世。【魏略】记载,司马懿在实地考察了诸葛亮的八阵营地后,感慨道:『此乃天下奇才也!』
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是神仙化身般的人物,他在鱼腹浦所布下的八阵图,自然也神秘之极,是克敌致胜无与伦比的超级法宝。
【三国演义】里说,阵内『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阵内怪石嶙峋,涛声怒吼。入阵,则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陷者休想出阵。据说,东吴大将陆逊险些就丧命在八阵图中。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也曾以八阵图击败司马懿。直到诸葛亮死后,他的传人姜维也曾以八阵真诀,摆过八阵图来对付魏将邓艾。
至於什麼叫做『八阵图』,是诸葛亮首倡的吗?
根据学者考证,『八阵图』并不是诸葛亮所首创,早在一九七二年中国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中已有专门的『八阵篇』。唐代杜佑【通典】也认为八阵图始源於黄帝之世。但是诸葛亮却曾施展过一种奇特的兵法阵图,却是史有明载,陈寿在【三国志】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写道: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吗?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陆逊指点迷津时,对八阵图是这样介绍的:『反覆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变化无穷,不能学也。』
我曾阅读过一篇现代军事史家对『八阵图』的研究文章,大意是说:
『八阵图』是按照八卦原理布置兵力,分八门。其中『生、景、开』是吉门;『休、伤、杜、死、惊』是凶门。
全阵用一万四千马军,分为二百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还有部署一万步军,列为两百队,每队亦为五十人。每个步兵占地两步,每个马军占地四步,十人为一列,面对面、背靠背,相互配合,可以轮换休息。
另外,以石块或辎重构造掩蔽和障碍。如此布兵行阵,迂回曲折,变化多端,通过迷惑敌人来打击敌人。
所以,综合这些古今典籍文章的说法,应该可以这麼讲:
『八阵图』乃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形式奇特,威力强大,复杂多变的军事阵仗法则。虽非诸葛亮首创,却因诸葛亮而阵名大噪!
05
(戊)白帝托孤——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的军队擒杀於临沮。刘备悲愤莫名,为替义弟报仇而出师伐吴,结果在夷陵之役惨败,负伤逃到白帝城,自觉没有颜面再回到成都,从此染病不起。
临终前,刘备召诸葛亮到永安宫『听受遗命』,嘱咐他的三个儿子: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拜见诸葛亮,命三子必须『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并且将太子托付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番话,吓得诸葛亮即刻泣拜於地道: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率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这段『白帝托孤』的故事,基本上与【三国志】的『诸葛亮传』所记载的一致,可见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情节,对此,惹得古今有不少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议论纷纷。
有人赞美刘备君臣相得之切,也有人认为刘备会讲这样不寻常的话,是因为深知其子刘禅的暗弱无用。当然,更有人认为刘备说:『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一语太不可思议,简直是『乱命、虚伤、玩弄权术』。因为在当时中国封建社会里,血缘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传子以嫡不以长,传嫡以长不以贤』,所以刘备讲这句话,可看做是托孤者在玩弄的权术,故意用此来堵绝受托者的篡逆之思。
说刘备与诸葛亮感情很融洽,【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记载:在『隆中对策』提出之后,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引起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吃醋,刘备还跟他们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的确,刘备和诸葛亮都具备了明君和贤相的某些特点,而【三国演义】的主题,也可从追慕圣君贤相鱼水和谐这方面寻出脉络。但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却对刘备与诸葛亮这段『如鱼得水』的情谊提出质疑。他认为刘备仍对诸葛亮心存芥蒂,怀疑诸葛亮因其兄诸葛瑾仕吴的关系而私心偏向孙吴,故对诸葛亮之信任,比不上对关羽之信任,甚至也不如孙权之信任诸葛瑾。所以,白帝城托孤时之遗言,乍看是剖肝沥胆的肺腑之词,其实不然,『君可自取』一言,实则包含著刘备的疑虑不安。
事实上,王夫之的怀疑是满合理的,当初刘备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作为刘备身边的头号军师,应该知道此役具有高度危险性,不容易成功,但为何只稍稍谏阻就不再言语,而没有竭力劝阻呢?因为诸葛亮身处『瓜田李下』,立场相当尴尬。前面已说过,诸葛家中三兄弟,分别事奉不同的阵营,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其弟诸葛绪仕魏,可谓『三国之重望,集於一门』。所以无论诸葛亮怎样费尽唇舌劝阻,可能只会招惹刘备的怀疑与不悦,不如保持缄默来得好。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在如鱼得水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的是『长使英雄泪满襟』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
当然,近代不认同王夫之这种看法的学者亦大有人在,一般皆认为后人不宜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因为在动荡不安的三国时代,考证史籍,不乏掌权者临终向亲信幕僚托孤的情节发生,甚至申明『君可自取』者亦有之,如:孙策临终向张昭托孤,刘表病危托国於刘备,陶谦临死命人迎刘备云云。然而这些举动亦显然违背了封建制度『明君臣之分』的宗法原则,所以,到底白帝城托孤的真相为何?恐怕永远是众说纷纭,费人猜疑的历史悬案了。
(己)七擒七纵孟获,水分太重?
【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到九十回,罗贯中以较重的篇幅,描写刘备死后,蜀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蠢蠢欲变,孔明对南蛮王孟获实施『攻心为上』战略,先后七次擒住他,再七次将之释放,终於使孟获心服口服地归顺,这『七擒七纵孟获』的精彩战役是孔明南征胜利的关键:
第一次,孔明命王平、关索出战诈败,引诱孟获追赶,再令赵子龙、魏延等大将抄其后路,将孟获生擒。
第二次,孟获的部将董荼那因为曾受孔明释放之恩,不愿与蜀军交锋,不战而退,被孟获责打,乃与众酋长协力缚绑孟获,送交孔明处置。
第三次,孟获密令其弟孟优假装投降,想要里应外合,偷袭蜀军,被孔明识破奸谋,遂将计就计,命人灌醉孟优,以逸待劳大败前来劫寨的孟获,孟获落荒而逃,被化装成蛮兵的马岱用计诱擒。
第四次,孔明诈败退兵,孟获躁急追赶,孔明早已暗令赵子龙攻其后方,孟获大败,率领十余骑兵奔逃,半途却与孔明狭路相逢,孟获欲奋力击杀蜀军,却失足掉入陷阱而被擒。
第五次,银冶洞主杨锋因不满孟获继续对抗孔明,与其五子率兵三万,诈称愿协助孟获对抗蜀军,孟获大喜,设宴相待,结果酒醉被擒於席上,送交孔明。
第六次,孟获请木鹿大王相助,孔明以木刻彩画巨兽吓退其真兽,大破孟军,孟获之妻弟绑缚一位洞主,伪称已擒住孟获要献给孔明以邀功,欲藉机近距离刺杀孔明,被孔明识破,一并擒之。
第七次,孔明火烧兀突骨所率藤甲兵,又设下伏兵打败孟获,孟获单骑突围,又被马岱生擒。这时,孟获方才心服口服,向孔明俯首谢罪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尽管罗贯中的彩笔刻意渲染诸葛亮这段『七擒七纵』的神话,但是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著作【三国志】里,陈寿却没有记述这段故事,连孟获这个人也只字未提。而且【三国志‧张嶷传】里也提到,南征之后的南夷诸郡并不平安,『南夷复叛,杀害守将』的噩耗屡有传闻,由此可见,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战略以及『七擒七纵』之真实性,不免让人质疑。
然而,诸葛亮在北伐前曾有南征之举,却是不容否认的。唐朝诗人胡曾留下一首『泸水』诗:『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正是赞颂诸葛亮不避艰险,率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故事。
至於诸葛亮是否曾经活捉过当时『夷汉所并服』的南蛮王孟获,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确实是史有其事,不容否认,但是却不太可能像罗贯中所说的『七擒七纵』,因为屡缚屡遣,未免太儿戏,况且诸葛亮当时主要任务在於北伐曹魏,岂有将宝贵的时间和兵力耽延浪费之理?所以这当然又是罗贯中灌水的杰作了。
02
(庚)街亭之失——孔明挥泪斩马谡
公元228年,街亭之役马谡惨败,使蜀军失掉进攻的据点,不仅重挫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业,也种下蜀汉军势发展大不利的败因。
街亭古战场到底在哪里?查阅【辞海】云:『街亭,古地名,亦称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陇城镇。』【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六回,对这场攸关北伐成败的战争著墨不少。大意是说:魏明帝命司马懿为都督,张郃为先锋,出兵街亭,诸葛亮命参军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兵两万五千镇守街亭。马谡自恃其熟读兵书,十分轻敌,临战前违背诸葛亮的叮咛,拒绝副将王平的苦劝,生搬硬套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放弃有利地形而屯兵山上,抢占制高点,却因缺乏应变能力,被魏军大举围山,截断粮道,以致军心大乱,士兵下山降魏者甚多,司马懿趁机放火烧山,马谡只得率领残兵杀下山来,向山西奔逃,街亭遂被魏军攻占。
有一句三国歇后语:『马谡用兵——言过其实』。这话原本是刘备临终时告诫诸葛亮的。马谡自幼熟读兵书,才气过人,喜好谈论军计,但刘备在世时,认为马谡夸夸其谈,不够踏实,只不过是像赵括那类型的人物,专会『纸上谈兵』罢了,所以曾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没料到诸葛亮却忽略了刘备的忠告,相当器重马谡,甚至『独排众议』拔擢马谡作为北伐的先锋大将。
街亭惨败后,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只好引兵退回汉中,一出祁山宣告失败。事后,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上表请求自贬三等,承认自己身为三军主帅却『明不知人』、『受任无方』、『不能训章明法』,而且下令斩首马谡,当刽子手将马谡首级取来给诸葛亮勘验时,诸葛亮忍不住痛哭失声,大小将士也无不垂泪,这就是三国故事里著名的情节『孔明挥泪斩马谡』云云。
其实,罗贯中【三国演义】说街亭之战魏军主帅是司马懿,却与正史记载大有出入。翻查【三国志】里的史料,『马谡传』说:马谡『与魏将张郃战於街亭』,『诸葛亮传』说:『魏明帝西镇长安
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从综合国力来看。诸葛亮接手的蜀国,是一个刚刚遭受彝陵惨败,元气大伤的蜀国,是一个内忧外患的蜀国。彝陵之战,蜀国丧失了数万东出的精锐部队,丧失了无数的军资器械,丧失了傅彤、程畿、张南、冯习、杜路、刘宁、黄权、马良这样的将领人才,新生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再者,除了彝陵之战,蜀国的其他人才也相继损失。章武二年(222年),蜀国太傅许靖、尚书令刘巴、骠骑将军马超又相继逝世,使得蜀国的人才危机雪上加霜。除了人才危机以外,南中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处理。在蜀国建立初期,南中越崔夷首领高定率众反叛,军至新道县结果被李严击败。而汉嘉郡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永安病重,于章武二年十二月起兵反叛。次年三月,黄元又利用诸葛亮赴永安探望刘备的机会,率军火烧了临邛县。最后被蜀军所平。虽然这两次叛乱都被平定,但由于蜀国建立时间不长,“南抚夷越”的措施一直未能得到执行。而且蜀国之主刘备又于章武三年病逝。彝陵新败、元气大伤、人才危机、黄元叛乱、南中问题以及新丧国主,这些都是蜀国的内忧。而蜀国的外患,指的孙刘联盟的破裂。前面在分析“隆中对”时已经提到过了。东和孙权在“隆中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刘备、诸葛亮只是在荆州完全被夺,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意图完全无法实施的基础上,才愿意和孙吴做彻底决裂的。在彝陵战败后,新生蜀国的国力几近耗竭,而这时与东吴的敌对关系却仍未得以改善。这时的蜀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要面对宿敌曹魏,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孙吴。如果长期与孙吴这样敌对下去,蜀国就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动与危机,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也就更难得到实现了。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说法来称之,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从政治角度来看。由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之中,最有条理的一个国家。在其执政最初二三年时间里,采取闭关息民的方法,立求恢复蜀国元气,随后平定了南中,得用南中地区的富饶,进一步充实了国力,再加上以“严刑峻法”来打击“专权自恣”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蜀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清明、安定的局面。在政治上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蜀国毕竟建国不久,如果从刘备取得益州开始算起,一直到诸葛亮逝世不过就20年时间。而与曹魏已历三世前后40年的历史相比,显然不如曹魏历史长久。再者,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的执政水平也是较高的。做为同样是优秀政治家的曹操,他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而其后的魏国政治总体框架也是基本由曹操构建的。曹丕在其执政的六、七年时间里,也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措施,如颁布了一些有利或关心庶民的诏令;禁止妇人、宦官、外戚干预政事;选用智谋贤德之士;推行九品官人之法。曹睿则在诸葛亮逝世前,也表现出比较优秀的政治才能。如在善为军计、明察断狱、容人直谏、不杀谏臣等方面,都有过比较杰出的表现。因此,在曹操、曹丕、曹睿前期(指诸葛亮逝世前),魏国的政治情况也是较好的,但曹魏要比蜀汉早建立20年,这20年时间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政权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曹魏就总体政治局势来看,仍要优于蜀汉,其统治根基也要比蜀汉来得稳固。
从军事方面来看。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是否强盛,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国的军队的多寡。而兵与民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它具体表现为:兵来自于民,民众的数量制约着兵众的数量,这是一个绝对数量指标;另一个是相对数量指标,指军队的绝对总量与民众总数量的比例。因为兵是靠民养活的,所以兵与民之间必须要有个适当的比例。蜀国地寡人少。地不过一州,人口总数不过九十万。而曹魏却拥有九州之地。据《通典》上记载,魏亡时有人口440万之多!当然是诸葛亮执政时期,魏国是否有如此之多的人数值得疑问。但退而求其次地说魏国有三百多万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蜀国当时的军队总数约有14万左右,其平均不到二户就要养一名士兵的比例,几已到蜀国对军队承担力的极限。即使是这样,仍然比魏国40多万的军队,规模要小得多。故“蜀兵轻锐”这一情况,是客观实在的。
从经济上看。曹魏方面对于经济问题,一贯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得兖州之时,其手下治中从事毛介就向曹操明确指出“修耕植,畜军资”的建议,(见《毛介传》)曹操对于毛介的建议非常赞赏。且曹操又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采纳枣诋和韩浩的建议,在许昌试行屯田,并任命枣诋为典农都尉主持其事,当年得谷数百万斛,取得了巨大成功。枣诋死后,任峻继任典农中郎将,在所有州郡例置田官,招募流民,组织生产,推广屯田。由于“屯田制”的实施,促进了曹魏的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魏国国力,较好地解决了军粮供应,减轻了农民运送粮草的劳役负担。史称曹操屯田,“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见《武帝纪》注引《魏书》)这就为曹操统一北方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原先许多不进行生产的流民、降卒转变为了生产者,据《国渊传》上所说,“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屯田制”还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而做为曹操的后继者,曹丕除继续执行“屯田制”外,还专门设置了“专掌军国支计”的度支尚书,负责筹划军粮,足食济军,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从蜀国来看,诸葛亮也同样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的举措。诸葛亮针对蜀国新败的情况,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令百姓安居乐业。又命李严移民2万充实汉中,使由于曹操大量迁徙人口而致荒芜的汉中,重新呈现出一片“男女布野,农谷栖亩”的景象。(见《蒋琬传》)为了发展农业,诸葛亮十分注重兴修水利。他专门设置了堰官,并令1200名士兵常年驻守在当时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对其进行保护和治理。诸葛亮还十分注重对工商业的发展。他非常关心盐铁业的生产,并花大力气极大地利用和促进了蜀国的织锦业。诸葛亮一面身体力行,带头养蚕务桑,另一面设专职锦官,专门组织生产、调拨蜀锦。蜀锦是蜀国对外与魏吴两国通商的主要商品,其质量之精美,远胜曹魏。在增加蜀国国民收入的同时,诸葛亮又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诸葛亮的带动之下,蜀国的绝大部分官员,都节俭成风。在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治国方针后,蜀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就主观努力而言,两国都差不多,而蜀国可能在主观努力上,还更胜一筹。但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效,也必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为基础的。天下十三州,曹魏拥有九州,地大而人多,人多而物博。而蜀国所据的益州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和曹魏相比,终只为一州之富。且曹魏也有同样富饶的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因此,就经济实力来看,仍是曹魏占有绝对优势。
再来看看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相背的问题。在三国鼎立尚未完全形成之前,形势相对比较复杂,而当时效忠于汉室,仍不失为一面号召民众的旗帜。所以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则居汉室正统奉衣带诏讨贼,而孙权为汉室去残涤秽,三家都能在群雄割据,错踪复杂的形势下,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复汉室”这面旗帜的号召力,就越来越小了。曹、刘的相继称帝,已经无法再简单地去区分谁是所谓的国贼了。到了公元229年吴蜀订盟之后,“汉复汉室”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号召力,而逐渐转向了一种“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的观点。因此,战争的性质也没有什么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了。魏蜀吴三方都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国家,哪一家的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哪一家就会得到士大夫和民众的支持。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所讲到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这是刘备集团若想兴复汉室,所必须据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众基础。而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除了一出祁山时,造成曹魏关中震动,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其余数次北伐,始终得不到曹魏士民的有力响应。而强敌曹魏在历经孙刘两家彝陵之战实力都有所削弱后,实力显得越发强劲。蜀汉与东吴虽然在双方订盟其后的一段时间里,频频东出西击,但双方又都盼望对方能替自己于火中取栗,难以造成曹魏真正意义上的两线同时作战。对于当时实力最为弱小的蜀国来说,此消彼长,北伐的成功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了。
最后,再看看两国的人才将帅。三国之中,以蜀国人才最少。袁子说过蜀国“小国贤才少”、“良将少”;孙盛指出“蜀少士人”;陈寿在谈到蜀国人才情况时说到“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习凿齿在对诸葛亮杀马谡时,所持有的“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观点,也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再看曹魏方面所派出与蜀交战的对手,个个皆智勇兼备,谋略过人。以前看过不少人一直认为“司马懿政治斗争是一把好手,战略上尚可,带兵用兵,未必比孔明强多少,”这里显然需要指出一下,司马懿是一个极富有军事韬略,善于用兵的强劲对手。说司马懿军事上运筹帷幄,机谋应变的才干,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一件是司马懿攻杀新城太守孟达之事。孟达在按照常规逻辑估算魏军将在30天后到达之时,司马懿得到孟达叛魏的消息后,当机立断倍道兼行,仅用短短8天的时间便兵临孟达城下,16天攻陷新城,杀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另一件是司马懿征伐辽东太守公孙渊之事。司马懿正确地分析了公孙渊所能采取的抵御措施,顺利攻破了襄平,杀死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如期完成了魏明帝所赋予其的使命。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懿料敌之智,用兵之法。张合,“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见《张合传》)。郭淮,“方策精祥”(见《郭淮传》)。曹真也是一位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指挥将领。桓范曾称赞其为“曹子丹佳人”(见《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可见其也是谋略过人的。陈寿说道:”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正是因为曹魏方面有着像司马懿、张合、郭淮、曹真这样的强劲对手,使得诸葛亮的用兵方略,总是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让我们再来看看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诸葛亮的历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攻取眉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枝兵马为疑军,据箕谷。而诸葛亮自率大军攻祁山。由于事出突然,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皆叛魏应亮,魏明帝曹睿遣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驻眉县。令右将军张合率五万步骑增援陇上。蜀军先锋马谡在街亭被张合所破,蜀军进无所据,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此战过后,诸葛亮自贬三等,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第二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利用东吴陆逊在石亭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之际,复出军攻魏。十二月,诸葛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因为曹魏方面已经有所准备,“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见《曹真传》)。郝昭据城坚守,诸葛亮围城20余日,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赶,被亮设伏所杀。
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第四次北伐。建兴八年(230年)七月,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数道并进,会攻汉中。会天大雨三十余日,阻碍了魏军的进攻。蜀军以逸待劳,诸葛亮一方面积极组织防御力量,调李严率军2万增援汉中,自己亲率大军屯成固、赤坂迎敌。另一方面积极筹画反攻力量。他令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安界,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吏郭淮于阳溪。
第五次北伐,建兴九年(231年)二月,
诸葛亮率军再次进围祁山,以新造之木牛运粮,令李严总督后勤粮草。此时,魏大司马曹真有疾,魏明帝令司马懿代真屯长安,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张合、戴陵、费瑶、郭淮,兵发祁山。诸葛亮率军于上圭迎击司马懿,初战诸葛亮击败魏将郭淮、费瑶,并乘胜大收上圭小麦以做军粮。在上圭东与司马懿想遇,懿敛兵依险,亮不得战,引军还。司马懿引军随亮,至西城,始终不与诸葛亮交战。魏将贾栩、魏平数请战,懿不允。诸将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五月司马懿使张合攻蜀将王平于祁山南屯,自己率主力进攻诸葛亮。诸葛亮令魏延。吴班、高翔迎战,大破魏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懿回营固守。祁山南屯方面,蜀将王平守备得法,张合进攻不克,亦回军。六月,蜀军因运粮不继退军,司马懿强使张合追击蜀军,张合不得已,遂进。追至木门中蜀军伏击,张合中箭而亡。
第六次北伐,诸葛亮鉴于每次北伐,皆因粮尽退军,故于建兴九年(231年)后,就劝兵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兵三年,以做战时所用。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调动所能征发的军队,出斜谷,遣使约东吴孙权同时出兵,共伐曹魏。蜀军到达眉县后,屯于渭水之南。司马懿亦引军渡渭,背水为垒以拒亮。司马懿仍沿用坚守不出,待蜀军粮尽而退的办法,而诸葛亮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两军相拒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懿始终不出。亮送巾帼妇人之服至懿处,懿故意上表请战,以搪塞诸将。蜀军与魏军相持半年有余,于当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司马懿得知此消息,率军追赶。蜀将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做反击状,懿不敢逼。蜀军得以结阵而去,入斜谷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退生仲达。”懿因此自嘲道:“吾能科生,不便料死也。”(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及蜀军退,懿巡视蜀军营垒处,叹道“天下奇才也!”(见《诸葛亮传》)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先扬声由斜谷道攻取眉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枝兵马为疑军,据箕谷吸引魏军主力曹真部。而自己则自率大军攻祁山。由于事出突然,加之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皆叛魏应亮。当时的形势是:陇右五郡,三郡叛归蜀军,只有陇西郡和广魏二郡不服。只要能切断关陇通道,把这种优势保持一个月左右,就会占领全部陇右地区。(参照《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由此可见,取得陇右的关键就在于切断关陇通道,而切断陇道的关键之关键就在于一定要守住由关中入陇的咽喉要地,街亭!诸葛亮令“才器过人,好为军计”的马谡率蜀军先锋部队镇守街亭,其用意就在于拒魏军关东援军于陇外,配合蜀军主力攻占陇右。也就是说在具体战术布置方面,诸葛亮做得面面俱到,实无可挑剔。街亭战败,完全是由于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举动失宜”,且又刚愎自用,参军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所故。诸葛亮所负有的,只是用人不明的责任,实与其具体战术用兵策略无任何关系。以此而言孔明用兵不高,何其妄也?!
再来看诸葛亮当时的情况。《诸葛亮传》注引《袁子》道:“蜀兵轻脱,良将少,亮始出,未知中国强弱,是以疑而尝之;且大会不求近功。所以不地也。”袁子讲得极为有理。蜀军兵微将寡是任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诸葛亮一出祁山,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对曹魏的大举用兵。彝陵战败后,诸葛亮苦心经营了五、六年,才有如今的这十万北伐大军。再反观曹操攻打董卓第一战时,由于不明敌军底细而遭伏战败来看,诸葛亮在未知中原虚实的情况之下,采取的慎重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其一也。其二是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强行军的结果,势必造成部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讲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陇西郡和广魏郡早已被魏军所占据,魏军坐拥坚城固池,且又以逸待劳。用战斗力遭受削弱的部队去直接攻城,这本身就不是智者所为。其三,当时的魏军并不同于刘备所率之军民相杂,战斗力不强的部队。
诸葛亮第二次的北伐,面对的是遭魏国修整一新的坚城陈仓,“为人雄壮,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的宿将郝昭(见《明帝纪》注引《魏略》)和早有准备的魏军,因此无功而退。但郝昭所以全城却敌者,正如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所注的那样,“其才非成于攻者也,客主之势异耳。”而魏将王双却以为蜀军软弱可欺,想捡个“皮夹子”,便率军追赶。王双放弃坚城,而与蜀军打野战,这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设伏,轻而易举将王双除去。
在诸葛亮以后的几次北伐中,又相继取得了不少局部胜利。这些又直接能反映出诸葛亮的用兵方略。我们来看看在北伐过程中魏蜀两国所遭受的损失。从损兵损将来看,蜀军除了第一次蜀军先锋马谡部伤亡较大(但蜀军主力却未有所损失),第二次攻陈仓时部队有些许损失外,其他的多次战役,基本上都是能胜则胜,不能胜则全师而退,人马的损失是不大的。而魏军除了在街亭之战中,大破蜀军先锋部队马谡外,其他几次都没有什么大的斩获。相反在余后的几次战斗中,连遭重创,先被蜀将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安界,大破其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吏郭淮于阳溪。后又被蜀军击败,蜀军“获甲首三千级”。蜀军在整个北伐过程中,由于遭受作战失利所导致损失的只有马谡一人,况且即使这个马谡也是被诸葛亮为明军法所斩的。而魏军的大将王双和“以巧变为称”的张合,却是被蜀军直接击毙的。再从丧失城池与人口来看。蜀国方面未有城池和居民遭魏军所掳。而魏国方面则丢失了武都和阴平两郡,被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而武都,阴平对于蜀军的占据关陇和从侧面保护蜀国不受魏军侵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后蜀国灭亡,就是被魏将邓艾于阴平处偷袭成功)。从损失的战略物资来看,蜀军曾乘胜大收魏国上圭郡外的小麦以做军粮,“获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而且还利用在魏国土地生产出的粮食以供军用,“是以分兵屯,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见《诸葛亮传》)。也就是说,如果单从作战所受到的损失来看,魏军所遭受的损失要远大于蜀军所受到的损失。诸葛亮处在兵少将寡和运粮困难的不利条件下,面对强大的魏军和由司马懿、张合、郭淮、曹真等魏之名将及所构铸的坚固防线面前,仍屡次对魏采取主动性的进攻,并能给魏军予重创,极大程度地消耗了魏军实力,实属不易。还使“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和富有军事韬略的司马懿任其自来自去,甚至受到“巾帼妇人之服”的羞辱,还被时人讥之为“畏蜀如畏虎”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而司马懿曾说过“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见《资治通鉴》卷74景初二年)况司马懿并非不想消灭蜀军,且他曾两次令魏军追赶南撤的蜀军,但都无功而还,反而赔上大将张合的一条姓命。若以此观之,说诸葛亮用兵平庸,实难令人信服。
诸葛亮的北伐虽未最终成功,但也不能算是失败。因为失败和未能成功还是有区分的。诸葛亮在北伐中,做到了“夫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而且战争本身就是“胜可知而不可为”的(《孙子兵法。军形篇》)。从南征算起,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结束,诸葛亮一共才打了近十年的仗。在这十年时间里,诸葛亮虽说战功不著,但终无大败。反观曹操,曹操在其最初用兵的十年时间里,虽说胜仗打了许多,但败仗也打了不少。而且有些败得还相当的惨,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丢了。而诸葛亮在第一、第二次北伐中受到挫折后,并未一獗不振,相反吸取了作战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几次战斗中,始终未给魏军以可趁之机。再看曹操,他倒是在一征张绣时,对其部下信誓旦旦地说到“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见《武帝纪》)。可结果呢?曹操在二征张绣时还不是照样败在了同一个人的手上了吗?不等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记耳光吗?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犯一次错误并不算什么,但如果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再犯同一种错误,那他就有点问题了。诸葛亮即使再能用兵,只给他短短的十年时间怎么能完成北伐事业?要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消灭十万袁绍军,且袁谭、袁尚又兄弟不和,但曹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都用了八年时间来统一河北。况且诸葛亮所面对的对手,无论是从何种角度而言,要战胜其的难度都要比曹操平定河北来得高得多。诸葛亮在各方面都不利于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又伺机给予对手以重创,胜负相当且从某各意义上讲胜还占得上风,仅从这点来看诸葛亮已尽了人为的最大努力了。而身为大军事家的曹操,他在诸葛亮尚未辅佐刘备之时,已经称霸中原,而当时的刘备尚无寸土之地。后及诸葛亮出山,曹操不仅未能消灭劲敌刘备,成就统一功业,反而令其一步一步取荆夺益,建立蜀汉基业与自己分庭抗礼,鼎足三立。若以此观之,曹操之军事能力未必便能高于孔明,且军事成败离不开政治、经济、外交及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单方面以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来推断孔明拙于用兵,实非定论也!
最后再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进行若干补充。
第一,诸葛亮所指挥训练的部队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诸葛亮传》里记载道:“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又道:“是以分兵屯,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在《诸葛亮传》注引《袁子》中又说到“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而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这些都讲到诸葛亮的军队纪律很好,不随意杀人和搔挠百姓的生活起居,不像曹操及其手下诸将常有屠城滥杀之举。因为诸葛亮在治军过程中,讲究注重“教化”。他说:“为君之道,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不教而战,是谓弃之。”(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教令》)诸葛亮治军,其军法军纪甚严。诸葛亮认为对于像“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误军”、“乱军”这七种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的表现,必须处于斩刑。(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斩断》)。在严明军纪的同时,诸葛亮又强调赏罚必须分明,他认为“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主张“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赏罚》)正因为诸葛亮重教化,严军纪、明赏罚,才能建立起一枝号令统一、纪律严明、勇于战斗的作战部队,使得10万蜀军在魏境中始终来去有序、进退自如,“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
第二,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杰出军事思想家。
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邪阳都。在这片齐鲁大地上,先后涌现过姜太公、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杰出军事家。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从小就对兵家思想有过极为深刻细致的研究。在诸葛亮的军事理论思想中,不仅继承了前秦兵家的优秀理论,还有不少触及并超越了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可贵之处。最典型的要数诸葛亮对于士兵在战争国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诸葛亮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见《诸葛亮集》卷2《兵要》)这里的“有制之兵”即是指政治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士兵。这样,即使是将领的指挥才能稍差一点,也不一定会打败仗。相反如果部队政治素质差、战斗力不强,作战将领纵然优秀,也不一定会打胜仗。他还主张“兴战必用众心”(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喜怒》)和“察众人之心,扬士卒之能”(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治军》)。在这里我特别把它和《孙子兵法》做个比较。《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讲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使士卒“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孙子兵法》是想蒙弊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形势毫无所知,像羊群一样,只供将领驱使,而不发挥士兵的主观能动性。两者相比较,诸葛亮高度重视士兵在实际战争中所直到的作用,这不仅非常符合当时蜀国地处边陲,良才稀少的具体国情,又较前秦兵家在对待士兵的作用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完美的升华。从这点来看,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要大力提高部队整体作战政治素质,实有异取同工之妙。
第三,诸葛亮注重装备、讲求阵法。
在冷兵器时代,小国寡民往往不是万乘大国的对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兵力的寡不敌众。管仲曾说过:“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蜀、魏相抗,蜀弱魏强。所以要想以弱蜀敌强魏,就必须在双方对抗中始终做到扬长避短。蜀军在军队绝对数量上,显然是无法起过魏国的,唯一可取的,就是加强部队的整体战斗力。除了前面所讲到的,诸葛亮在训练军队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外,诸葛亮还通过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以达到使蜀军转弱为强的目的。在三国时期的所有作战指挥官中,没有哪位比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取得那么大的成效。陈寿称其“长于巧思。”,又“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由诸葛亮改善过的蜀军兵器有弩、刀、斧、匕首、钢铠、铁蒺藜等。这其中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连弩了。史称其为“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
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这样。比如吃饭,一个诸葛亮饭量再大估计也比不上三个臭皮匠。臭皮匠是体力劳动者,诸葛亮是脑力劳动者。人家吃饭,你就吃脑白金,各取所需嘛;又比如打架,一个诸葛亮肯定打不过三个臭皮匠,尤其要小心被钉锤敲得晕头转向,对着曹操叫刘皇叔,对着刘备叫黄月英~~
但要比捉迷藏,三个臭皮匠就万万比不上诸葛亮了。人家刘皇叔三顾茅庐,两次人影都没见着,谁晓得他躲哪去了。最后好不容易捉“奸”在床,他居然拿脊梁对着人家,让人家刘皇叔拍不到面部照片,拿什么去香港报纸发娱乐头条嘛?也亏人家刘皇叔在狗仔队干这么多年记者,经验老到,一个“守”字诀运用得炉火纯清,终于逼得诸葛亮露出破绽,拍下诸葛亮两只眼睛骨碌骨碌转的照片。最后发表时用的标题就绝了,叫《黑眼睛》下面配二行小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黎明!(结果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的公司就出来避谣了,说保留诉讼之权利云云。。最后只好改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蔡明!嗨,哪跟哪啊。。。
文革时,一位学者因为说了句“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而被打成右派。其实,很多事实都能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再多的臭皮匠也顶不过诸葛亮。
刘玉琴说:“无事静思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对头,那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单就‘连弩’、‘木牛流马’两项军事科技的发明,就可知诸葛亮绝非臭皮匠可比,不管是三个,还是三十个。”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用林彪同志的话来讲,“中国三千年,世界五百年”,才出一个。因而,别说三个五个臭皮匠,就是再多的臭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诸葛亮之所以成为诸葛亮,除了超凡的天赋外,后天的刻苦学习、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与我老翟自幼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有着质的区别。
中国历代帝王在过去和当代也不过一人,可全国这么多人民非但改变不了一个玩劣的帝王的命令,历史上的集体领导并不能阻止“一把手”的恶作剧。而诸葛亮身为二把手,不仅能提耳面教一把手“亲贤人、远小人”,而且想发动啥运动就发动啥运动,想发动什么战争就发明什么战争。诸葛亮不仅左右蜀国政治的“现在”,而且还设计了蜀国“未来”的政治格局,用毛主席的话来讲,他死后肯定会有人打他的政治牌。这都说明了诸葛亮之能,决非几个“臭皮匠”所能代替的。
臭皮匠就是臭皮匠,三个臭皮匠是臭皮匠,五个臭皮匠还是臭皮匠,数量再多也不会质变为诸葛亮。如果真的像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话,靠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加上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此说来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学奖至少五分之一的早入囊中了。但,事实却让我们很不好意思。
能人的价值,决不是臭皮匠们简单意义上相加或重叠。至于五六十年代的“六亿神州尽舜尧”,也不过是“诸葛亮”们操纵下的群“臭”发作罢了。所谓的“妇女个个穆桂英,小伙个个赛秦琼,孩子个个像甘罗,老人个个似黄忠”,也不过是臭皮匠们恶作剧罢了。
“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源于“三个臭裨将(副将)顶个诸葛亮”典故,意思是说集体出智慧。人们之所以作为口头禅,是长期以讹传讹的结果。人们之所以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的事实,不过是这句话恭维了无能的大多数,符合不争气群体的阿Q似的满足。
集体出智慧,这是事实,但事实也不能无限上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命题错误运用的结果,便是“卑贱者最聪明”谬误的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