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古称灵山乡。到了东汉开基者刘秀统一中国后,开始发展江南,始称“新安”。
南宋初年,高宋赵构被金兵追赶,航海南逃至台州。据《台州外书•遗闻》:“上以章安镇不可居”,建炎四年(1130)正月里半个月大多在江南椒、黄、路一带活动。传说当时恰遇大雨滂沱,到了马铺地段,所骑的马疲惫不堪,怠然扑倒(因此这里就叫马扑
改造前的路桥区
,后转音为马铺)。赵构心中十分焦急,后经一当地老者引领,架了不少便桥,才得以出去。赵构问起此处地名。当地的官员立刻抓住机会说:“请皇上赐名吧!”赵构想了一会说:“此地的路即桥,桥即路,就叫‘路桥’吧。”就这样,“路桥”的地名传开了。而赵构走过的新安桥,也顺理成了“路桥”的本命桥了。
路桥区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1990年在路桥小人尖建亭取土时,发现西周文物78件,证明西周时期路桥附近就有人居住。
先秦
先秦时,路桥地属瓯越。战国末,越为楚所并,乃属楚。秦始皇25年(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路桥亦在其中。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l10年),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并其地于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东汉建武(25年~36年)年间,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此后五百余年,路桥一直隶属章安。
隋唐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包括章安县)入临海县,隶处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唐初,析永嘉郡之临海县置台州,台州之名自此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析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路桥即属永宁县。唐武后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县治从章安徙至永宁山西北,县境包括今黄椒路三区和温岭市。五代时,路桥隶属吴越国之台州黄岩县。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
元明清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台州路,隶江浙
路桥灰雕
行省浙东道。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洪武三年(1370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年)十二月,析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3乡置太平县,即今温岭市。清沿明制,黄岩县仍属台州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制,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黄岩县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八月,浙江省政府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后称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后
1949年4月,成立黄乐县人民政府,下辖路桥镇。6月,成立黄岩县人民政府,属台州专区。1954年6月,台州专区撤销,黄岩县划属温州专区。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黄岩再属台州专区。1958年12月。台州专区再度撤销,黄岩县又划归温州专区。1962年4月恢复台州专区。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年7月,析黄岩县海门区及周围地区设立海门特区。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1989年10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路桥仍属黄岩市。
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设市,黄岩、椒江撤市设区,路桥亦升级为县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