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看到飞速旋转的电扇或汽车轮子的时侯,会产生轮子在慢慢反转的假象?

用心理学来解释是什么原理,运动后效吗
2025-04-14 17:05: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你是说从电视或电脑里面看到吗?

"这是“频率效应”,只有在电影电视上,或是夜间交流灯光下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当车轮频率和光线频率相等时,你会看到车轮停止转动了,当车轮频率高于光线频率时你才会看到车轮倒转,这种现象最容易在电影中看到,这是拍摄速度造成的,早期电影拍摄速度是每秒16帧图象,汽车不用开的很快就可以看到轮子倒转现象,所以早期电影看上去画面不是很连贯,就象动画片似的,例如电影《卓别林》;后来拍摄速度提高了,画面动作也就连贯了,现在有的电视是采用数码拍摄,这种现象就不容易看到了。"

"我认为这应该是基于人眼的一种特性而产生的误觉,人眼有一个特性叫视觉暂留,即一个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后,如果将物体移开,则视网膜上的视觉信号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停留在视网膜上一段时间。这样,当下一个物体迅速进入我们的视线时,就会出现两个物体重合的现象。举一个例子:电影是以每秒24幅画面的速度放映的,但人眼却认为那是一个连续的画面,而不认为它是24幅静止图片。
车轮旋转时人眼所出现的情况亦是如此,车轮上每一个点在人眼中都会有一个像,而当车轮以不同速度高速旋转时,就会出现这种误觉了。 "

回答2:

人的视觉是有暂留的,也就是当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电影,动画片等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人在看车轮时(必须是在旋转平面上有标志物的车轮,比如辐条),,,某一根辐条(不见得是相邻的辐条)转到这个影像很近的地方(也不见得是一圈之内,这取决于旋转的速度),,这个影像就代替了原来的影像。

如果这个影像所处的位置恰好在前一个影像后面一点的时候,人脑通过经验的判断就是这根辐条不是向前,而是向后移动了一点。每根辐条开始的影像和后面的影像都产生这一效果时,人也就产生了车轮向后旋转的错觉。

同理,当后面的影像恰好在前一个影像前面一点时,较快转动的车轮会产生轮子以较慢速度向前旋转的错觉。这就是轮子在转速发生变化时,会有向后,静止和向前的影像交替发生变化的原因。

回答3:

人的眼睛看外物就像脉冲,当你看到车轮某时刻的图像时,作为下一个参考物,在你的眼里面形成下一个图像的过程中,车轮也在不停地转,形成下一个图像时车轮转了六分之五或者五分之四个圆周,所以感觉是车轮在慢慢反转,

回答4:

不是啊,那是视觉延迟的效果,是人体反应慢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