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拳谱有云:“主宰於腰”;“腰如纛”;“腰如车轴”;“刻刻留心在腰间”等句。今习太极拳者,大部份都遵从“主宰於腰”这拳理。但对腰动的理解,却莫衷一是,在走架、推手间,大部份都是双脚站在地上不动,将腰部转左,转右使上身转动。但这是腰的周边在动,并不是由腰轴作为动的动源,这是学拳者对腰的 误解而引起。看拳谱,要准确理解拳谱的意思方能练得对。“腰如纛”:纛是旗杆,大旗在风中飘动时旗杆并不会动,这是整枝旗的中心,意思是腰是人的中心。 “腰如车轴”:轴亦是轮子的中心,轮子动,轴是不动的,亦有相同的意义。其中一点很重要,纛与轴皆不能弯曲,否则会给旗或车轮的整体的动有不良影向。拳谱上指的腰是指脊椎的部份,并不是指整个身体的中部。练太极拳要将身体变成一个立体圆球,当球停在地上,其接触点便是中,只是一个小点。推手时沾与走,意应放在中轴,只要中轴微转,对方便会落空。如将意转动身体,因为面积大,对方手落空,肘便可跟上,肘落空身便可靠上来,没完没了。要“刻刻留心在腰间”才能支撑八面,身体才可一动无有不动,所以方能“主宰於腰”。
武式太极拳有身法十要,其中松胯扩膝是两种不可分割开的动作,目的是把身体立体圆形的左右两面都充满,使身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立体圆球。动作的过程是先把胯松开,让身体的重量往脚掌流去,流动之间重量把膝盖往左右两边推开,使重量全部流往脚掌,而圆球的左右也由此而完成。今天练太极拳的人,很多都误将松胯扩膝作为蹲身屈膝。我们平日站在地上是由身体各关节平均的承托身体的重量。练太极拳时要求放松全身,如不能导引自身的重量到脚掌,由大地承担,某些不能松开的关节,便会承受过多的重量。日久得不到改善,关节便会受伤。蹲身屈膝正正是把重量集结在膝盖这两点,这便解答了为何现今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感到膝盖疼痛的问题。
郝月如先生用了裹裆及吊裆两个动作名称来描述怎样做到松胯扩膝。裹裆除了可以协助松胯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我们做涵胸拔背只能将意气充满背部的上方,命门以下则未能圆满。做裹裆时,我们将左右盤骨如涵胸一样将膊往前往内送,背部未能圆满的的下方便会满起来。因为左右盤骨张开,平日迫紧脊椎的肌肉便会松开。吊裆是用意念将身体重量从两肩流入背,注入脊椎,往尾闾流去。由於迫紧脊椎的肌肉已经松开,重量会将尾闾往下推,继而流过大腿内侧,把膝盖左右推开,最後到达脚掌。做吊裆,另外一点须留意的,要将大腿内侧的顶部往左右张开,有如一个倒转的 U 字。这会扩大盤骨的扩张度,令尾闾更方便往下流。
楼上的别胡说八道啊!练习太极拳想松腰松胯光是打太极拳是不够的,而且这东西不是说用言语就好表达的,要会太极推手以及要找个专门的老师来教你太极推手,太极推手的作用就是为了让你感受如何使用劲法。在练习太极拳时,你要记得转体的时候,你的腿部也要跟着动,而且动的时候是下半身先动,然后再动上肢,那样子你就很容易的掌握劲法
在静功中找可能容易,再就是重心的转换问题。还有就是你越是关注这些部位,越是松不下来,这就是拳谱所说的双重。包裹之意、形意不同处,你地明白?(贻笑大方)
十余年,你应该是行家,太极十年不出门,我个人觉得就是放松吧,只是腰与胯是代表,试问你腰跨都放松了,哪里还不放松呢?
中医学生mm的看法部分赞同,这是太极入门的最基本要求和考量标准,能做到松腰松胯你也就跨入太极的大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