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战役,非“睢阳保卫战”莫属,之所以说“睢阳保卫战”最为惨烈,是因为大唐守军吃人。据《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守将张巡等人在睢阳保卫战中吃了三万人。
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忠义中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记载,使得张巡在后世的评价中两极分化严重:有人说他是大唐擎天柱,也有人说他是吃人恶魔。
而在我看来,且不说张巡到底是擎天柱还是恶魔,至少这段吃人记载是值得商榷的。
按照史料记载,张巡等人之所以会吃人,是因为粮草“既尽”,也就是快吃完了。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如此惨烈的守城战中,军人的粮草肯定要优先供应的,不可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如果军人都快没东西吃了,那老百姓岂不是早就断粮了?换言之,当军人饿得受不了,打算杀老百姓充饥的时候,恐怕已经没有几个老百姓还活着了。
再者,我们来算算张巡手下一共有多少人。
在《资治通鉴》中,有过当年七月的记载,张巡手下大概还有一千六百人,而这个时候,张巡的军队还没断粮,但是已经处于断粮边缘。
睢阳将士死不加益,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五
后来,南霁云拉来一支援军,大概一千人左右。
至宁陵,与城使廉坦同将步骑三千人,闰月,戊申夜,冒围,且战且行,至城下,大战,坏贼营,死伤之外,仅得千人入城。——《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五
到了十月,睢阳就失守了。换言之,如果《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记载是真实的,那就表明张巡手下两千余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吃了三万人!
最重要的是:南霁云带来的一千多援军,他们本身是带有粮食的。按照史书的记载,他们带的粮食还不少,有几百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