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的陶俑以人物俑较为出色。人物俑的特点是武士俑多为张口怒眉,握拳持剑(或盾);女俑多为宽袖长裙,裙腰高至胸口,身躯修长,面目秀美。动物俑则多以马和骆驼为主。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艺术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品。它是在陶器和陶俑上施的一种多色釉,釉色以黄、绿、褐为代表,其他还有白、赭等多种色彩。三彩是表示多色,并不是在一件器物上只限用三种釉色。唐三彩的制作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称东窑,这种陶器主要用作冥器。《旧唐书•舆服志》载,“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风俗流行,下兼士庶。”除冥器外,也有作为生活用品的。唐三彩的生活器皿有瓶、壶、罐、钵、杯、盘、盂、枕、砚、灯、凤头壶等。冥器以各种舞俑和三彩马俑更为生动,包括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箱柜、马、驴、骆驼、猪、牛、羊、狗、鸡、鸭、妇人、侍俑、文官、武士、胡俑、天王及乐舞等,式样新颖、色彩绚丽。有一种丸壶,也叫万年壶,是装骨灰用的,壶身浑圆饱满,近于球体,体现了唐代崇尚丰满健硕的审美特色。人物俑的造型,大体是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如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女俑,身披蓝色宽衣,内着窄袖绿衣,下着黄色长裙,袒胸,肌肤丰腴,神态安详,是盛唐宫廷妇女的典型形象。另外,武士多英俊勇猛,胡俑高鼻深目,文官彬彬有礼,天王则怒目凶狠。除此之外,还塑造了黑人陶俑,如西安南郊裴氏墓中出土的黑人陶俑,形象十分真实,卷曲的头发成细螺旋状,肤色黝黑,红红的嘴唇,低鼻梁宽鼻翼,这些特征都是典型的非洲黑人的形象。马是唐三彩中常见的雕塑题材之一,唐人爱马,在绘画和诗文中常能见到。造型多为扬足飞奔,徘徊伫立,引颈嘶鸣,俯首舔足。特点是头小颈长,膘肥体壮,比例准确,体现了大唐的时代风貌。骆驼是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唐三彩骆驼有中亚种的双峰驼,阿拉伯种的单峰驼等,或驮载乐队、或仰首嘶鸣、或跪卧在地、或满载丝绸,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真实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