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中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式中小于C50的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考虑实际构件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异而考虑的折减系数0.88,一部分是小于C50的混凝土棱柱体与立方体强度之比0.76,两者的乘积刚好是0.67。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试件的形状有关,采用棱柱体比立方体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抗压能力。用混凝土棱柱体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称轴心抗压强度。
扩展资料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k考虑到结构中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与立方体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别,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试验数据分析并参考其他国家的有关规定,对试件混凝土强度的修正系数取为0.88.
棱柱强度与立方体强度之比值ac1:对C50及以下普通混凝土取0.76;对高强度混凝土C80取0.82,中间按线性差值;C40以上的混凝土考虑脆性折减系数ac2:对C40取1.00,对高强度混凝土C80取0.87,中间按线性插值。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k按0.88*ac1*ac2*fcu,k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标准值
0.67是1/1.5,是混凝土的试块强度与标准强度之间的换算系数。
标准公式的表述不是你这样写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混凝土都是用0.67这个系数,只有C40和更低标号的混凝土是0.67。(0.67=0.88*0.76)
怎么得来的么,主要是实验做出来的经验系数啦,没有太多的道理好说。
具体取值的方法,见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第286页条文说明4.1.3条。
0.67是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中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式中小于C50的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考虑实际构件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异而考虑的折减系数0.88,一部分是小于C50的混凝土棱柱体与立方体强度之比0.76,两者的乘积刚好是0.67。但是,在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中已经去掉这个计算方法,而改成直接查表获取,详细情况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第19页表4.1.3-1.
0.67不是实测值和标准值的修正系数的概念,它是由150标准立方体换算成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形状效应系数0.76 X 标准试件跟构件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换算系数0.88得来的。中国规范并没有用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来获得单轴抗压强度,而是通过实测150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成计算中需要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际上,0.76是通过大量的150立方体试验和棱柱体试验获得的具有一定可靠度的经验系数。所以,0.67应该说还是2种实测值的一个比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