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失败的案例,最好中外都有。。。谢谢

2024-12-25 16:13: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 中外都有吧

回答2:

中海油并购尤尼科失败
一、案例背景
  2005年6月23日,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发出要约,以每股67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方式并购优尼科,要约价相当于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约185亿美元,比竞争对手美国雪佛龙公司此前提出的收购价格高出约15亿美元。
  这是一桩被称作“蛇吞象”的双赢大并购。美国石油公司中的老九、已有114年“高龄”的优尼科,有望与中海油结成美满良缘,成就中国公司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海外购并,以及近6年来全球第二大现金收购案。
  为促成并购,优尼科高层曾专程飞抵北京当说客。在雪佛龙参与竞购后,中海油也将要约价一下子提高了55亿美元,显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但是,在8月2日,离优尼科投票表决雪佛龙的收购方案尚有8天之际,中海油却选择了退出,并购宣布失败。其间有哪些值得玩味的东西?

二、案例分析

  1.战略失误
  当今时代,政治与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起初还只是美国媒体上的一个商业事件。但是,当“中海油以贯彻国家的能源战略为己任”、“中海油作为大型国企担负着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等慷慨陈辞公之于众后,美国政客和愤青们的敏感神经被触动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6月27日在《纽约时报》的专栏发表文章,认为今天的中国比当年的日本可怕,还抱怨说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美国却一方面依赖着人民币,另一方面还依赖着中国在六方会谈等事宜上政治斡旋的力量。
克鲁格曼的结论是,美国应防止中海油成功收购优尼科。两天后,美国众议院就以333比92票的压倒优势,要求美国政府中止这一收购计划,并以398比15的更大优势,要求美国政府对收购本身进行调查。
   中海油动不了优尼科这块“奶酪”;但是,IBM的PC业务这块“大奶酪”,尽管新鲜度有点问题,但联想吃得很香。这是为什么?
   IBM将视同鸡肋的PC业务卖给联想,几乎谈不上对“美国国家安全”有什么影响。但石油和PC纯是两码事:石油是国家的战略性能源,为了石油,美国甚至不惜发动伊拉克战争。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之时,正是伊拉克战争僵持不下,世界油价飞涨,美国举国上下在讨论能源安全问题的时刻。
  美国待售的企业中,的确有不少优质资产。但买什么不买什么,其中却大有学问。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也是能源紧缺大国。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正被钱多烧得难受,到处收购美国资产,但收购的都是像洛克菲勒中心、Columbia Pictures这类软性产业,这其间自有玄机。中国要和平崛起,中国企业却显然还没研究透“软收购”规则。

  2. 战术失误
  竞购过程中最重要、最值钱的是并购机密。
  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12月25日,只身赴美的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在洛杉矶某饭店与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秘密会晤。谈话围绕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内容展开。这本来是绝密的密谋,2005年1月7日的英国《金融时报》却将其抢先曝光。报道甚至提到,中海油计划出价130亿美元现金,购买优尼科后出售其在美国的资产。这个爆炸性消息一出,优尼科的股价随即高幅上涨50%,而中海油的股价则有所下跌,中海油的收购难度也大大增加。
  一个尚在“娘胎”中的并购事件,所准备的出价水平、拟聘请的顾问以及并购后整合战略等,在10天之内就被曝光,并购的严肃性和并购者的战略实施水平很令人怀疑。中海油在并购过程中泄密频频,“中海油以贯彻国家的能源战略为己任”这类出自于中海油的内部讲话的“豪言”,也轻易地泄露成为美国政客手中的把柄。

三、案例启示
  可以一只眼睛瞄着经济,另一只眼睛盯着政治,但不要轻易把企业行为习惯性地上升为对国家负责的高度,更不要忽略那些隐藏在各种细节中、最后可能影响整个局面的魔鬼。这是中海油并购留给中国企业的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