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下TDMA的频率、时隙、信道、帧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吗?

2024-11-27 02:15: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你的问题好大。。不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估计洋洒万八千字也不见得讲清楚。

建议你从时隙-帧结构-(TD系统组成)-信道-信令这样的顺序了解下基本概念。可以参照GSM标准。

下面我就你说的几个概念间的关系简单说下。

TD-SCDMA物理信道

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采用4层结构:系统帧号、无线帧、子帧、时隙/码。依据资源分配方案的不同,子帧或时隙/码的配置结构也可能有所不同。系统使用时隙和扩频码在时域和码域上来区分不同的用户信号。
TDD模式下的物理信道由突发(Burst)构成,这些Burst仅在所分配的无线帧中的特定时隙发射。无线帧的分配可以是连续的(即每一帧的时隙都分配给物理信道),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即仅有部分无线帧中的时隙分配给物理信道)。
除下行导频(DwPTS)和上行接入(UpPTS)突发外,其他所有用于信息传输的突发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由2个数据部分、1个训练序列码和1个保护时间片组成。数据部分对称地分布于训练序列的两端。1个突发的持续时间就定义为1个时隙。1个发射机可以在同一时刻、同一频率上发射多个突发以对应同一时隙中的不同信道,不同信道使用不同的OVSF信道化码来实现物理信道的码分。
在TD-SCDMA系统中,每个小区一般使用1个基本的训练序列码。对这个基本的训练序列码进行等长的循环移位(长度取决于同一时隙的用户数),又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训练序列。同一时隙的不同用户将使用不同的训练序列位移。因此,1个物理信道是由频率、时隙、信道码、训练序列位移和无线帧分配等诸多参数来共同定义的。

1.1帧结构

3GPP定义的1个TDMA帧长度为10ms。TD-SCDMA系统为了实现快速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校准以及对一些新技术的支持(如智能天线),将1个10ms的帧分成2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每个5 ms的子帧由3个特殊时隙和7个常规时隙(TS0~TS6)组成。常规时隙用作传送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在这7个常规时隙中,TS0总是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在单载频小区,通常不承载业务),而TS1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其他的常规时隙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配置成上行或下行,以实现不对称业务的传输,如分组数据。每个子帧总是从TS0开始。用作上行链路的时隙和用作下行链路的时隙之间由1个转换点分开。每个5 ms的子帧有2个转换点,第一个转换点固定在TS0结束处,而第二个转换点则取决于小区上、下行时隙的配置,可位于TS1~TS6结束处。

1.2时隙结构

时隙结构也就是突发的结构。TD-SCDMA系统共定义了4种时隙类型,它们是DwPTS、UpPTS、GP和TS0~TS6。其中DwPTS和UpPTS分别用作上行同步和下行同步,不承载用户数据,GP用作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的传播时延保护,TS0~TS6用于承载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

1.2.1DwPTS时隙

DwPTS时隙用来发送下行同步码(SYNC_DL),其时隙长度为96chip,其中同步码长为64chip,前面有32chip用作TS0时隙的拖尾保护。Node B必须在每个小区的DwPTS时隙发送下行同步码。不同的下行同步码标识了不同的小区,其发送功率必须保证全方向覆盖整个小区。按物理信道来划分,发送下行同步码的信道也叫做下行同步信道(DwPCH)。在DwPTS时隙没有码分复用,也就是说,该时隙仅有1个物理信道DwPCH。

1.2.2UpPTS时隙

UpPTS时隙被UE用来发送上行同步码(SYNC_UL),以建立和NodeB的上行同步。UpPTS时隙长度为160chip,其中同步码长为128chip,另有32 chip用作拖尾保护。多个UE可以在同一时刻发起上行同步建立。Node B可以在同一子帧的UpPTS时隙识别多达8个不同的上行同步码。按物理信道划分,用于上行同步建立的信道也叫做上行同步信道(UpPCH)。1个小区中最多可有8个UpPCH同时存在。

1.2.3TS0~TS6时隙

TS0~TS6共7个常规时隙被用作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的传输,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时隙结构。每个时隙被分成了4个域:2个数据域、1个训练序列域(Midamble)和1个用作时隙保护的空域(GP)。

1.3数据域

数据域对称地分布于Midamble码的两端,每域的长度为352chip,所能承载的数据符号数取决于所用的扩频因子。每一数据域所能容纳的数据符号数S与扩频因子SF的关系为:S×SF=352。在TD-SCDMA系统中,上行方向SF可取的值为:1、2、4、8、16,其对应的S值为:352、176、88、44、22,而在下行方向,SF可取的值仅为1和16两种,对应的S值为352和22。
数据域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的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除此之外,在专有信道和部分公共信道上,数据域的部分数据符号还被用来承载3种类型的物理层信令:TFCI、TPC和SS。

2 TD-SCDMA单载频小区容量

2.1信道与BRU

在TD-SCDMA系统中,现有规范规定1个小区对应1个载频,1个信道就是载波、时隙、扩频码的组合,也叫1个资源单位。其中,1个时隙内由1个16位扩频码划分的信道有16个,它是最基本的资源单位,即BRU。1个信道占用的BRU个数是不一样的,1个RU(RUSF1)占用了16个BRU,1个RUSF8则占用2个BRU,通常1个语音业务信道需占用2个BRU,而在1个载波上,所能提供的BRU的最大个数是固定的。在每个RU中,即在1个常规时隙中含有2个数据符号字段,其中每个数据符号字段有352chip,则在1个RU中有352×2=704chip。当扩频因子为16时(对应1个BRU),在1个RU中所包含的数据符号数为704/16=44。如果采用QPSK调制方式,则在1个码道中所包含的数据比特数为44×2=88 bit;如果采用8PSK调制方式(此种调制方式一般应用于2M的业务),则在1个码道中所包含的数据比特数为44×3=132 bit。因为1个子帧的长度为5 ms,因此,当采用QPSK调制方式时,1个BRU的速率为88 bit/5 ms=17.6 kbit/s;当采用8PSK调制方式时,1个BRU的速率为132 bit/5 ms=26.4 kbit/s。

2.2多码道传输与单码道传输

在TD-SCDMA中,OVSF码的使用使得信道可以传输各种速率的数据:对于低速的数据可以采用较大的扩频因子(扩频增益大);而高速的数据可以用较小的扩频因子(扩频增益小)。这样对于1个高速的(需要多个资源单元)承载业务,可以有2种信道分配方式:一是为该业务分配多个码道,其中每个码道都采用较大的扩频因子(较低的单信道数据速率),进行多码道传输,以达到较高的数据速率(如分配2个SF=16的码道);二是仅为该业务分配1个(或者较少)码道,并使用较小的扩频因子(较高的单信道数据速率,如分配1个SF=8的码道)。

2.3时域集中分配与码域集中分配

对于多码道传输,也有2种不同的码道分配方式需要考虑:“码域集中分配”和“时域集中分配”,当然,也可以采用两者的结合。码域集中分配是首先将1个时隙内的多个码道集中分配给用户,如果该时隙内可用码道不够,再考虑分配其他时隙内的码道;而时域集中分配是同时将多个时隙分配给用户,但每个时隙可能分配更少的BRU给该用户。码域集中分配减少了每个时隙内的平均用户数,但由于在同一时隙可能同时需要多个码道,阻塞概率将高于时域集中分配原则。如下行128k数据业务,既可以使用每子帧1个时隙,每个时隙分配16个BRU(码域集中分配,简称方案一),也可以采用每个子帧2个时隙,每个时隙8BRU(偏向于时域集中,简称方案二)。假设系统能满码道工作,采用方案一,每个时隙平均可能有2个用户,而方案二则只可能有1个用户。同样,在系统不进行资源整合时,每个时隙有1个小业务量用户(譬如话音业务),则128k业务采用方案一的资源分配策略将被阻塞,而采用方案二则不会。同时,采用方案二,由于同一时隙支持的用户数较多,因此在空间上可以隔离,结合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小区内干扰较低,基于干扰的接纳控制时,方案二被阻塞的概率也降低了。从系统性能来看,时域集中分配总体上优于码域集中分配,但对RRM算法的要求和终端的设计要求也更高。因此,在覆盖受限的业务可以考虑时域集中分配,将所需的BRU分散到不同时隙,增大小区覆盖,而其他业务则主要考虑码域集中分配,降低RRM调度的复杂性。

希望楼主满意

回答2:

频点:再gsm系统里890-960这个频段上,共计划分了125个频点(实际上是124个,一个做保护带),每个频点200KHZ的带宽。
这个是频率概念,再这个频率上,又划分出了若干个连续的帧,每个帧里再划分出8个时隙,这是时间概念。

一个帧长4.615ms,里面分成8个时隙,每个时隙0.577ms
而gsm系统里的物理信道的概念,就是指的一个时隙。

gsm系统里有很多频点,给每个频点一个编号,就是频点号,就像寄信的时候写的“某某省”。
而频点上按照时间区分有划分了很多个连续的帧,为了便于区分空中的帧,于是给帧编上号码,既是帧号,和寄信的时候收信地址的“某市某街”差不多。
每个帧号所对应的帧里面又有8个时隙,这个就是收信地址里的“具体的门牌号”
频率+帧号+时隙号码=物理信道。
因为一个物理信道就是:某个频率上的某个帧中的某个时隙么

如有不解之处,欢迎随时交流学习
希望能够帮到你

回答3:

中国十大名花是:牡丹、菊花、月季、兰花、桂花、杜鹃、荷花、水仙花、梅花、山茶

回答4:

你先弄懂时域、频域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