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1882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生平】
一、达尔文之前
生物进化论,甚至可以说整个生物科学,开始于1859年11月24日。在那一天,在经过二十年小心谨慎的准备之后,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第一版印了一千二百五十本,在一天之内销售一空。一门崭新的学科从此诞生了。
但是,一门新的学科不会从天而降。在1859年,科学界已经有了大量的进化证据,做好了准备迎接进化论的诞生。这时候的进化证据归纳起来有动植物培养、化石记录、解剖比较、退化器官、胚胎发育和生物地理分布这几类。
动物家养和植物栽培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人们由此已经知道同一物种往往有着差别极大的形态。这些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通过精心的选择,可以得到新的品种。这种经由达尔文所谓的“人工选择”而获得的品种,其彼此之间的差别,有时比野外物种之间的差别还要大。如果我们在野外见到狼狗和哈巴狗的话,完全可能把它们当成象狼和狐狸那样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动植物培养提供了“生物是可变的”感性而直观的材料。
那时候,科学界早已知道化石乃是生物体的遗迹,而且,许多从前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存在、灭绝了,也就是说,生物界的组成并不是从古到今一成不变的。许多种类在化石记录中显示了随着地理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变化的趋势,有时在两个类群之间还可以发现处于过渡形态的化石。各个主要生物类群在化石记录中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有先有后,很有顺序,而且这个顺序与从现存生物的比较得到的顺序相符。比如,从形态结构(例如心脏结构)和生理特点(例如呼吸系统)的比较,我们可以推测脊椎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而在化石记录中,我们也发现鱼类化石的确先在较早的地层开始出现,其次是两栖类、爬行类,而以哺乳类化石出现得最晚。化石记录所展示的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生物进化的一个有力证据。
早在十六世纪,就有科学家发现人和鸟虽然外表很不相同,骨骼组成和排列却非常相似。到了十九世纪,研究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的比较解剖学已相当发达,各生物种类在内部结构的同源性也越来越明显。正如达尔文所指出的:用于抓握的人手,用于挖掘的鼹鼠前肢,用于奔跑的马腿,用于游泳的海豚鳍状肢和用于飞翔的蝙蝠的翼手,它们的外形是如此的迥异,功能是如此的不同,但是剔除皮毛、肌肉之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骨架却又是如此相似!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它们都是从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因为适应环境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外形,但是骨子里却没能变多少。如果它们是被分别创造出来的,根本没必要让有不同功能和不同外形的器官有着相似的构造,因为这样的构造设计,就其功能和外形而言,有时显得不是那么合理。如果让一个工程师来设计这些前肢,他完全可以去除一些对其它物种必需,对这个物种却是个累赘、退化得只剩一点痕迹的骨头.
而且,比较解剖学使我们认识到许多生物体都有一些退化了的器官,它们是生物进化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比如鲸,它的后肢已经消失了,但它的后肢骨并没有消失,我们还可以在它的尾部找到已不起作用的盆骨和股骨。甚至在一些蛇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盆骨和股骨的残余。这使我们相信,鲸是由陆地四足动物进化来的,蛇是由蜥蜴进化来的。我们人类,已完全退化了的器官也不少,尾骨、转耳肌、阑尾、瞬膜(第三眼睑)等等都是完全退化、不起作用的器官,它们除了让我们记住我们的祖先曾经象猴一样有尾巴,象兔子一样转动耳朵,象草食动物一样有发达的盲肠,象青蛙一样眨眼睛,还能有别的什么合理解释吗?
早在十八世纪,动物学家就已经发现,在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经过一系列与较低等的动物很相似的时期。比如说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出现了鳃裂,不仅外形象鱼,而且内脏也象鱼:有动脉弓,心脏只有两腔等等。对这个现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人是由鱼进化来的,祖先的特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演了。事实上,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都跟鱼类相似,而且有些时期几乎不可能区别开来,这是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共同祖先的一个证据。
自从十六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航海业的发达,特别是美洲和澳洲的发现,博物学家们见识到无数新奇的物种。许多的物种,甚至整个属、科、目,只在某个地理区域被发现。当博物学家在澳洲和南美见到袋鼠、袋狼、袋熊、袋鼬、袋貂、袋獾等等闻所未闻的动物,就不免奇怪为什么上帝只在这里创造出有袋类哺乳动物。这并非那里的环境是为有袋类而设的,因为当移民们给这些地方带去高等哺乳动物后,许多有袋类因为竞争不过高等哺乳类而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了。显然更合理的解释是,由于这些地区与别的大陆隔绝,而有了独特的进化途径。即使是一个群岛,也往往有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特有物种。做为神学院的毕业生的达尔文最初对神创论产生了怀疑,就是因为在加拉帕格斯群岛见到了那些岛与岛之间都不同种的巨龟,见到了在别的地方都找不到的多达十三种的“达尔文雀”,而不由得发生疑问:为什么上帝要在这个小小的角落炫耀他的创造才能,专门为这里创造出如此多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特有物种?合理的解释是,这些物种的祖先都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几万年几十万年后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特有物种。
总之,在达尔文之前,生物进化已是铁证如山了,一些敢于冲破宗教信仰的束缚的科学家也开始正视这个事实。早在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已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并大胆地推测所有的动物都来自同一种祖先。他并且认为地球的年龄要比《圣经》所记载的几千年要古老得多,并把生物物种的变化和地球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但是在社会的压力下,布封被迫宣布放弃这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因此未能产生什么影响。
比布封稍后的另一位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则要固执得多,影响也要大得多。他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生物进化的人。他对生物进化的理解,跟现在并不相同。在他看来,生物界是一个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微生物按次序上升到最复杂、最高等的人类的阶梯,而所谓生物进化,就是从非生物自然产生微生物,微生物进化成低等生物,低等生物进化成高等
15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主题;人们把它作为“生物学”源头、领航科学的“人是猿猴进化”的权威假说、世界上占领人类思想意识150多年的达尔文“进化论”;为什么一直不能成为定论? 科学界为何要否认达尔文的“进化论”?
人类需要知道真知识,只能走进科学界争论大厅,用事实求是的科学证据来认识宇宙中的生命;本书将带你进入科学初级阶段、首先让人知道“我”究竟是什么? 若连天天一起、最熟悉的我是什么还不知道,岂能知道哪生疏而无人知晓的其他呢? 又岂敢说这就是“科学”呢?
走进一座学校,连1加1还未教授、或说它的等于还在不确定中,岂可号称“大学”呢?
不过笔者首先得说明,人的大脑若满足于局限在地球这封闭式的有限知识上,那么一万年也得不到真知。
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鼻祖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施鲁斯伯里镇,富裕的医生家庭。1882年4月19日达温宅逝世,死后安葬于牛顿与约翰•赫歇尔的墓旁,英国伦敦的西敏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达尔文进化论》46页,“划时代的经典著作《物种起源》”文章,《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是《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的简称,达尔文自己形容《物种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论题,为了使人更容易读懂他的理论,他从读者最熟悉的事情开始讲述,……。
这部著作还论述了自然界到处存在着生存斗争,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下来,不适者逐渐灭绝的自然选择原理,……。
本书46页题目,承认“并不完美的理论”文章:……达尔文用最少的专业术语完成了这部著作,向人们展示了生物进化的证据。
……但是同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他只承认生物之间存在着自然斗争,却忽略了生物之间彼此协作的关系。
人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写出来的“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一读便明白,而与《达尔文进化论》完全没有内容上联系的“专用术语”四个字却有意地作为提纲写着,你能明白吗?
任何一行都有自己的专用术语;生物学是专业的一门重要科学,自然有它专用术语。讲得土点,连一个油漆师傅也都有他的专用术语。如任何器具上油漆,先都得用石膏补平不平的面,外行人称“补洞”。但专用术语则叫“满批、批灰”。一个专业行家一听就懂;哪个是油漆行内人,哪个是外行。
作者有意地把“专用术语”作为提纲表现给读者,提醒人们“‘真的’还要读者书外找”读懂吗? 所以,现今要看懂一本书,难就难在这里。这也叫埋笔,往往修养性相当高的作者才有。
为了有助现代人了解科学真相,本书提供高素质的“香港邮政总局1981年出版, Dr.J.G.Vos 著,中天译的《进化论是不易的真理吗?》”部分资料,供读者研究: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宇宙是个无始无终,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有自生自长的律使一切可以从简到繁、从紊乱到有序、由低级到高级“强存弱亡”的不断进化。
从1922年至1953年,生化学家奥裴林 (Alexander Oparin),和英国生化学家赫戴纳(J. B. S. Holdane)增加了奥裴林----赫戴纳假设。这一理论试图用化学“进化论”的方法解释“生物前液”中的生命起源的问题,这里的生物前液是由甲烷,阿摩尼亚,氢和水蒸汽组成的。虽然人们曾建议略微不同的“生物前液” 或“原生液”,但我们可以将其“进化论”的理论,按照今天公认的生物学教科书中所传授的内容总结如下:
化合物(生物前液)——氨基酸——聚合物/RNA/DNA——单细胞——(简单的)植物和动物----(复杂的)植物和动物——猿——人。 其中3个主要的思想总是出现的:
1.简单——复杂(无生命——有生命);
2.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3.没有设计(随机的,凭机会靠“自然过程”的)。
正如最近的一本大学生物教材论述到:“进化论”理论的证明,在试验验证和演示的严格意义上是不可能的,这里有几条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进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拉马克
可参考高中生物书(必修选修不记得了反正就是高二学的)或者查百科也行。
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
达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