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春秋二分)时,晨昏圈通过两极(与经圈重合),等分所有纬线。因此,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北至日,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晨昏圈偏离两极,与南、北极圈相切。这时,昼弧与夜弧的分割最为悬殊。北半球(太阳直射的半球)各纬度昼最长而夜最短;南半球相反。
3、北半球的昼长和南半球的夜长,皆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到北极圈内,纬线全线是昼弧,昼长达24小时,“夕阳”连着“朝辉”,终日太阳不落,称为极昼。
4、在南极圈内,纬线全线位于夜半球,24小时漫漫长夜,终日不见太阳,称为极夜。赤道是唯一保持昼夜等长的地方。从几何上说,赤道和晨昏圈都是地球的大圆;两个大圆相交,必相互等分。
5、南至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回归线。这时,南北两半球的昼夜长短分布情形,与北至日相反。
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昼夜变化
一、太阳直射点对昼夜长短的影响,以北半球的节气为例,有如下变化:
1、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北半球、南半球、北极圈内、南极圈内都是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3、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昼夜长短的影响,有如下变化:
1、春分日至夏至日、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越来越长,南半球昼越来越短。
2、夏至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越来越短,南半球昼越来越长。
扩展资料
全球昼夜变化的规律
1、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2、南北纬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其中一条的昼长(夜长)等于另一条的夜长(昼长)。
3、同一地点,一年中有两天昼长(夜长)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这两天就是与夏至日或冬至日相距天数相等的两个日期。
4、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赤道(为0)向南北两侧递增(最大为24小时)。
5、极昼、极夜天数由极圈(一天)向极点递增(半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昼夜变化
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都等于12小时。
南半球情况相反。
这是高一地理第一章的知识,简单的说是:按季节变化
夏天(北半球)昼长夜短;
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
春秋两季(全球)昼夜平分。
按纬度讲:(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公转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