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洁精能去除油渍是因为是原理?

2025-01-11 05:56: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全能乳化剂在洗洁精中的运用

一、为什么要在洗洁精配方中添加乳化剂

1、常规洗洁精配方原料除油能力不强,常规洗洁精配方原料中如AES、6501、磺酸的除油能力都不是太强,特别是在低成本状态下,除油能力更是力不从心。
2、乳化剂是目前除了溶剂外最强的除油原料,而溶剂有大毒不能用于洗洁精,所以乳化剂成了增强洗洁精除油能力最佳的原料。
3、常见乳化剂,乳化剂的品种很多,常规乳化剂OP、NP、TX、AEO等系列、脱脂剂、去油精等等这些都是常用的品种。
4、新型乳化剂:纳米除油乳化剂、高泡除油乳化剂、全能乳化剂是近年由成都恒丰宏业洗涤剂厂最新研发的具有世界级先进技术的全新乳化剂,乳化除油效果是普通乳化剂的10—20倍。并且价格远低于常规乳化剂OP、NP、TX、AEO等系列,是最受欢迎的乳化剂系列。
5、乳化剂之王:全能乳化剂是目前乳化剂中最强的,乳化效果是纳米除油乳化剂的二倍以上,是常规乳化剂的10—40倍以上;自动乳化能力非常强,一分钟就能看到效果,是常规乳化剂无法比的;是当之无愧的乳化剂之王。

二、全能乳化剂的优秀品质

1、特别优秀的全能乳化能力,能进行全方位乳化。
2、特别优秀的乳化油能力,乳化食用油等有机油效果是普通乳化剂的10—40倍;与溶剂配合能对矿物油、润滑油等无机油有非常好的乳化效果。
3、特别优秀的自动乳化作用,自动乳化能力非常强,一分钟就能看到效果,对不能相溶的物质有非常好的自动乳化能力。
4、特别优秀的除锈能力,对全属锈体有快速的除锈效果。
5、特别优秀的去污能力,对各种污渍都有非常好的去污效果。
6、特别优秀的发泡能力,泡沫持久稳定。
7、特别耐酸、耐碱、耐硬水。中性乳化,不伤手。
8、广泛用于清洗玻璃、瓷砖、灶台、油烟机、卫生间、马桶、外墙、麻将等硬表面。
9、广泛用于清洗各类衣物、酒店桌布、各种工作服、布料等布类。
10、广泛用于清洗碗筷、餐桌、器皿、杯盘、瓶子等餐具清洗消毒,是餐具消毒中心的首选清洗剂。
11、广泛用于清洗车辆的内饰、仪表和整车清洗。
12、广泛用于清洗全属锈体。
13、广泛用于油污管道的疏通。
14、广泛用于各种乳化剂的生产,是分类乳化剂的主要原料。
15、广泛用于洗洁精、洗手液、洗手粉、洗车液、洗衣液等各种清洗剂的添加助剂。
16、广泛用于洗碗机、洗衣机等机械洗涤的主洗剂。
17、广泛用于除油,是生产除油剂的主要原料。
17、广泛用于其他行业的乳化。

三、在洗洁精生产中的运用

1、极大的提高除油能力,不论是什么配方,添加了全能乳化剂就能让洗洁精的除油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2、极大的降低成本,在提高除油能力后,就能用极低的成本达到好品质的目的和效果。
3、极大的提高增泡稳泡能力,全能乳化剂的发泡相当丰富,对洗洁精增泡稳泡效果有非常好的提高。
4、极少的用量,常规是比例是0.5-4%。
5、水溶液透明,对洗洁精的透明度不影响。
6、特别耐酸、耐碱、耐硬水。
7、中性乳化,不伤手。

回答2:

洗涤剂为什去污——从表面活性剂开始

人类社会中我们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两种极端情况,尽管绝大多数人是介于好坏之间。还有一种人在好人面前像好人,坏人面前做坏人,我们叫他们“两面派”。在自然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对于喜欢和水混在一起的分子,我们叫它“亲水分子”,比如普通玻璃表面上的那些分子;相反,对于与水分子不共戴天,喜欢和油混在一起的那些,称为“疏水分子”,比如,荷叶表面上的那一层物质。如果说静电的世界里,通行准则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那么在界面的世界里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者“党同伐异”。

就像好人坏人是相对的一样,亲水疏水也是相对的。或者说,亲水疏水也有着程度的差别。当强行把亲水分子和疏水分子摁在一起,强扭的瓜不甜,乱点的鸳鸯要散,它们死活就是要分开。其原因在于,二者呆在一起需要的能量过大,双方都想回到故乡和同胞聚在一起,结果就是拼命减小界面。

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类物质,我们叫作“表面活性剂”,就是典型的两面派。它们有一个亲水的脑袋,一条疏水的尾巴。遇到亲水物质,就把头凑上去,说“你看,我们是亲戚”;遇到疏水物质,就把尾巴摆过去,说“看,我们长得挺象”。但是呢,自然界的物质明察秋毫,群众的眼睛贼亮贼亮。当这样的两面派在水中的时候,水分子们说“我们倒是可以接受你的脑袋,但是你那尾巴实在讨厌”;在油或者其它疏水物质里呢,群众们就说“把脑袋藏起来就以为我们不认识你了么?”于是,极度郁闷的表面活性剂们到处不招人待见,只好跑到界面上,把亲水的头向着水的这边,把疏水的尾巴伸到疏水的那边。这样,最外层的水分子接触的是两面派的亲水头,疏水那面的最外层接触的是两面派的疏水尾巴。虽然不是同胞,但是总算不用和不共戴天的仇人呆在一起了,那些分子也就不再拼命往里挤,所以界面张力大大降低。而作为两面派的表面活性剂,也不再受到双方的排挤,总算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大概也算得上皆大欢喜。

如果两面派太多,界面上挤不下,其它的就只好在水中苦苦挣扎。当它们在水中的浓度很低的时候,一个个就象孤魂野鬼,四处游荡。偶尔见到一两个同胞,想团结以来共同生存,也很快被水分子们无意的冲撞破坏。如果他们的浓度比较高,很容易找到它们的同胞,就组织起来,疏水的尾巴冲里,亲水的脑袋冲外,形成一个圆球。这样,一个两面派团体出现在群众面前的时候,完全是一幅亲水的形象,不那么招水们厌烦,也就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如果有脏东西,比如餐具上的油污,或者衣服上的污渍,它们都是一些疏水的东西(所以用水洗不掉),两面派分子们就如获至宝,哭着喊着把疏水的尾巴插进去,比买打折商品还积极。无数两面派分子都把尾巴插进污渍,最后的结果也是形成一个亲水脑袋向外的球体,而污渍就被包在了里面,随着水的流走离开了餐具或者衣服。这就是表面活性剂去污的原理。

回答3:

【转自百度】是依据乳化原理。具体而言,主要是借助乳化剂,一般它是两亲分子(既亲水又亲油),乳化剂的亲油端可以将衣服上的油污包裹在里面,亲水端露在外面。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被乳化剂包裹的一个个“衣服上的油污”便可以分散到水中,被洗涤下来了。

我们用洗发水洗发也是利用类似的道理。只不过,洗发洗下来的是头发分泌的油脂。

洗洁精结构分为两部分,形如×———————————→
一端(有极性)是容易与水结合的亲水基,
一端(无极性)是容易与油污结合的亲油基。
当洗洁精溶解于水后去清洗脏物的时候,亲油基端会插入油污内部,亲水基则被大量水分子包围。(形如箭插入猎物身体一样)经过揉搓,就把脏物从器皿衣物上拖拽掉了。

回答4:

依靠活性剂,活性剂分子结构是一端亲水基,一端亲油基,洗涤中亲油基粘贴入油垢,随着水流,亲水基拉住水分子,最终将亲油基连同油脂颗粒一起从容器表面拉下,就洗干净了

回答5:

如果是初二的话,我下面讲的你应该可以听得懂。乳化是化学变化,会产生其他物质,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产生其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