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大同书是什么时候写的?

2025-02-22 11:45: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你好朋友大同书是康有为写的
  《大同书》是康有为于1902年避居印度时所作,但其酝酿大同理想的时间则可上溯到1884年。他在1884年撰成的《礼运注》中已第一次提出其大同理想,1885年,他又“手定大同之制,名目《人类公理》”。这部《人类公理》即是《大同书》的最早草本。但是,《大同书》的成书时间较晚,而且一直没有完稿。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亡命海外,周游欧美诸国,对《大同书》又作了补充和修改。由于此书一直秘不示人,只在陈千秋、梁启超等关系密切的弟子中流传,因此,外界一直不知此书。到了1913年,《大同书》才首次刊于发刊的《不忍》杂志,而且只载了甲、乙两部分。直到1935年,亦即康有为去世八年后,《大同书》的书稿才经康有为的弟子们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印行。1956年,古籍出版社重印该书时,从著者家族那里借到了一种抄本,由周振甫、方渊参照各本和上下文义,对原本中的错误作了一些订正。此本为目前最好的本子。

  《大同书》全书共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分。甲部为“入世界观众苦”,极数人间多难多艰,提出应破除九界以归“大同”。以下九部分分述破除九界问题,其标题依次为: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业,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

  在《大同书》里,康有为杂糅公羊三世说、《礼运》中的大同小康说、佛教的慈悲平等说、卢梭的天赋人权说和耶稣教的平等博爱自由说,加上耳食到的一些欧洲社会主义学说,构想出了一个“大同之世”。在《大同书》里:康有为描绘出了一个十分“美妙”的极乐大同世界:无阶级、无私产、无家族、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康有为在教育上的贡献在于,他为这个极乐大同世界精心设计了一幅未来教育制度的蓝图,这个蓝图基本上反映在《大同书》的己部《去家界为天民》之中。

回答2:

领导震惊中外的戊戌维新运动和撰写《大同书》,是康有为对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文化思想宝库最重要的贡献,是值得后人怀念的。 康有为在《大同书》所表现的社会理想与欲实施的政治纲领,受到历代知识界人士的关注,它的影响甚至远及于海外。在其早年尚不肯将此书稿示人、只在与弟子或同道人论及“大同”宗旨之时,听讲者已无不印象深刻、反应强烈。他的弟子梁启超曾多次言及此书:1920年在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概括出十余条《大同书》的主要内容,谓其书“理想与今世所谓世界主义、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而陈义之高且过之。”可见此书在梁启超心目中地位的重要。康氏自称早在1884年就开始"演大同主义",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1898年秋,康有为在日本时,已有稿本20余篇,1902年避居印度时,最后成书。《大同书》初名为《人类公理》,它是康氏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当时除梁启超等少数门徒看到过外,很少人有机会目睹这部杰作。直到1913年才第一次把它的甲部和乙部发表在《不忍》杂志上。1919年由上海长兴书局将甲乙两部合刊印成单行本,书名为《大同书》。一直到1927年康有为死后的第八年,才由他的弟子钱定安将全书交给中华书局出版。1956年,古籍出版社重印《大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