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赏析

2024-12-29 18:14: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白居易《村夜》赏析: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藏克家《村夜》赏析:

臧克家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三十年代旧中国破败的农村和穷苦的农民有着深切的了解。于是他描绘出一幅幅因天灾人祸而致凋敝、破败、恐怖的农村图景。《村夜》正是这类诗的代表。 这首短诗不仅是“有血有肉”,其描摹精微、传神,简直可以说是让读者在“显微镜”下,见到了旧中国农村的“神经丛”和“微血管”。它描绘的是一幅三十年代恐怖、阴森的农村寒夜图,揭示的却是旧中国的黑暗现实。诗人在《学诗断想》中提到:生活像一棵大树,可以写它的枝干,可以写它的绿叶,可以写它地下的盘根错节。写全景固然好,写它的一个侧影,以小见大又何尝不好?《村夜》一诗,正是从一个侧面“切入”,写了“生活大树”上的某一片“叶子”,让人看到“树叶”上的极精微的部分。它没有去描述人民生活苦难的全貌,只选取了农村夜晚“太阳刚落”、“把孩子关进被窝”、“捻小了灯”、“强撑住万斤的眼皮”、“心和耳朵连起”、“听狗的动静”等几个“显微镜”下的“特写镜头”,便生动逼真地烘托出动乱的乡村一到夜晚,人们大气也不敢出,觉也不敢睡,随时都有灾祸降临的令人窒息的气氛。 语言的凝练是这诗的特点之一。“用恐怖的故事把孩子关近被窝”、“强撑住万斤的眼皮”、“把心和耳朵连起”……这些句子所蕴含的生活容量是相当丰富的,它能启迪人们的联想。而这正得力于“关”、“强撑”、“连”等动词的准确而巧妙的选用。它们赋予无声的动作以可感的生动的形象和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读者透过农村之夜阴森恐怖的画面,可以看到《村夜》一诗所包容的旧中国农村动乱年代的苦难现实。如果不是诗人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那独具的生花妙笔,是不容易达到这种境界的。 诗人对孩子被关进被窝后内心的一段精彩描写,确是不同凡响的一笔。大人提心吊胆,侧耳细听,随时害怕一声犬吠带来恐怖的警报的复杂心情和孩子小小的心灵中正梦想在树荫里、明月下捉迷藏游玩的天真无邪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气氛中着意地挖掘一下孩子的心灵里所反映的美好世界,把大自然静穆、安宁的本来面目和被历史的罪人肆意毁坏得面目全非的的凋敝凄零的现状作了强烈的对比。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蓦地发现一株迎风挺立的小小野花,这光彩的一笔,进一步加深了人祸给善良人民造成巨大苦难的残酷性,也更赋予这种意境以形象的美。这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所在,又是艺术手法上相互映衬的和谐的美。

回答2: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含景,是此诗又一特色。灰白的霜草,萧瑟凄清,低鸣的秋虫,如泣如诉,行人绝迹,万籁俱寂,此番景象,不正是诗人此刻孤独寂寞、情绪伤感的写照吗?然而,当诗人步出前门,眼望旷野,展现在诗人面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荞麦花开,在明月的银光之下,灿烂耀眼,使人耳目为主一新,精神为之—振。朗朗乾坤,冬去春来,四季交替,此乃自然规律。此时,秋将去,冬欲来,春天还会远吗?秋夜,固然有萧瑟,有凄凉,但也有成熟,有收获,更有欣欣向荣的春之潜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难道不是如此吗?生老病死,不可抗拒,何必沉溺其中,作茧自缚呢?想到此,诗人心情豁然开朗。可以说,诗中,诗人有感伤,有孤寂,但没有颓废,没有消沉;有惊喜,更有希望,有诗人对自然的自觉把握,更有对生命宁静平和的思索。因此,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在(唐宋诗醇)中盛赞其“一味真朴,不假装点,自具苍老之故,七 绝中之近古者。”评价甚为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