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有这样一个传说。
苏东坡携妓游琼州红佛寺,该妓因疾而殁,以琴殉葬。后苏东坡又夜宿此地,闻窗外墙下有一女子的歌声,甚悲。翌日,苏轼命掘地,见词一阕,其词曰:“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于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
后来,不知谁人依此词将曲度成古琴曲,名曰《相思曲》(又名《古琴吟》)。是曲被明代以来多种琴谱以不同的曲目收录(个别用字相异),如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杨表正编的《重修真传琴谱》.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关中张廷玉编辑的《理性元雅》,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释东皋越杜多即将兴畴编的《和文注音琴谱》及《东皋琴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上海玉清宫道人张鹤辑的《琴学门径》等。《古琴曲集》收此曲名曰《古琴吟》,编者有一题解:“歌词借无人弹弄的古琴比喻作被人遗弃的女子,来抒发起怨恨寂寞的情绪。”这阕词有谴责之意,然而上面这个传说故事又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它与苏东坡拉在一起,《和文注音琴谱》及《东皋琴谱》题下有“苏东坡”三字,肯定此词与苏东坡所作。苏东坡再此时此地皆琴寄意达情的内心抒发,与他的许多琴诗所反映的整个琴乐观是一致的。后来也有人将这个故事冠以“东坡夜寻”之名,其故事内容一致,只有歌词大小不同而已。
——摘自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
(聊斋版)
宋嘉熙丁酉登州金鹤云以琴棋书画寓嘉兴府富家,招提寺相近。每夜闻女子歌曰:
音音音,音音音,尔负心,你真负心,孤负我到如今。记得年时,低低唱、浅浅斟,一曲直千金。如今寂寞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何处寻,凄凄切切、冷冷清清、教奴怎禁。
月余识其辞,甚习。偶亡形,从而歌之。一夕,歌声甚近。窥之,一女子年约十七八,姿态绰约,迤丽行来,遂开户。女子复歌而去。明夜就枕将灭灯,歌声又近,直前推户入室至榻前。金问,尔谁家人,何夜深至此?女登塌但歌不已,且歌且卧,牵裳启股而求合。金动念,遂不复拒欢娱。女子潸然曰,妾曹刺史家人,弃妾于此,妾遇异人授妾至道,可以为仙。但凡心未除,累遭降谪。今方别后,未卜会期。君前程甚远,夹山之会君其慎之。金变悲怆泣下,惜别探囊中百金为意,女不受,强掣其衣送之出户。女收泪复歌而去。
金明日方悟为妖祟神。主人皆不能晓。其后于寺边墙下得石匣,内藏一古琴。此寺为唐光启中刺史曹圭舍宅为寺也。金后为县令卒于峡州,遂符夹山之说。
古琴吟 最早刊于明末杨表正编的《重修真传琴谱》(1585),当时叫做《相思曲》。解题中引用了苏东坡与一妓 女相爱的传说。歌词借无人弹弄的古琴比喻被人遗弃的女子,来抒发其怨恨寂寞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