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历史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歼汪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著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著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在西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宽顷(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思想、行为)。而在学术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
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
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 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三门主要学科并非壁垒分明,事实上在许多方面他们互相覆盖到彼此的领域,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形而上学主张不可能忽略知识论的理论基础。同样的的知识理论就是在架构主体与形而上学事实之间的关系。而道德的实践往往与道德真理的存在与否和我们怎么去了解它息息相关。哲学的困难在于,一个完整的理论通常必须在形而上学与知识论都有良好的说服力。多数的哲学家不是只有专精一个领域,或是是他在形而上学领域的主张很具说服力,知识论上却无法说服我们。只有少数具有热情与天赋的哲学家才能精通各个领域并且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只有这样的哲学家才能名留青史,她们的理论通常非常具有说服力并且横扫历史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代西方哲学中有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有关科学的理论。这种理论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为科学总结了许多理论模型,但这也只是解释了科学,并不是可以指导科学。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现世”用途。有人认为,离开哲学,各门学科也可以发展得很好,或者会更好。哲学并不关注各门学科中实例、概念或定慎改陆理的具体内容,它所关注的,是这些具体科学的“基本常识”,或是其中被人们惯常使用因而视作理所当然的概念、准则、定律等。这包括:促使它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哪些范围上有效?它们的威权是由什么来得到保证?它们是否已经是这门具体学科中所要求的足够的基本前提?它们对人有什么意义?等等。以及将这些疑问运用于哲学自身。
因此:
物理学研究物体现象、结构和运作规律,寻求一种解释现象的客观最优方法;而形而上学要求对规律的有效性以及最优方法何以成立作出说明。
知识多被视为经验以及方法的整合;而知识论关注的是知识自身是否可以获得、是否可以划界以及是否具有意义。
数学利用逻辑形式来研究数量、结构以及模型;而逻辑学则关注那保证推理有效的威权是什么、逻辑推理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社会学试图以某种普适定律来概括并预测人类群体或其中个体的行动;而伦理学则更加关心这些行为的自由度与道德责任的相关性、其内在动机、意义所在以及如何使人们的行为朝向一个最优的趋势发展。
政治学关注权力的转移;而政治哲学对权力何以能够出现并成立更加关心。
艺术向人们展现美的魅力,却不曾说明这魅力的由来;而美学则追问美的本质和意义。
哲学的价值
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哲学还是对人的自我一种定位的工具。
哲学理论
利他主义 —— 反现实主义 —— 佛教哲学 —— 儒家思想 —— 享乐主义 —— 唯物主义 —— 唯心主义 —— 理想主义 —— 非现实主义 —— 逻辑正确主义 —— 悲观主义 —— 道家思想 —— 自我主义 —— 悲观主义 —— 理性主义 —— 现实主义 —— 唯美主义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 非理性主义 —— 斯多噶主义 ——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 —
哲学分支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 哲学史
o 东方哲学史
+ 印度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伊斯兰哲学
+ 日本哲学
o 西方哲学史
+ 古希腊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俄国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o 辩证唯物主义
o 历史唯物主义
o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科学哲学
* 现代哲学
o 生存哲学
o 分析哲学
o 人文哲学
o 解释学
o 符号学
o 实用主义哲学
* 伦理学
o 医学伦理学
o 教育伦理学
o 政治伦理学
o 家庭伦理学
o 生命伦理学
o 生态伦理学
* 美学
o 美学史
o 艺术美学
o 技术美学
* 形而上学
* 现象学
* 过程哲学
* 知识论
* 死亡哲学
* 人生哲学
* 法律哲学
* 心灵哲学
* 墨家哲学
* 当代英美哲学
* 比较哲学
* 当代法国哲学
* 哲学哲学
与哲学相关学科
* 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混沌学
* 弦理论
* 思维科学
* 人工智能
* 心理学
* 信息论
* 语义学
* 科学社会学
* 逻辑学
* 科学学
* 控制论
* 机械论
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学科
* 宗教哲学
* 政治哲学
* 法律哲学
* 物理哲学
* 天文哲学
* 化学哲学
* 语言分析哲学
* 佛教哲学
* 教父哲学
* 教育哲学
* 语言哲学
o 日常语言哲学
* 自然哲学
* 经济哲学
* 同一哲学
* 思辩哲学
* 生物学哲学
*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 历史哲学
* 易学
* 经学
* 玄学
* 灵源泛哲学体系
哲学命题
* 自由意志
* 决定论
* 因果律
* 随机性
* 白马非马
* 百姓日用即道
* 悖论
* 变化日新
* 辩者二十一事
* 仁为万物之源
* 体用一源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天道自然
* 万物皆备于我
* 物极必反
* 心统性情
* 心无本体
* 新故相除
* 形质神用
* 性即理
* 性日生日成
* 一分为二
* 一物两体
* EPR悖论
* 坚白相盈
不知道你问的是现代还是当代
我读的书大部分是关于西方现代哲学的
大体上按照马列研究者的分类方法(哲学的湮没),西方现代哲学可分如下流派
1)分析哲学运动 运动的先驱和创始是弗雷格。分析哲学是伴随着弗雷格建立现代一阶逻辑而兴起的。 分析哲学运动另一位更知名的领袖是罗素,他的摹状词理论可以称得上是分析哲学运动在现代逻辑地基上的第一块砖,也是分析哲学之“分析”——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典范性理论,而罗素悖论的提出,则终结了世纪之交的那种逻辑万能的乐观理想,成为分析哲学运动中一根永远拔不掉的刺。 分析哲学运动的灵魂人物是维特根斯坦。他的两部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开创了分析哲学的两大基本研究向度:人工语言研究向度和日常语言研究向度。 分析哲学第一个比较成型的流派是罗素提出的逻辑原子主义,前期维特根斯坦在思想基调上也应属于这个流派,尽管他可能不愿意承认自己属于任何流派。 分析哲学前期比较成熟的流派是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其后继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流派轮辩特性最为明显,其领导者是以石里克为核心的维也纳小组,中国的洪谦也是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石里克意外死亡后,维也纳小组自动解体,仿桐谈希特勒上台后,以维也纳小组的另一位领袖卡尔纳普为首的诸多哲学家流亡美国。经过卡尔纳普等在美国的努力,逻辑实证主义及更广泛的逻辑经验主义一跃成为美国的主流哲学,并且随着美国成为现代世界的罗马帝国,该流派也随之成为英语世界乃至现代世界的主流哲学,一如说起主流经济学就是指萨缪尔森主义一样。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哲学也和这个流派不断交融,又形成许多错综复杂的哲学派别。 逻辑实证主义的最大的一个论敌是波谱的证伪主义。波普也参与了维也纳小组的活动,因此最初曾被视为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成员之一,知道后来卡尔纳普等才明白,波普其实可以说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内部论敌。但波普的问题语境和逻辑实证主义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看成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别支。波普在论证其证伪主义时常用科学史的材料,由此又开创了一个声势颇为浩大的流派科学哲学,包括提出范式理论的库恩和提出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的费耶阿本德等哲学家。 分析哲学后期出现了人工语言分析向日常语言分析的转向,出现了日常语言学派。它既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反动,同时也同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在美国的大熔炉里不断融合。
2)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运动的无可争议的创始人是胡塞尔。在1900年这个世纪之交的年份,出版了三部重要的世纪性著作,分别是:罗素的《数学原理》(与怀特海合作),是分析哲学运动的基石之一;弗洛伊德的《释梦》,是西马哲学运动的理论基石之一;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开创了整个现象学运动。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最狭义的现象学,包括本质现象学、先验现象学、发生现象学、生活世界现象学等形态。其中最为基础的是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并且只有这个方法为后继哲学家们接受蔓延出整个现象学运动。 胡塞尔的后继者同时也是叛逆者,包括提出哲学人类学的舍勒和存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 。 现象学运动中的海德格尔如同分析哲学运动的维特根斯坦,也有前期和后期的转向。前期海德格尔直接启发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犹如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也是20世纪中期显赫一时的强势哲学。前期海德格尔还直接启发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解释学自70年代以后由于其同英语哲学的良好对话前景而一度十分兴盛。
3)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马运动的先驱是卢卡奇、葛兰西等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家们。西马运动最成气候的是法兰克福学派,通常说起西马哲学一般就是指的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他派别如分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自身都没有形成哲学运动,而分别从属于分析哲学运动、现象学运动和结构主义运动。成为运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是创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霍克海默,其历代领袖大都有师承关系,包括: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哈贝马备碰斯。法兰克福学派的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和以性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弗洛伊德主义结合了起来,同时放弃了马克思从经济上批判资本社会的做法,而从更广义的文化上来进行社会批判。该派由于强烈的社会关注使其在战后席卷欧洲的的青年造反运动中出尽风头,马尔库塞也一度成为青年造反运动的精神领袖。哈贝马斯恐怕算得上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大师级哲学家了。虽然他晚期的理论路向发生变化,与法兰克福的正统理论有了很大差距,但他对现代性的辩护,对交往理性的论证,仍然以其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潜在地发挥着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力。
4)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运动 结构主义运动的创始人是索绪尔。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结构主义的一般方法。列维—施特劳斯把结构主义方法应用于神话学和人类学从而使这一方法发扬光大,拉康把结构主义应用与精神分析,罗兰巴特把结构主义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福柯把结构主义用与思想史分析,以上四人在法国思想界一度被称为结构主义四巨头。但福柯并不认可这一定位,随后他即显示了与结构主义的背离之处,从而开启了结构主义的反动——解构主义,后者以德里达为集大成。可以补上福柯之缺的应该是后来有名气的阿尔都塞,他以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知名。 解构主义从方法上论证了消解/解构的方法,由此可以视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理论
世界著名哲学家简介
佚名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G.W.Leibniz 1646-1716)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陵唯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莱布尼茨博览群书,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地质学,哲学等,在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莱布尼茨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他善于用访问和通信方式与人们讨论问题,一生中曾与千余人有过书信交往,留下了一万五千多封信件。与他通信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士,既有科学界、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有各国的王侯皇妃,距离远至中国。内容涉及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等。这些信件记载着他的思想、见解和种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生前未发表,大量的手稿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汉诺威图书馆中。法国科学院准备在20世纪末出版《莱布尼茨全集》。
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一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儿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笛卡儿后来回忆说,这所学校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着。1649年冬,因患皮汪州肺炎逝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恩格斯称他为“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朗格勒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曾学神学和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政府当局下令焚毁。1749年发表《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触怒教会而被捕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着手主持编写《百科全书》,用了近30年时间,完成这部科学巨著,从而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
他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提出物质具有“感受性”,说明人的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认为万物由物质元素构成,元素数日无穷,性质相异,由此组成各种不同事物。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静止只是相对的,“移动”和“激动”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提出发展进化观点,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认识论上,旨定自然界是认识的唯一对象,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主张把感觉和思维结合起来,认识应当“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但否认抽象的作用。提出认识的三种主要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
主要著作还有《对白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淡燃蔽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拉摩的侄儿》等。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能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30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霍尔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应伯父邀请,随同父亲移居巴黎。曾就学于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回巴黎取得法国国籍。不久即结识狄德罗等人,成为《百科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
最大成就是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界观加以系统化。认为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具有质的多样性。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形式作了分类,但最终又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与肉体同生共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宗教起源于人们的恐惧和无知以及神学家的欺骗,提出消灭宗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无神论,教育人民,启发人的理性。
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的体系》等。
黑格尔(1770年一1831年)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早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曾经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畏惧雅各宾派专政,并与普鲁士专制王朝妥协。从1801年起,先后在耶拿大学、纽伦堡中学,海得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1830年升为柏林大学校长。
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其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黑格尔把个人意识的阶段、社会意识的阶段以及观念在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形式之下最终达到其自我认识的最高阶段都列入第三阶段。他宣布哲学是“绝对知识”,并认定自己的哲学就是观念自己发展的最后阶段。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辩证方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辩证法的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摈弃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等。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的厂主。1837年中学没有毕业就被父亲所迫去经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小组。
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会见了马克思,结成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亲密战友。同年合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845年3月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并和马克思合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77—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对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杜林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沦》第二、第三卷等文献的工作,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89年亲自参加领导第二国际的建立,指导它的活动,并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列宁(1870.4.22-1924.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大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法国秘密工人团体建立联系。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5年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http://www.lbx777.com/11/s_zxjdz/xgzs06.htm
外国哲学家
http://xsh.gxun.edu.cn/lkzx/kejian/maze/%CE%C4%B5%B5/%D5%DC%D1%A7%C9%B3%C1%FA/%D5%DC%D1%A7%BC%D2/%D5%DC%D1%A7%BC%D21.htm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鼻祖——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顾忌。(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个事件,使许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名言: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回答者:wuyanzhu123 - 助理 三级 2-19 13:10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04920.html
%%%%%%%%%%%%%%%%%%%%%%%%%%%%%%%%%%%%%%%%%%%%%%
现代国际哲学界的主要思想有两大思潮:
一、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也称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发端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的唯意志主义。
人本主义思潮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理性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和内在矛盾的激化及对其批判浪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在德国表现得最为激烈,因为黑格尔哲学被公认是近代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顶峰,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对传统理性主义思潮的批判,因此,人本主义思潮也以德国为中心。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被公认是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叔本华的思想承继者尼采可以说将人本主义思潮推向极致,尼采不是书斋中的哲学家,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并无特殊建树,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特别是传统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和启蒙主义的文化加以猛烈评击,在他自传中曾说,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在新旧交替之际,提出了“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口号和以“强力意志”为标准的“超人”价值观。尼采是个语言天才家,他把语言艺术和哲学批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位“诗人哲学家”。他的著作语言精辟尖锐,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对20世纪的文化和哲学影响很大,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都写过题为《尼采》的著作。“五四”时期,尼采思想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定的影响,鲁迅、郭沫若和矛盾等人的早期著作中都可见其痕迹。
当代的人本蠢乎主义阵营中有:马斯洛德人本哲学,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对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凯利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属于西马);基档乱德国哲学家W.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卢卡齐的历史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很多流派)等等。
二、科学主义思潮(又称实证主义思潮)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孔德(也被称作实证主义一代,当代哲学--以二战后为划分的时限,也有实证主义二代。。。),他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搏档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也就是用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辩概念。他宣称实证哲学及一切实证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精确的发现”自然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自然规律的存在,承认人的思想必须服从外部世界的规律,具有合理因素,甚至与唯物主义相近。但是,孔德的自然规律不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内部规律性、必然性、本质,而是指现象之间的外部联系。他认为科学只能叙述事实,而不能说明事实,科学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
当代的科学主义阵营中有:
马赫主义(实证主义二代代表);波普尔的社会历史观;分析哲学:以罗素 (Bertrand Russell)、穆尔 (G.E. Moore)、维特根斯坦w dwig Wittgenstein)、卡尔纳普等人为代表,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语言的分析学派,另一种是日常语言的分析学派;胡塞尔的现象学;结构/后结构主义。。。
%%%%%%%%%%%%%%%%%%%%%%%%%%%%%%%%%%%%%%%%%%%%%%%%%%%%
一楼的基本正确。主要就是德法的现象学和英美键咐迟的科学主义、分析哲学。前者最大代表是稿李海德格尔和萨特,后者最大代表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以及简让维也纳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