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人性并没有提出什么看法。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2、“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论
3、“化性起伪”的性恶论的意义与目的
孔子和孟子是性善论,荀子是性恶论。
其实人性是双重的,即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只不过孔孟侧重论证人性善的一面,而荀子侧重论证人性恶的一面。
孔子在这方面没说什么。孟子是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是性恶论。
孔子:性相近。
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