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绘画美: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
闻一多诗歌的三美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先说音乐美。在新文化运动中,新诗大量涌现,旧式的诗词,特别是格律性较强的诗词被许多人严厉批判,但闻一多先生却大胆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他还认为整齐的字句,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比如《死水》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九个字,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再说绘画美。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鲜明,富有色彩感,特别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力争让人看到某词,就能在头脑中想象出相应的形状与颜色,以达到印象深刻的目的。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同样,《死水》中的绘画美也非常明显,“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以鲜明的色彩和响亮的声音,反讽死水的肮脏、霉烂、黯淡、沉寂,艺术效果非常明显。
最后是建筑美。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闻一多先生曾说:“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虽然古代律诗的形式也是非常整齐匀称的,但闻一多认为古代律诗的形式与内容是脱离的,像《死水》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九个字,非常整齐匀称,可谓不可多得的建筑美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