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策划专题片

2024-12-29 18:37: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在媒介进入融合时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经营的今天,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种的电视专题片,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中如何完善自己,这是当前电视媒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事专题工作积累的经验,我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于电视专题片的界定,目前电视界和学术界众说不一。但可以肯定,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因此它既不会取代其它电视艺术,也不会被其它电视艺术所取代,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回顾我国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她身上的时代烙印。而今的电视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无味的叙事和亟其冗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这就需要对电视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策划和包装。
专题策划首先要精心选材。
专题片可涉足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会议专题,历史题材,民生报道等等。而选题的关键是在于它的内涵价值,我们曾经拍摄过的《热血忠魂李克诚》、《孙秀英和她的剪纸人生》、《走近七三一》等片子,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了受众一个心理切口,使其能动地介入到片中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的互动,然后带着思索离开。
其次,策划还要从制片观念上进行调整。
真实性是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电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制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色彩的说教,而要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
而实际上,在地方台,我们经常遇到的困扰是常会不知不觉地带着某种主题思想去“强制执行“,其结果往往表现的不是被拍摄对象,而是自己,即不经意间把被拍摄对象当成自己的思想载体。这就与我们的创作初衷大相径庭了。
应当明确一点,我们搞专题片的初衷不是把一个现成的或编导主观的结论强加给观众,而是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能动介入,尽管每个人领略和思考的东西不同,但结论是观众在平等、能动、投入的状态中获得。绝没有强求的痕迹。就象我们拍摄的一个贫困学生的专题片《伸出你的手》,里面没有开篇就提出主题,而是尽量用这个寒门学子的家境,他的生存状态和学习成绩来展示,最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得出结论――这些品学兼优、出身寒门的孩子们需要全社会的爱心和援助。
因此在创作时,一定要注意从观念上找准定位。
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归根到底要从创作的方式上寻求突破。
马克思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没有策划与包装的专题片是暗然无色的,没有加工的素材是平淡无奇的。电视片排斥人为的虚构却不否认创作者的艺术表现,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深入挖掘电视表现的潜力,整合人才和声画资源,全方位进行包装。
电视策划首先是一种智力投入,策划的前提是厚积。“电视策划不仅仅是一两个点子,而是许多个点的集合。它就象是一条贯穿节目始终的智慧线,在节目中承担了思想引擎的作用“。电视策划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支撑。没有相关的知识的积累、人生阅历,不了解电视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是难以胜任的。这就要求专题片的制作人员应当是一个多面手,他具备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擅长计算机操作。这样才能在节目的定位、创意、制作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其次,采访现场是掘取大量素材的地方,声画同步使电视专题具备了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魅力,所以应尽量采录原生态的现场资源来突出真实感。比如一个火灾现场,嘈杂的人声,霹叭的爆响,撕心裂肺的呼救,比任何手段都能扣紧观众心弦。
再有,音乐是高度形象化的情感符号,音乐语言的运用,是直接表达艺术思想的有效手段。一个鲜明的主题在文字淋漓的表述后,加以音乐的轰托,更会锦上添花。比如在《热血忠魂李克诚》一片中,真实再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抗日怒潮风起云涌的场面时,配以著名的《松花江上》主题音乐,把人们带到了那个没齿难忘的悲惨年代,主题思想被渲染到了极至。
历史资料和空镜头的运用也是专题节目真实再现的一种手法。比如在采访历史人物的后期制作上,可以通过画中画等技巧把人物放到历史影片中,缩短了时间差,使观众仿佛回到了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在表现贫困学生理想追求时,只安排他学习的镜头会很平淡,可如果用飞翔的大雁,来寻求一种写意的境界,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也深化和升华了主题,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
另外,电视制作软件的强大功能支持,也为片子的制作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比如,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各种特技、滤镜、漫画、图表、照片、字幕的恰当使用,使得片子可以精裁细剪,风光无限。
总之,电视片的策划与包装,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经过精心策划包装的专题片,就象一座完美的雕塑,立体的呈现在受众面前。但是也应注意,电视策划与包装排斥人为的虚构但不否认创作者的艺术表现。这种艺术表现强调真实自然,它追求异彩纷呈,但不提倡光怪陆离;要求容量和深刻但拒绝繁冗和堆积。它不同于电影、电视剧、文学的表现手法,而象一面镜子反映着真实的人文和环境。

以上是我们在多年从事电视专题片录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经验,愿与新闻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讨。但是无论电视专题怎样策划与包装,都离不开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可视性极强的作品,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http://cache.baidu.com/c?word=%B2%DF%BB%AE%3B%D7%A8%CC%E2%3B%C6%AC&url=http%3A//hi%2Ebaidu%2Ecom/%B0%B2%BB%AF%BA%DA%B2%E8/blog/item/e1b21b66ce852026ab184c80%2Ehtml&p=b473c316d9c04ab549bd9b7c5350&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