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真实的曹操,是非功过及其评价,如何看?

2025-04-06 14:53: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曹操,东汉末年最大的军阀领袖,手握天子号令天下。可惜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晚年加九锡封魏王,为儿子曹丕登基铺好道路。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不能单纯地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他。
 


曹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曹操虽然是官二代,可是官二代那么多偏偏就是他成就了一番伟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曹操有足够的才华。他从手里只有几千人马,发展成为拥兵数十万的大军阀,这期间所需要经历的战争,那是相当残酷的。从兖州起家以后,曹操平定吕布从而夺取了徐州,剿灭袁绍从而拥有了天下腹地冀州,平定袁术、张绣,从而占据了南阳郡,北征乌丸从而夺取了辽东部分地区。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三国志》

南下荆州虽然没有完全剿灭刘备孙权,却也得到了襄阳和樊城,对西北用兵,击败了马超集团,对汉中出击,收服了张鲁。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都是曹操亲自出马搞定的,甚至在后期曹操已经坐拥北方大片地区的时候,他还是愿意亲自出马平定马超。这是为什么?他是闲的没事干吗?

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他能够带兵对付对手,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作为一国领袖,能够成为优秀的指挥官,其实这需要很大的天赋。汉朝的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可以跟曹操并驾齐驱。此后的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玄烨也可以跟曹操相提并论。这些人可都是千古少有的雄主,所以说曹操在历史上的分量,那是相当重要的。没有曹操收拾河山,真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了。
 


曹操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曹操的才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写的诗篇我们现在都需要背诵,而且是朗朗上口的那种,根本就不需要多费劲。这种文学天赋,可不是一天就能造就的,我们发现曹操比较喜欢跟文化人打交道。比如说著名的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那可是文学大家,曹操曾经跟蔡邕就是挚友。谁也想不到,咱们的曹老板,居然还是混文化圈的人。

的确是这样,曹操的文学造诣在魏晋时期那就是标杆,要不是成天忙着去打仗,曹操的文学作品一定比现在看到的要多得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他没有久经战阵的经历,还能写得出如此潇洒雄壮的诗篇吗?还能体会到那些刻骨铭心的人生哲理吗?或许就不能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岁数大了以后,感叹自己对人生的一种体会。他觉得年纪大了不要紧,只要有雄心壮志在,那么也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对于这样的天才,老天爷也不肯多赏赐几年时光给他,可见唯有在生命面前,人人才是平等的。如果多给曹操几年时间,历史会不会被改变呢?我们谁也不知道。
 


曹操是一位优秀的父亲。曹操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没有人会否认曹操是一位优秀的人。他在军事上、政治上甚至在文学上,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可是我觉得让曹操最自豪,并不是在这些方面的成就,而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就。曹操的几个儿子,实在是太优秀了,几乎每一个都被他教育成才。

大儿子曹昂,虽然早就去世了,但是能够在曹操危难之际,为了保护曹操而牺牲,这种精神和能力,可见曹操的教育是非常不错的。继承人曹丕,那就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魏文帝,大魏王朝的开国之君。虽然寿命比较短,但是无论在军事、内政还是文化方面,都有不错的建树。最有才华的儿子曹植,曹植的文学造诣,被称为是魏晋时期最高水准。他的文章至今大家都耳熟能详。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多么美的画面啊。

最聪明的儿子曹冲,历史上对曹冲的记载并不多,因为曹冲在很小的时候就病死了。不过这个九岁不到的孩子,却能够留下不少聪明的故事,可见他的聪明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最勇敢的儿子曹彰,很难想象,作为一国之主的儿子,曹彰居然可以亲自带兵打仗,成为曹操麾下的著名猛将。

曹彰的武力值相当高,不下于刘备的儿子刘封。这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个人一辈子能够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儿子,已经是难能可贵,祖上烧高香了。可曹操却一连串教育出这么多优秀的儿子,所以他是一名优秀的父亲。
 


 曹操也一位是残忍的屠夫。曹操喜欢杀人,这是出了名的。当然你可以说伟大的雄主,都喜欢杀人,这没什么。我只是从客观事实上说明这件事。曹操的父亲曹嵩在路过徐州的时候,被徐州牧陶谦的手下给抢劫杀害了。为了给老父亲报仇雪恨,曹操一边攻城略地,一边下令屠城。

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徐州地区就被曹操屠杀了彭城、傅阳、取虑、睢陵、夏丘五座城池。这是什么概念?数十万百姓全部惨死于曹操之手。邺城、雍城、柳城、河池等也曾惨遭曹操屠城。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汉书》

后来刘备为什么要携民渡江?就是担心曹操故技重施,万一再把这十万百姓给杀了,那刘备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曹操好杀的性格,不仅仅在屠城这一方面。比如说汉献帝的皇后妃子也被曹操给杀了,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四世三公家族的杨修,也被曹操给杀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不惯你们世家大族这些丑陋的嘴脸。

让梨的孔融,还是被曹操给杀了,理由只有一条,嘴巴太大了。孔融的嘴巴的确大,每次曹操出征,孔融就在朝中制造舆论,说这次曹操肯定败了。再比如说华佗、许攸、荀彧这些人,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死于曹操之手。当然了一切都是为了政治目的,这是曹操可以逃脱所有罪责的法宝。

现在没有人会去指控曹操滥杀无辜的罪行,大家只会歌功颂德地宣传曹操的雄心壮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被杀的人,也不是咱的亲人,没有必要较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咱的传统美德,其他东西没传承下来,可这一点却实打实地传承了下来,习惯就好。 

参考资料:《三国志》《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