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奔牛节由何而来?

2024-12-01 08:45: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市的保护神。
奔牛节的真正起源已经不可考证,但据记载,奔牛节在公元1591年时就已经存在,这个活动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
1923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首次来到潘普洛纳观看奔牛并写成了著名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奔牛节自由奔放的狂欢场面,使奔牛节因此闻名全世界。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西班牙奔牛节更是名声大噪。当地居民为了感谢海明威为奔牛节做出的贡献,特地在斗牛场的大门口为他竖起了一座雕像。
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其实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6头重约500公斤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4分钟内以24公里的时速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时常人仰牛翻,险象丛生,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为大功告成。

回答2:

一年一度的西班牙潘普洛纳奔牛节热热闹闹地开场了。过去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这个奇特节日中人与蛮牛前跑后追的场面——奔牛节的精彩绝非仅仅是奔牛。

红白色的海洋

每到节日来临,潘普洛纳全城百姓都会身穿白色衣裤或裙装,戴一条红领巾,腰间扎一条红腰带,有的人还戴顶红帽子,走在街头感觉就像融入了一片波涛涌动的红白色海洋。而那些没穿节日服装的人则会感觉远离了节日气氛,成了名副其实的旁观者。因此,外来游客到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置一套“行头”,迅速地把自己装扮起来。

记者注意到,全城居民和游客90%都身着节日服装。问过几个当地人白衣红带有什么讲究,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管它们代表什么,一个城市的节日不仅使当地人整齐划一地穿上节日服装,而且让绝大多数外来游客也入乡随俗,这在世界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年轻人的乐园

节日期间,潘普洛纳每天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游人。他们当中很多是西班牙本国人,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

潘普洛纳老城区成了这些年轻人聚会的场所。他们畅饮美酒,跳舞唱歌,玩到兴头上,用饮料甚至沙拉酱互相泼洒。有的姑娘从楼上阳台向下洒酒,小伙子们则站在楼下任凭酒水浇在自己头上,并齐声向姑娘唱起求爱歌曲。他们通宵达旦地狂欢,尽情地享受着年轻带来的快乐。

潘普洛纳市政府请来了外国乐队和歌舞队,在广场上演出助兴。业余歌手、鼓手、风笛手和杂耍艺人也在街头一展才艺,他们并不为挣钱,只是凑个热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潘普洛纳的老城区和周围地区,到处都能听到歌声、音乐声和喝彩声。

在潘普洛纳过节没有任何舒适可言。这里旅馆极少,如果没有亲友投靠就只有凑合了。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饭店,但一天516欧元的高价让人却步,最后只好在一个华人诊所的沙发上将就了一宿。年轻人无所谓,晚上玩,白天困了找个草坪盖张被单就睡,潘普洛纳变成了“露天大旅馆”。人们吃得也很简单,面包夹火腿,再来杯饮料,即便是亲朋好友聚会也不过如此,没有人计较吃喝。

勇敢者的游戏

终于等来了奔牛节的重头戏——奔牛。早晨8点,840多米“奔牛道”两旁早已挤满了人。6头解去缰绳的蛮牛冲出牛圈,胆大心细的引牛童手持卷成圆筒的报纸,跑在奔牛前面。牛童跑累了,就钻进街边的木栏,接替者从另一边木栏钻出继续引导。在这个奔跑的队伍里,有许多勇敢的年轻人,他们一边跑,一边逗牛,牛在人们的呐喊声中惊慌地狂奔。有的人摔倒了,有的人被牛挑伤或踩伤了,但人们的热情始终不减。

经过一场激烈的人牛狂奔,这些重达600公斤的公牛终于被赶进了斗牛场的牛圈里,而那些参与奔牛的勇士则留在斗牛场中,等待参加接下来的集体斗牛表演。不久,一头小公牛被放了出来,疯狂地奔跑和冲撞人群,业余斗牛士们一边挑逗公牛一边躲闪攻击,不少人被牛顶起后摔倒,甚至被踩踏、被顶翻。动作越惊险,越能博得观众的叫好声。表演中有两个人受伤被抬出场外,但是这对表演并没有影响。一头牛累了,换一头再来。当高音喇叭宣布游戏结束时,还没尽兴的斗牛士们久久不肯离去,举着胳膊要求再放一头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