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柱子与基础一般是没有直接连接的,要说有,也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柱础与台明石是同一块石头做成的!你所说的整体移动不可能发生,因为柱子本身的重量与屋顶覆盖重量相当大,一般的力量无法与之对抗,另一方面这种不直接连接也是柔性抵抗外力的一种方法,如当大地震发生时,他不会像钢筋混凝土结构那样折断!这是古人的智慧!
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把柱子摆放到柱础上(柱子可以设置管脚榫,防止整体移动),一种是埋在地下。前者可以通过柱子的侧脚和生起+地栿来解决整座建筑侧向刚度不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板凳原理(板凳几只脚并没有跟地面铰接或刚接)。
看两个的材料。比如下面混泥土,木头柱就可以像厂房的牛腿柱一样咬合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