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阅读环境让阅读区活动快乐起来

2024-12-23 09:35: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ca83ZeinEsThCQe5q7I6A

提取码:2n6t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回答2:

(一) 软环境,新兴趣  \x0d  软环境可以理解为轻松的、温馨的、舒适的阅读空间,如将阅读区布置成童话小屋、书屋等温馨区域;投放一些中班幼儿喜欢的毛绒动物玩具,供他们抱抱,亲亲、看看、说说;提供一些软垫、靠垫,供幼儿随意的坐或靠在他们喜欢的地方.整个阅读区呈现的是一种软软的、自由自在的惬意,看书变成自然而然地舒畅.软也需要是是安全的材料和空间,不管是书籍还是周边的环境都应该是符合幼儿安全心理的,如选择靠近光源、安静的角落,尽量避免和喧闹的音乐区等相邻就比较恰当.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容易和书形成新的兴趣,他们想这样舒服的环境可以体验一下那该多好啊,从而会有阅读图书的欲望.  \x0d  中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阅读图书从不懂、不会到学着看书、阅读的关键期,要在这一时期抓住幼儿对图书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教师态度、师幼关系、幼儿相互之间,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人际环境,即心理环境,它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是幼儿乐于阅读的良好心理基础.如幼儿正要弃书另寻乐趣时,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幼儿就能继续阅读;又如,教师适当地和幼儿一起阅读,态度温和,根据图书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和象声词,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听清、听懂、爱听、爱说,并模仿教师.阅读中教师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知识的渗透,激发幼儿的阅读和表现的愿望.幼儿同伴之间是阅读的好朋友、学习者,他们可以一起阅读或者听某个人讲述,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交往和相互学习.这样幼儿会在心态上对阅读产生新兴趣,心理上对书有依赖,期待下一次阅读活动的开展.软环境不仅是空间上很舒适、愉快的,心理上也该是轻松的自在、积极向上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激发幼儿新的阅读兴趣,那样幼儿才会持续的而不是短暂的喜欢图书,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萌发,快乐阅读由此开始.  \x0d  (二)书香园区,快乐阅读  \x0d  幼儿喜欢阅读的前提是有书香,园区内或者阅读区内的图书还没有散发香味怎么吸引孩子们来看书呢?因此如何为中班幼儿选择图书至关重要.中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相对成人或者大班幼儿来说持续时间短,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理解能力有限,但比小班幼儿进步了很多.因此,在选择图书时,画面形象清晰,色彩鲜艳,页码可持续增加,如中班上学期10-20页左右,下学期逐渐增加到20-30页左右,个别阅读能力强的幼儿可适当增加难度.页面人物关系相对小班来说可增加难度,从单页单幅逐渐增加到单页两幅或者单页三幅,幼儿会觉得比较有挑战性,愿意阅读.像《婴儿世界》、《东方宝宝》就比较适合小班,而《幼儿智力世界》、《大迷宫》、《儿童读物》等就比较适合中班幼儿阅读.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图书馆,图书资源较匮乏,于是可以采取捐赠、借阅的方式开辟班级阅读区,丰富图书资源.让幼儿走进幼儿园就感受到书香的气息,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能快乐地阅读起来,真正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x0d  教师和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图书,这样书香气息就更浓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随之提高.制作图书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图和文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图书结构,极大地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教师引导幼儿用剪、贴、画等多种方法在手工区制作图书,利用图和文来共同讲述自己改编、续编、创编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用绘画还是用照片形式来表现,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图书,一家人一起完成图书,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中班愿意述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照片是每个家庭都有的,面有孩子熟悉的亲人形象、喜欢的环境和孩子亲身经历,照片书《我过生日》、《我的一家》、《我爱妈妈》就这样形成了.最后,教师和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确定故事名称、出版社,共同制作封面封底.这样由孩子参与创作的书自然更香,阅读也会更快乐,更自豪.因为他们是在阅读、讲述自己的故事,经验更丰富,语言更流畅,快乐也会更多的.  \x0d  (三)活的指导,质的飞跃  \x0d  把书当成是自己的朋友,那么首先要了解朋友,即初步了解书的结构,利用时机引导幼儿认识图书各部分的名称:封面、封底、书页.中班幼儿已经有意识阅读了,幼儿对图书中角色形象、动作、表情的观察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抓住中班幼儿心理特点,教育幼儿爱护书,不撕、不折书,不能让书受伤.利用情感教育,让幼儿真正做到关心书籍、爱护书籍,做图书的好朋友.了解图书之后,就要学习温柔、有序地翻书,和图书一起快乐地在一起,自己可以看到精彩的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x0d  让幼儿走进书中或者引导幼儿将阅读到的内容要迁移到生活、学习中来,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阅读的真谛.于是,角色扮演、故事表演等就可以让幼儿走进书中的世界,让自己进行一次小旅行.鼓励幼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强阅读的自信心.如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尽量创设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环境,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让幼儿自己在感受中去理解,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区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域活动内容或者集体教学内容,而是融会贯通地渗透在幼儿园活动中.轻松的游戏中、严谨的实验中、有序的生活中,无时不隐含着阅读的痕迹,阅读的延续,阅读的影响.  \x0d  教师采用多种指导方法让幼儿在听、看、讲、做的过程中,慢慢理解阅读内容,并愿意与人交流和分享.  \x0d  ☆ 适时的问题引导法:中班幼儿有意注意还不是很稳定,容易转移,教师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力持续在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中班故事《妈妈的怀抱》,小蛇最喜欢哪个妈妈的怀抱,是松鼠妈妈?袋鼠妈妈?熊妈妈?还是蛇妈妈啊?下面一起来看看书里是怎么说的吧.创设小而具体问题情境,有趣或特别,以吸引幼儿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x0d  ☆ 随机的观察理解法:中班幼儿应逐步提高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画面的能力,理解图片之间或者人物之间的关系,将图片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加深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x0d  ☆ 恰当的交流分享法: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安排阅读交流的时间,让幼儿有机会将看过的好看的图书介绍给大家,或者自己看过的好看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给大家听,和主人公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经历.《新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交流分享法就是提供给幼儿语言表现、运用的机会,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语言发展.  \x0d  教师的指导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日积月累的阅读习惯的纠正、良好阅读方法的形成,阅读技能的不断提升,幼儿的阅读区活动由多个量的变化慢慢达到质的飞跃.  \x0d  (四)图书漂流,心灵共鸣  \x0d  图书漂流活动,即结合中班幼儿特点,以图画为主,主题形象鲜明、单页单幅、单页两幅或者单页三幅,配合简短、浅显的语言的图书进行漂流.充分的利用了家长资源,发动家长把自己家里的书带来进行漂流,并要求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看书,同时还请家长及时的写好自己亲子阅读的感想和体会,提高读书漂流活动的质量.该活动将会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和分享,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也让家长在参与中了解幼儿读物适宜性的要求.一周的图书漂流,一本书可能只走进两个孩子的家庭,幼儿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图书内容,但是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却升华了,与同伴的交流更多了,人变得更开朗和快乐了.长期的图书漂流活动会让更多的家庭走到一起,让更多的孩子不仅找到书这个朋友,还找到真正的好书友.一本好书,往往会同时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欢,他们心灵深处那根弦被拨动,爱不释手,滔滔不绝自然出现了.图书在漂流,智慧在传递,情感在体验,心灵在共鸣.  \x0d  综上所述,图书是幼儿的朋友,阅读区是幼儿的家,老师、小朋友和家长都是幼儿的阅读伙伴,阅读图书自然是幼儿喜欢、乐意做的事情,那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快乐,那么快乐阅读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