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停止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4-11-26 18:39: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就牵涉明代文官集团的性质,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集团,所代表的恰恰是中层的那部分大商人大资本家集团的利益。可以说海外贸易是一快巨大的肥肉,明代资本家商人集团对这块肥肉说是垂涎欲滴。但从永乐开始实行郑和下西洋的政策开始,海外贸易所产生的巨大超额利润,完全垄断在国家中央政府手中,商人资本家们心里如火烧爪挠一般,看的眼热,却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凭借他们的实力,在当时自然无法和国家组织的郑和这样超级大船队进行商业竞争。作为商人资本家集团的利益代言人,文官集团自然也就拼命想要终止这种国家垄断的海外贸易,更何况下西洋活动的后果还最直接的触犯了他们的经济利益本身。明成祖生前,他们自己也知道无法欺骗蒙蔽皇帝去终止郑和航海,但到了明成祖死后,他们就群起发动舆论攻势,竭尽全力的丑化贬低郑和航海下西洋的活动,几乎把下西洋说的一无是处。事实上这些文官炮制的舆论,即便到现在还发挥效力,还有些人将其当作贬低郑和航海的论据,当成是明朝大规模下西洋活动终止的真实原因。作为当时后继的明朝皇帝,他实际上就是生活在文官集团的包围中,几乎所接受的所有信息都是文官集团所提供的,在文官集团日积月累,长年不断的信息轰炸之下,就真的认为下西洋航海活动,劳民伤财,有害无益。只有少数文官和太监以及后代的一些文人才在无意中泄露了真相。
关于明代下西洋,有这么一则故事耳熟能详,就是明宪宗的时候,希望重现当年郑和下西洋壮举,于是下诏索要当时的档案资料。但刘大夏等文官摆出一副义正词严,道貌岸然的姿态,竭力把下西洋丑化为大弊政,说是有害无益,刘大夏还把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档案资料藏匿起来(当然,在这则故事的许多版本中,都说刘大夏销毁了郑和航海的档案资料,这是不对的,真正销毁郑和档案的是满清的乾隆。),还自诩是为民请命的壮举.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
但这个故事中,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刘大夏为什么要把郑和航海的档案藏起来,不让皇帝看到。按照通常的理解,似乎是把这些档案藏起来,在技术上,就无法再组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皇帝也只好罢休。但这是解释不通的。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进行类似郑和下西洋这样的航海活动,技术根本就不是问题。在郑和进行航海的时候,也并没有之前的一个郑和的航海档案可以依赖,不照样进行下去了吗?这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是其他原因。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刘大夏等文官是害怕皇帝阅读了郑和航海档案之后,获知下西洋的真相,不但不是如他们所丑化渲染贬低的那样,耗费国力,劳民伤财,而是恰恰相反,能够为国家政府增加大量的财政收入,同时为民间贫民提供大量谋生就业的机会,那样他们的谎言就被戳穿,他们已经从国家手里抢夺来的海外贸易巨额利润,又必然重新被国家收回,对这些贪得无厌的利益集团而言,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大夏之类冒着触犯国家法律的危险,也不让皇帝看到郑和航海档案的真相。
事实上,从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被终止以后,私人的海外贸易活动就急剧增加,而且这种活动因为明朝政府有所谓海禁法令,表面上是不许私人海外贸易,从而也就根本不征收税收。这样原先归国家所有的贸易利润,完全流入到私人腰包当中,政府从中半点好处都得不到。明宣宗的时候,皇帝虽然几次下令要严海禁,但下面的那些文官集团哪里会认真执行,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付搪塞皇帝而已。所以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结束前后,“福建沿海的海商已开始发展起来,……到明中叶成化、弘治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已经冲破朝贡贸易与海禁的藩篱,极其迅速的发展起来”

回答2:

无聊了,该张扬的张扬完了,收工

回答3:

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朱棣第五次亲征漠北蒙古。秋七月,返京途中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崩。是年八月,仁宗朱高炽即位,改明年洪熙元年。洪熙元年(1425)五月,仁宗没,在位不足十月。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十五日,仁宗在即位诏书中宣告“下西洋诸蕃国宝船,悉皆停止”,废止一系列有损国家财力的“宣扬国威”与“朝贡贸易”的对外政策。新君登基伊始,即将成祖开始、延续20多年的航海事业停止,长达十年之久,直至宣德十年(1435),郑和方再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航西洋诸国,但郑和下西洋时的远航舰队却自洪熙元年即负圣命“南京守备”,原因究竟何在?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事业之所以在明仁宗登基伊始即遭停航,本人猜想主要局限于明仁宗登基时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危机、郑和下西洋远航舰队的军事力量以及其在王权巩固中的政治地位方面,论证明仁宗时期郑和船队停航西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政治因素
   “郑和下西洋所率领的官兵,正是明初国防力量最强盛时,是明军中最精锐的一部分武装部队。” (《与郑和相遇海上》,P55)如此一支特混舰队,明朝军事力量中的精锐部队中的“王牌”,并且始可以 “移动”的海军,拥有如此强大军事力量的郑和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海上无冕之王”。拥有如此强大军事实力,郑和却在仁宗登基初期即停航西洋而置“宣扬国威”和“朝贡贸易”的使命于不顾。 “在国初政权基础还未充分巩固的时期,与外国之间发生纷争并不是好事。” (《郑和:联结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航海家》,P27)
   1. 仁宗执政初期皇权内部潜在的政治危机:皇族争斗,统治秩序失控隐患。
   明成祖时册立皇太子之争。成祖次子朱高煦与成祖有几分相像,长年跟随成祖在外,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靖难成功之后,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犹豫:长子朱高炽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且是太祖皇帝(1395年)亲自为朱棣选定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成祖,武勇英俊,靖难中立下大功,且成祖也曾亲自许诺。就成祖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并且朱高炽为世子时并没有重大过错,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即明宣宗)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好圣孙”),因此朱高炽于公元1404年终被立为太子。
   太子监国时期的煎熬。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炽南京监国,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方随明成祖到北京。监国时期的朱高炽,是在父皇多疑、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陷害中度日的。幸有杨士奇等大臣辅佐,在处理日常政务及臣属关系,皇家父子、兄弟关系诸方面都适宜无错,加之汉、赵二王夺嫡野心暴露,被朱棣贬斥,太子妃张氏和皇孙朱瞻基受到朱棣的宠信,使朱高炽度过了监国时期的煎熬与危难。
   皇权继承道路中潜藏的危机。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1424),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返京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秘不发丧,每日照例进餐、请安,军中一切如常;同时,立即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并未爆发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继承。但即使仁宗继位后,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仍www.zhao-kao.com不臣之心(仁宗驾崩宣德元年(1426)高煦乱,妄再演“靖难之役”),皇族统治集团内部隐含的危机随时可能爆发,因此仁宗继位后首要任务就是巩固自身政治统治,实现政权和平过渡,稳定国内南北局势。但明帝国政治力量内部已“饱和”,因此急需某种外部力量来改变当前的平衡,而常年远航于西洋、拥有明军最精锐武装力量的郑和远航舰队则成了决定仁宗能否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