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是指相对保持稳定,同时需要参考的还有自身核电荷的多少,以及对过渡金属而言更重要的次外层电子结构。大部分表现出还原性和氧化性的金属离子都是过渡金属,而这些过渡金属的电子获得与失去几乎都是次外层电子的失去与获得,而与最外层没多大关系。
2,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相对的,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氧化能力就是原子俘获电子的能力,而还原能力就是失去电子的可能性大小,有的物质虽然最外层是8电子满电子结构,但是由于原子核对外的引力依旧很大,还是有可能从别的原子(别的易于失去电子的原子)那里夺取过来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
而且这真的需要看相对情况,普遍意义上的Xe属于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XePtF6,在这个反应中Xe失去了电子,也就是表示出了还原性,但是仅限于与PtF6负离子的情况,与其他物质想必又会回归惰性。
3,真正稳定的原子只有0族元素的前几位,Xe,Rn都能反应,更不用说别的元素了,可见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没有必然联系。
一切金属离子都能还原为原金属的性质,只是要看条件.例如铜离子很容易还原为铜只要在水溶液中加铁片就可以了。
1、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是指相对保持稳定,同时需要参考的还有自身核电荷的多少,以及对过渡金属而言更重要的次外层电子结构。大部分表现出还原性和氧化性的金属离子都是过渡金属,而这些过渡金属的电子获得与失去几乎都是次外层电子的失去与获得,而与最外层没多大关系。
2、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相对的,氧化能力就是原子俘获电子的能力,而还原能力就是失去电子的可能性大小,有的物质虽然最外层是8电子满电子结构,但是由于原子核对外的引力依旧很大,还是有可能从别的原子(别的易于失去电子的原子)那里夺取过来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
氧化还原性之主要与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有关,与最外层电子关系不大。
可以得失电子 化合价有变化 就可以有还原性和氧化性
以Na+和Cl-为例说明一下。
Na+最外层已经是8电子稳定结构了,不容易再失去电子了,所以不再有还原性,但是原子核是11个质子,还有吸引1个电子的能力,所以还具有氧化性;只不过其得电子能力很差,也就是说氧化性很弱。
Cl-最外层已经是8电子稳定结构了,不容易再得到电子了,所以不再有氧化性,但是原子核是17个质子,核外是18个电子,还有失去1个电子的能力,所以还具有还原性;只不过其失电子能力很差,也就是说还原性很弱,遇到强氧化剂才可能体现出来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