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温度和固相温度在什么域的解释都是一样的。而冶金学相转变(phase-transition)温度有其实际的意义:液相温度认为等于熔化温度和固相线对软化温度。对于一个给定的成分,液相与固相之间的范围叫做塑性或粘滞范围。比如:选作连接材料的焊锡合金必须适应服务(最终使用)温度的最坏条件。因此,希望合金具有至少高于所希望的服务温度上限两倍的液相线。随着服务温度接近液相线,焊锡一般在机械上和冶金学上变得“较弱”。再比如:拿微稀土和微钛,微铌,微钒钢来说,这些微合金元素之所以能够以微少的含量显著改变钢的性能,是因为微合金碳化物NbC,V4C3,TiC在热轧过程中以微粒形式沉淀,阻延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使随后的相转变温度更低,待转变相中位错密度更高,形核位置更多,从而使晶粒显著细化,通过细化晶粒使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又比如:粉末冶金法的高能高速工艺通过在短时间内利用高电能和机械能速固结金属-陶瓷混合物,短时快速加热可以控制相转变和显微结构粗化。
在这个温度范围之内称液体,这个温度就是液相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之内称固体,这个温度就是固相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