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稀少与稠密的地区,按地形条件分析

2024-12-26 23:30: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口的密度问题是由综合因素共同所影响的,现在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有:人文因素: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宗教、交通、政策等。自然因素: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 影响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与地形地势,这是两个影响人口密度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因为气候与地形地势决定食物产量,食物产量决定客观养活的人口数量。
  
  气候包括气温与降水等因素。用气候因素可以解释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的现象,还可以解释北极圈周围的陆地人口密度非常稀少的现象,可以解释沙漠地区人口稀少的现象,可以解释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的现象,可以解释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的现象,可以解释草原地区人口较少的现象,等等。气候恶劣的地区不适宜人类生活,也不适宜种植业,人们既不愿意在环境恶劣地区生活,环境恶劣地区也生产不出较多的食物,自然养活不了较多的人口数量或较大的人口密度,环境恶劣地区人口密度自然不会大。
  
  地形地势因素可以解释山地人口不稠密的现象,可以解释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的现象。温带平原地区,特别是温带沿海平原地区是人类人口分布最稠密的生存区域。原因很简单,就是这里单位面积食物产量高,可以养活较多的人口。这里气候也不错,比较适宜人类居住生活。这里地形平坦,方便人们相互交往,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形成。
  
  移民因素也会较大影响人口的分布,影响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欧洲地区由于拥有大量殖民地,可以大量向外移民,并长期大量移民,这导致欧洲地区人口密度没有应该的大,本来欧洲的人口密度会比现在大一些。
  
  在同等条件下,新大陆(美洲、大洋洲)人口密度相对亚洲或欧洲要小一些。由于新大陆人口主要是移民后裔,移民人口沿着海路而来,人口分布一般更倾向于沿海地区,人口分布更倾向于气候与地形地势条件好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