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
主要指氢碘酸、氢溴酸、硫酸、硝酸和盐酸,它们都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强酸”这个概念是由丹麦化学家J.N.Bro
ted和英国化学家T.M.Lowry提出的。他们把“酸”定义为
proton
donor
(质子,其实也就是H
离子的贡献体)。根据他们的理论,强酸就被定义为
“an
acid
undergoes
fully
di
ociation”
(也就是可以自主完全分解的酸,比如1mol
盐酸在水中生成1
mol
H
还有另外1
mol
Cl-)。符合这个条件的酸一般都为无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是强酸,强酸的电离使用等号,
如:HCl=H++Cl-
强酸也俗称镪水
强碱
通常指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如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等),在标准情况下,PH值大于7。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所谓强碱、弱碱是相对而言,----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例如:烧碱(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熟石灰[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氢氧化钡[Ba(OH)2] KOH、Ba(OH)2、CsOH、---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碱一般是强碱。
碱的更广义的概念是指提供电子的物质,或是接受质子的物质。
1.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是强酸,强酸的电离使用等号,
如:HCl=H++Cl-
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强酸有以下几类:
工业三强酸:H2SO4(中学不要求掌握其1、2级电离问题)、HNO3、HCl
学习周期表要求掌握的强酸:HCl、HBr、HI、HClO4
按现行教材和高考大纲要求,有机酸中要求掌握的都是弱酸
2.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要使用可逆号(二元、多元弱酸电离必须分步书写),如:
H2CO3==H++HCO3-,HCO3-=H++CO32-
中学化学常见弱酸有:H2CO3、HF、CH3COOH、H2S、HClO、HNO2(亚硝酸,较少见)、中学范围内的所有的有机酸(中学不学习有机强酸)
3.强碱、弱碱定义类似于强、弱酸,这里不再重复。
中学要求的强碱:NaOH、KOH、RbOH、CsOH、Ba(OH)2、Ca(OH)2
弱碱:NH3.H2O(一水合氨,注意氨水不是弱碱,是混合物)、Mg(OH)2、Fe(OH)2、Fe(OH)3、Cu(OH)2等
现在的酸碱定义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几种
1。Arrhenius理论,也叫“水-离子理论”
定义:在水溶液中离解只产生H+离子的物质就叫酸,只产生OH-离子的就叫碱。
2。Brownst-Lowry理论,也叫“质子理论”
定义:任何能给出出质子的物质叫酸,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叫碱。
3。溶剂体系理论
定义:凡是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
4。Lewis理论,也叫“电子理论”
定义:凡能提供电子对的物质叫碱,能从碱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叫酸。
5。Lux理论,也叫“氧负离子理论”
定义:能接受氧负离子O2-的物质是酸,能提供氧负离子的物质是碱。
目前用的较多的为酸碱质子理论和Lewis酸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