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宫是中国古代的女官职称,隋朝之后各代多有设置。后朝鲜半岛各国仿照中原王朝官制也启用此宫廷女官名,对尚宫最早的记载起源于隋朝,到唐朝完善。
中国
尚宫制起源于中国隋朝,唐朝完善,设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和下属二十四司。而尚宫,是六局中尚宫局的负责人。
朝鲜
提调尚宫:各殿均有提调尚宫,掌管殿内其他一切尚宫的任免升降,一般以大殿提调尚宫最为尊贵
副提调尚宫:掌管宫中贵重物品与钱财出纳,五品。
至密尚宫:又称待令尚宫(大殿至密尚宫六品,东宫殿至密尚宫从六品,其他殿阁至密尚宫七品)
最高尚宫:部门总管,从五品。
保姆尚宫:负责养育东殿王子及公主翁主。
侍女尚宫:负责管理书籍、朗读及誊写文章、大小宴会侍侧等。
监察尚宫:负责监督及管理所有宫女的升级与赏罚。
训育尚宫:负责训育宫女。
特别尚宫:又称承恩尚宫,是受到朝鲜王恩宠的尚宫。
气味尚宫:负责检查食物好坏。
出纳尚宫:掌管厨房各种食材进货保藏。
扩展资料:
尚宫,中国古代女官名,隋、唐、宋、明均有设置。
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尚宫有柴氏、贺娄氏、宋若昭等,均为唐朝人;又有一说指宋若昭之大姊宋若莘与四妹宋若宪亦曾任尚宫。
尚宫虽然是高品位的女官,有些拥有权势,甚至对朝政具有影响力,如唐中宗时的尚宫柴氏和贺娄氏就曾干政。但她们也只是皇室的仆役,即使在品位较自己低的皇族(如低级妃嫔、无封爵或官位低的宗室)面前仍必须谦卑。
《旧唐书》就记载唐高祖李渊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经对李元名说尚宫品秩高,他应该去拜见她,李元名却说尚宫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不需要对她行拜礼。
隋朝开皇二年,设六局六司六典,协助皇后掌管宫中诸事,尚宫设三人,从九品,管司令、典综。
隋炀帝时,增设女官,尚宫设二人,从六品,管司言、司簿、司正、司闱。
唐朝设尚宫局,其有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涖其印署。洪武年间,设六局一司,尚宫二人,正六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