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产中就有占卜、祈雨、祭祀等活动,说明古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就包含着忧患意识的雏形;《尚书》中许多篇目尤其是《康诰》、《大诰》、《召浩》、《无逸》等对忧患意识均有论述。而“《尚书》之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潜伏着一种浓郁的忧患意识”[5],这是因为夏商周三代战乱频仍,环境恶劣,人们不能不深深忧虑;在《周易》中则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说;《左传》中也称:“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列国之间纵横捭阖,兴衰无常,国家安危不时发生转换,生死存亡就在一时之间。于是,很多政治家、思想家便告诫:“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策四》)。著名思想家孟子更是将忧患意识上升到政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的高度,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将忧患意识概括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后来,人们不断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认为:“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3]290。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征明确指出:“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3]16他还比喻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6]因此,他告诫唐太宗:“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6]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尤其对汉满矛盾非常忧患,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废止暴政、皈依儒家、恢复汉制等,赢得了大多数汉族百姓支持,从而达到缓和化解这一矛盾的效果。
春秋战乱纷繁的时候呗 吃一堑长一智 不挨下打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