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之死
关于杨坚之死,《隋书*文帝纪》是这样记载的: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正月,杨坚到仁寿宫避暑,并将大小事务都托付给皇太子杨广处理(诏赏罚支度,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四月,皇上病倒。七月甲辰日,杨坚病重,与群臣一一握手诀别(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三日后(丁未日),一代开国之主,雄才大略的杨坚驾崩于仁寿宫大宝殿,享年六十四岁。此段读来,颇令人唏嘘。
然而对于隋文帝的死因,在《隋书*杨素传》和《资治通鉴》中,却有一段骇人听闻的记载。
据说杨坚病重时,招了杨素、柳述、元岩三个心腹大臣在寝宫的卧榻旁伺候(入阁侍疾)。而杨广则居住在大宝殿,不能随时见到杨坚。但杨广又想知道老爸的病情进展,以便做好应便措施,就写了一些问讯情况的话,用信封封好,托人送到皇帝身边的杨素手中。杨素则将皇帝一天吃了几顿,拉了几次,气色如何,用药药量等情况用流水帐记下来,再封入信封,托人回送给杨广。结果送信的人却阴差阳错的把信送到了杨坚的手上。杨坚看了自然大为恼怒。
另外还有一件事更让杨坚气急败坏:杨坚的一个妃子陈夫人当时也在皇帝身边侍疾。陈夫人在一次出外更衣(可能是对上厕所的委婉称呼)时,与杨广不期而遇,结果惨遭杨广调戏。亏得陈夫人拼死抵抗,才没有被……。但陈夫人回到杨坚身边后神色却不大正常。在皇帝一番追问之下,陈夫人才哭哭啼啼的说道:“太子非礼我!”
隋文帝当即龙颜震怒:“这个小畜生!怎么能够托付大事给他?都是被他妈(独孤皇后)害的!”立马把柳述、元岩找来,急匆匆地说道:“快!快去叫我儿子!”柳述、元岩还以为是要叫杨广。杨坚连忙补充道:“是叫杨勇(废太子)!叫杨勇!”
杨素很快得到消息,赶忙找杨广紧急磋商。二人见事已至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乘着手上还有禁卫军兵权,把柳述、元岩在半路上给截获了,送到大理寺下狱。同时派出太子府的侍从官张衡到皇帝寝宫“侍疾”。张衡进寝宫后,把里面的妃子、太监、宫女统统赶了出来。过了一会,就传来杨坚驾崩的消息!(天知道张衡一个人在寝宫是如何侍疾的!)
据说陈夫人和一干宫女太监听到皇上驾崩的消息后,当即被吓的浑身发抖,以为也会被太子一起处死。没多久,杨广就派使者送了一个自己亲自签名封好的小金盒给陈夫人。陈夫人认定盒子里装的是毒酒,吓得不敢打开。在使者的一再催促之下,才战战兢兢的揭开封条,发现里面居然装着几个红绳子编成同心结!
陈夫人身边的宫女太监一见同心结,这才纷纷转惊为喜:“这回我们死不了了!”
陈夫人却又羞又恼,心想:老爸尸骨未寒,这当儿子的居然就打起了后妈的主意,未免也过于色胆包天了吧!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此时,陈夫人身边的一干宫女太监已经迅速转换了角色,反戈一击,大家意见统一的要求陈夫人必须接受杨广的“好意”。
陈夫人一个弱女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哭哭啼啼了半天,没奈何,只得从了。
以上内容俱为正史记载,笔者不敢一笔否定。但仔细推敲,还是存在一些疑点。
其一:《隋书》与《资治通鉴》均记载文帝驾崩于大宝殿,这说明文帝临死前的病榻就放置于大宝殿(除非文帝是故意走到大宝殿来死的)。但是后面又记载说杨广也居住在大宝殿。既然杨广和文帝都在大宝殿,怎么可能互相见不到,要靠与杨素的书信才能了解文帝的病情?
其二:就算杨广与文帝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杨广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地位自然在杨素、柳述、元岩之上。怎么可能杨素等人能随时见到皇帝,而身为最宠爱的儿子的杨广反而不能够见到?分析一下一个将死的老人的心理,这可能吗?
其三:就算前面两点都成【百度】立,那我们再分析一下杨素给杨广的回信。杨素在什么时间给杨广写回信最妥当?在皇帝寝宫内写,热炒热卖?要知道,寝宫里面不光有一干妃子、【百度】宫人,还有身为杨素政敌的柳述、元岩。除非杨素脑袋有包,否则,他不可能在寝宫内写这封信。那么,杨素出寝宫来写信成吗?如果他出了寝宫,他还有必要写信吗?当面跟杨广嘀咕几句也就行了,还用画蛇添足的留个文字罪证吗?
其四:就算杨素真写了回信,他当然知道此信非同小可,自然会找一个心腹之人千叮零万嘱咐,怎么可能送错了对象,送到最不该收到信的人手中。除非他成心想整自己和太子。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送错信一事绝不可能是由杨素和杨广干的。
那么,只剩下两种可能:
一是唐代史官捕风捉影编造的蹩脚故事。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柳述、元岩的杰作!而且这种可能性还不小!
2、权力之争
柳述字业隆,既是隋文帝第五个女儿兰陵公主的老公,又是权倾一时的重臣,甚得文帝喜爱。其风头最劲时,连大权臣杨素都不放在眼里。
据说,本来就颇受文帝器重的杨素在扳倒太子一党后,声望功劳都一时无双。朝中其他大臣没一个对他不是又敬又畏。只有柳述依仗着文帝的宠爱,敢于当面斥责杨素,十分坚挺。又经常在文帝面前打杨素的小报告,说杨素权力太大又非常嚣张,如果再不进行制约,只怕他会干点什么事情出来云云。搞到最后,居然成功离间了文帝和杨素关系,让多疑的杨坚对杨素也猜忌起来。当时,杨坚发了一道敕令给杨素,说:“杨爱卿身为宰相,尚书省的一些琐事就不必管的太细,三五天去一趟意思意思就差不多了。”
这等于在实际上剥夺了杨素对尚书省的控制权。搞得杨素灰头土脸,非常郁闷。而柳述却成为了这场人事调整的最大受益者,不但牢牢占据着原先的吏部尚书一职,又乘机兼任了兵部尚书,把人事权和军权都抓到了手里。成为文帝晚年时期的又一颗政坛明星。
从上面的事情可以看出,柳述与杨素之间,完全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那么,柳述与新太子杨广的关系又如何呢?据说,杨坚原本说好将兰陵公主下嫁给杨广老婆肖妃的弟弟肖旸,后来又突然反悔,把公主嫁给了柳述。搞得杨广很没面子,认为是柳述在从中作梗。所以,柳述与杨广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上面讲那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时任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柳述其实心里非常清楚,如果皇位最终由杨广、杨素一派继承,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所以,对于“送错信”一事,虽无确凿证据说是柳述所为。但有三点可以肯定:一、扳倒杨广、杨素,符合柳述的利益。二、从柳述一贯打杨素小报告的经历看,做这种事也符合他的性格。三、柳述在客观上具备“作案”的条件。他身为三个在仁寿宫侍疾的重臣之一,杨素所能见到的事情他也同时见到了。也就是说,他完全能够仿造杨素的笔迹写出一封关于文帝病情的回信。
所以说,“送错信”一事是由柳述幕后导演的可能性还不小。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让人不得不怀疑“陈夫人遭调戏”一事的背后是否也有猫腻了。
那我们就来大胆设想一下当时的紧急情况。
第一种情况:柳述通过导演“送错信”、“陈夫人遭调戏”等事,成功离间了杨坚与杨广的关系,就如同以前离间杨坚与杨素的关系一样。并在杨坚的授意下,回京师急召杨勇,企图在最后时刻改变皇位的继承人。但杨素的动作更快,在半路上截住了他们,并一不做二不休,把已经对他们失去信任的杨坚也一并除去了。
第二种情况:“送错信”、“陈夫人遭调戏”等事纯属后人编造。当时杨坚自然病逝。柳述携元岩火速向京师(西安)赶去,欲利用自己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的权力和原杨勇一派的力量,乘杨广还在仁寿宫(宝鸡)时,先控制京师。然后再假托杨坚遗命,拥立杨勇为帝,讨伐杨广。就像近代慈禧先肃顺一步回到北京,再讨伐肃顺一样。不过,在老谋深算的杨素面前,年轻的柳述还是没能笑到最后。
是被奸臣宇文化及杀死的,因为他当时的暴政,已经不到得民心了所以他就十分忧愁,最后在自己屋内,命令与文化及杀掉自己。
应该是杨广所杀,当时杨广调戏他老子的嫔妃不成,反被告,有被废的危险,所以先下手为强
说杨广所杀是历史为添加其罪恶,不见得有多真实。说奸臣所杀不大可能,不然岂会不计数清楚,所以最有可能是病死,但是病的起因,不禁想想
病死的,其他不过是加快了他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