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李清照的艺术成就

重点还是要谈谈李清照的艺术成就。。。
2024-11-24 03:08: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 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蕴蓄深厚 音韵流转
  ——李清照《声声慢》艺术赏析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女性卓有文才的寥寥可数,但李清照却是其中光辉的一位。她是一位有思想、有艺术成就的杰出作家,她的词开辟了一条新的蹊径,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声声慢》是她晚期的名作,历来为人们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的危难关头,作者也经历了颠沛流离、丈夫去世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写出了《声声慢》这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之作。大有杜甫笔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势。就表现形式而言,全词一显著特色即移情于物。基调是为了突现作者在经历国破家亡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之后内心所怀的凄苦、哀愁之情。但开始处作者并未直言其愁,而是巧妙地将内在的精神外化或物化了,借景以渲染愁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七组十四个叠字,已经为全词奠定了一个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乍暖还寒”二句,言天气变幻无常,尤感难于调养,然内蕴却远非如此。联系作者生平,不难看出,作者在南渡以前一直生活在一种幽雅闲适的氛围之中,这在其前期词中就有充分体现。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无一处不体现欢快明朗的风格。而作者在写作此词时,已是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一系列重大变故,生活一下由幸福的巅峰跌向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近啊。“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本欲借酒浇愁,可惜举杯消愁愁更愁。并非酒性不烈,只因心愁太重,致使酒难压愁。在前期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过为驱寒消愁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劲这么大,让作者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消下去,之所以酒劲大,是因为作者在那时并无什么切肤之痛,有的只是贵族妇女一般的闲愁。两者对比更能衬出作者晚景之凄凉。雁字斜横,从北飞来,使作者想起北人南徙的惨状,又唤起她对故土的相思。
  而比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来,“满地黄花”三句更能体现作者愁苦幽思之情。作者本是爱花的,但因心绪不佳,纵是菊堆满地,却无心摘它赏它。用一反问形式,所表之情已远出词外。“守着窗儿”两句已经说明愁绪难以排遣,却料黄昏又起细雨,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景象甚是凄迷,声音凄切,使人的愁绪又添一层,终于不得已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又怎是一个“愁”字所包容得尽。正如她在词作《武陵春·风住香尘花已尽》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全词作者先染后点,依次写气候多变,酒力不胜风力,北雁南飞,菊花残损,梧桐细雨,通过对这一系列景物的渲染铺陈,从而点出了本词的主调“愁”。既直言其愁,又包容不尽,真是言有尽,愁未了,上下浑成一气,层层深入。
  李清照是最早提出和触及词学理论的作家,她的《词论》中提到:“晏苦无铺叙,贺少典重。”词论中所提“铺叙、典重”在《声声慢》中也有一定体现。铺叙本身就是内容的渲染,前面在分析词的表现形式时,铺叙手法已淋漓尽致的体现其中了。所谓典重,是指词的风格,不纤巧,不轻佻,沉着典雅。李清照曾被推崇为“婉约之宗”。但细品易安之词却绝非简单一个“婉约”所能涵盖的。婉而不媚,清而不俗,透着一股高雅之气。《声声慢》书写了作者孤苦无依的生活景况和几乎绝望的哀伤。多用宋人日常口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几乎纯属白话,写眼前事,身边景,似信手拈来。词中境界之逼真,情绪之迫切,写尽了茕独凄惶的天涯沦落之悲。词作中,令读者只见其朴素的外表,而看不见朴素下掩藏着锤炼的功夫,犹如巧匠运斤,绝无痕迹。蕴蓄深厚,而味之无穷。
  李清照特别善于点化前人词句,在《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点前期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夕日鸿雁传情,语词中不泛相思之情,但这种相思却是一种心心相印的默契,作者大胆讴歌了自己的爱情,独倚高楼,翘首期盼,虽愁,却是像蜜一样的清愁,透着爱情的甜蜜。但《声声慢》中作者遭遇国破家亡,丈夫去世,晚景甚是凄凉的境况。相比之下,看到旧时雁,只能使作者平添更多愁,愁上加愁,更加突出作者此时心境。千古之下,读之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不正点化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吗?细雨落到梧桐上,无休无止又洒落到地面,这是梧桐在落泪,更是人的心在落泪。李清照不仅善于用典,而且往往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能将前人词句不着痕迹地融于自己词作中。这正是其艺术性所在。
  古人赋诗作词很注重音律,李清照在其《词论》中说:“盖诗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可见,李清照是非常精通音律的,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转。清人徐钕《词苑丛谈》曾说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声声慢》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它用了大量叠词。叠词是汉语言文字中一种特有的修辞现象,因为它充分利用汉语语音音节的特点,把字音的重叠所具有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提到了十分完美的境界。另外单音节词语造成的节奏干脆而易显单薄,双音节词语造成的节奏较为平实而不失明快,叠词可以增强语言的形式美、音乐美和感染力。“寻”、“觅”在意义上相近,这里二者同义复用,具有错综之美,而寻了又寻,觅了又觅,则鲜明突出了作者在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恍恍惚惚,亦真亦幻的一种心态。显得缓慢而又惆怅,到底在寻觅什么,可能作者自身也不很清楚,只是心头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愁,欲在寻觅中得到解脱,可寻觅的结果只能使作者感到“冷冷清清”,之所以冷冷清清,并非因为萧杀的秋季使之然,更重要的是作者当时的心境,在经历暴风骤雨后所受的精神创伤。也可以说“冷冷清清”先感于外,而“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内。“凄”在《说文》中当“寒冷”讲,而“惨”和“戚”都当“悲惨、悲伤”讲。这一组叠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当时那种切入肌肤的凄苦之情,并将景与情以及动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之感。具有加强语气的意味。以上这些叠词的运用,除大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之外,更突出了语言的形式美、音乐美,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流转。充分表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
  《声声慢》中除了创造性的运用了这么多叠词以外,还用了不少双声叠韵词,如:将息、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得黑、盏淡都是叠韵。除此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替使用,作者有意以此来抒发难以言传的忧郁凄恍的心情。这也是此词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总之,《声声慢》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从内容而言,全词主要表达一个“愁”,但作者并未直接言愁,而是从天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几个方面层层铺来,无一处不是生愁、牵愁、助愁的。结尾处虽捎出一个“愁”字,却显得难以言说,包容不尽。可谓蕴蓄深厚。从形式来看,大量叠字以及双声、叠韵、舌齿音的交替使用等使全词读起来具有非凡的音乐性,有行云流水之妙。概而言之:音韵流转。因此《声声慢》创造了声情并茂的艺术佳境,成为我国古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