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音:理论上,蓝海战略要求重新定义的不仅是战略本身,而且是整个战略管理过程。因为主流战略管理要求先有明确的使命与愿景以及相应的具体目标,然后战略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但是蓝海战略则意味着明茨伯格式的、随时可变的战略。(怪不得明氏去了INSEAD。)
滕斌圣:“蓝海战略”不是很深奥的概念,不是学院派的理论,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框架和概念。“蓝海战略”宣传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告诉企业不要沉醉于同质化竞争,不要沉醉于现有的竞争手段,不要认为压倒对手取得竞争优势是惟一的办法。对于埋头红海埋头同质化竞争的企业,“蓝海战略”提醒他们去思考还有没有跳出红海的可能性。在英语里讲,人们往往在一个盒子里思考问题,而不容易跳出这个盒子。中文里面叫做“旁观者清”。“蓝海战略”提醒企业跳出圈外来思考问题。
郭梓林:没有一个企业家不喜欢垄断,没有一个企业家喜欢竞争。当然,这句话的本意是,自己获得垄断地位,让别人去竞争。这完全符合经济学对人的基本假设:在约束条件下,每一个理性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企业家来说,毫不例外的都是理性人,他们知道,获得垄断地位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任意定高价。而参与竞争的坏处是:必须给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定出比竞争者更低的价格。而价格直接关乎企业的利润。所以,蓝海也好,红海也好,其实就是对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家如何回避竞争的一种形象表述,它反映的是企业家的普遍心态和行为方式。从修辞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比喻,而不是用规范的学术语言来描述市场条件下企业家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因此,也就“很少有学院派教授谈论‘蓝海战略’这一热门话题”。
康荣平:“蓝海战略”的最重要之处,是给企业(家)以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告诉企业要创新的最基本道理,要寻找所谓的蓝海。
蓝海以战略行动(Strategic Move)作为分析单位,战略行动包含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项目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指出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景框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 http://baike.baidu.com/view/87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