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找到文章中的‘题眼’?

2024-11-24 05:54: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提倡自主作文,说到“题眼”这个词,似乎有点儿陈旧,其实不然,特别对于中小学语文学习衔接过程中的作文学习,更要重视和了解基本写作技法中的“找准题眼”问题。无论给题目或者是自己拟题目,都要特别关注“题眼”。因为“题眼”是文章中心所在。不会“定”题眼,不会“看”题眼,就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题眼”,才能确定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文题目中训练确定“题眼”的能力。)
题眼即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它对中心词进行陈述,有限制或修饰作用,是揭示作文的意义、中心、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作文中抓住“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作文命题的形式不一,多种多样,要批准“题眼”,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抓谓语部分。这一情况下作文题目大多是一个句子。如《我知错了》,“知错”就是句子中的谓语,也是文题的“题眼”。“题眼”点明了作文的重点是要写“我”怎样“知错”的,重在突出“知错”。有时文题是无主句,题眼也由谓语充当。如《买红领巾》,谓语“买”是“题眼”,作文重点要写明怎样“买”的。要注意的是谓语部分大都是用动词充当,有时在一定的句子环境中形容词也可以充当谓语。如《叶子黄了》,题眼是“黄了”,重在写叶子的“黄”。怎么“黄”的,都有些什么叶子是“黄”的,有多少种“黄”颜色,这些都要一一考虑周到。
第二,抓修饰词。这一情况文题大都是以词组形式出现。“题眼”一般都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快乐的时刻》,“题眼”就是“快乐”,作文重点就在于揭示那一时刻怎样的快乐、为什么快乐。
第三,抓物体的象征。这一情况大都是以“物”命题,“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由它本身引发的象征意义。如《红梅》《青松》《翠竹》《小花狗》《百灵鸟》等。这些以物命题的作文,重点就该描绘出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去联想。
近年来小学生作文无论平时训练还是考试命题,都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文题,二是要求。一般形式是先写出作文题目,然后再附加具体要求,这样使学生便于审题和立意,起到放低作文难度的作用。审题时切忌只重文题忽视要求。通常文题下面的要求是对本次作文做出的一些具体规定,是作文时必须要注意的,否则就会偏题或离题。弄清题目外的要求,是审题的重要方面之一。
明确要求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
第一方面,要求中对选材范围做出限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半命题作文的,如《我爱……》,附加要求会指出题尾的选择范围;第二种是文题概念可以多项思考的,如《我的小伙伴》,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但如果附加要求中指明必须写人,那就不能写物,如果要求写自己喜爱的一种“物”,同理,那就不可以写人,否则就会远离作文要求。
第二方面,要求中对写作数量做出规定。如江西南昌市的小学生毕业作文试题《我的好朋友》,在要求中指出:1.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2.有中心,有条理,叙述的时候要注意写清楚他(它)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3.400字以上。根据以上要求,考生不仅完全要按前两点去做,而且字数也要达到400以上,否则会降低作文质量和成绩。还有些作文的要求是扩写或缩写,也应注意字数方面的具体规定。
第三方面,要求中对题目意思做出适当的提示。这类要求对理解文题及打开思路很有益处。如《感谢您》一题,学生只读文题会感有些茫然,一下子不知该写谁。如根据“1.题目中的‘您’,可以是老师、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2.在长辈中选择一位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来写”这两个要求,学生可以很快地理解题目意思,确定选材范围。
第四方面,要求中对文章结构、详略等做出提示。有很多作文在文题后提出有关结构、内容详略等方面的要求,如开头结尾要照应,段落之间要注意过渡等。又如《暑假生活》,要求用书信形式向老师汇报自己假期的学习、思想等情况。这里提到的每一个要求,都是有针对性地特指文中某一训练重点。所以对文题之外的要求应倍加注意,应当把作文题目和要求看成是一个整体,后者是对题目的补充和高。这一般是指命题作文,限制的项目包括文体、内容、选材范围、重点、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