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秦相国,
濮阳人,曾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后从政,主持编
篡了《吕氏春秋》一书传世。
秦庄襄王即位三年(公元前274年)后去世,
年仅十三岁的赢政继位,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
“仲父”。那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
原君,齐有孟尝君,门下皆有大量宾客。吕不韦觉
得以秦的强大国力,应超出所谓的战国“四君”,
便也广招宾客,多达三千人,由此而开始主持《吕
氏春秋》的编纂。他先让其宾客“各自将他们的见
闻写出来”,博采先秦诸子各家学说,在此基础上
加以整理、编辑,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
成书。
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一篇
(今缺一篇),二十多万字。《吕氏春秋》因“兼
儒墨,合名法”,自《汉书.艺文志》开始即被称为
“杂家”。事实上,《吕氏春秋》对各家学说并非
简单抄录,而是取其所需,融会贯通,思想上自成
体系。书中提出的统治方法和国家建设蓝图,对秦
汉政治颇具影响。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
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东汉的高诱还为其作注注释,认为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过了诸子的成就。《汉书·艺文志》则将该书列入杂家,所以以儒家学者不再重视。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左传》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相传作者是春秋时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原来独立成书,叫《左氏春秋》,后来被认为是解释孔子的《春秋》的,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晋代杜预分年放在《春秋》的后面,合为一书,加以注释,叫《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左传》记事起于公元前722年(与《春秋》相同),止于公元前454年(比《春秋》晚 27 年)。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复杂纷繁的事件,刻画各式各样的人物,尤其是战争和外交辞令,写得更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学人价值和文学价值。
《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史删削而成,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而“春秋笔法”作为孔子品评历史人物的一种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马迁认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作者不同。一个是吕不韦主持,一个是左丘明。孔子写的是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