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所有的心理学的效应和原理,并有清楚的解释。如:蝴蝶效应、短板原理等。

越多越好。我要全部的。急需!
2024-12-19 04:52: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蝴蝶效应”: “亚洲蝴蝶拍几下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它是非线性的俗称,即混沌理论。细节亦决定成败,看似一些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分崩离析
2、 “二八法则”。即马特莱法则,用80%的精力抓住关系全局的20%的关键点。抓主要矛盾原理
3、“刺猬效应”:寓意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4、“马蝇效应”:即激励效应。人的欲求是千差万别的,针对不同的人,对症下药,投其所好,用不同的方法激励他,由于马蝇的叮咬而使马欢快地跳起来
5、“无缝隙组织”:指可以用流动的、灵活的、完整的、透明的,连贯的词来形容的组织。
6、鲶鱼法则。1、发挥才能;2、容忍缺点;3、重视意见;4、适时沟通。
7、“三圈”理论。要实现一个战略计划,必须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是作为一个机构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这项计划?画一个圈代表能力,如果说有能力做,这项行动就落到这个圈内,没有能力做,就落到圈外。第二个是有没有获得与这个项目成功执行的相关人士的支持?也画一个圈作为支持圈。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是强调这两点。对于有效的领导人来讲,仅仅两个圈是不够的。因此,还要问第三个问题,我们要实施的这项措施能不能创造公共价值?这就是价值圈。所以,三圈理论,就是关于能力圈、执行圈、价值圈的理论。
8、溢出效应。是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他方面的发展。
9“青蛙原理”。当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锅中,它马上会感到恐惧和不适应,条件反射使它立即跳出热水锅中;而当把它放在冷水锅中,然后慢慢地加热,它则会在水里悠闲自在地游着,难以觉察逐渐升高的水温将会危机自己的生存。等到它感觉滚烫难忍的时候,已经无能为力,只好等着被煮熟。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10“短板”理论。或称“短板效应”或木桶原理,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回答2:

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保护好自己的劣势。
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
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比马龙效应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