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考语文作文可以用骈散结合的文体吗

2025-02-22 12:00:4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可以的!但这种作文写起来是有难度的!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句子。它跟对偶相似,但没有对偶工整严格。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中唐以后,骈体文衰落,但人们在文章中仍常用骈句,而且不限于四言六言。
 骈句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可能不完全相等,只是基本相同即可。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它在句式长短上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符合作者表现的主题就行,换言之,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骈句句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语意鲜明;散句则结构自由,形式多样,音节参差,活泼而不呆板。
 一般地说,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行。但是,对于初学者,要求可以略微放松。如果能在平时的写作中恰当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语言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也间有骈句,文章从容婉转,韵味无穷,很有特色。
 在写作中,骈散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上下句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二、上下句的词性基本上要一致;三、字数基本上要相同,不能相差太多。

回答2:

可以的!但这种作文写起来是有难度的!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句子。它跟对偶相似,但没有对偶工整严格。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中唐以后,骈体文衰落,但人们在文章中仍常用骈句,而且不限于四言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