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000字左右

2024-11-26 05:48:1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道教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 来源: | 发布日期:2006-06-05 | 浏览(526)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信息中心

白欲晓 夏和生

信仰道及老子是道教信仰者的人生观,道教徒为了弘扬道教、扩展其影响与势力,常以文学艺术形式渲染、增加宗教的感染力;同时,宗教的出世思想及其美妙的幻想,也往往为文人墨客所欣赏,宗教的空灵、脱俗精神能开阔文人墨客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增加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与超脱尘俗的情操。这样,在文学领域就出现了宗教题材以及带有宗教出世思想的作家作品,其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道教是我国文化根柢之所在

从六朝到宋元明清,我国出现了很多深受道教影响的小说作品。如六朝时的《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洞冥记》等志怪小说是专为道教而作的;有些则与道教的思想关系密切,如《搜神记》、《后搜神记》等。隋唐以来,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传奇、小说代有其书,如唐代的《枕中记》、宋代汇编成书的《太平广记》等。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其中与道教有关的有很多,如众所周知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我国古代诗歌也多有表现神仙、道情的作品。远在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便遗有遐想神仙的抒怀散文诗《远游》,发出“遗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的赞叹。汉代之后的游仙诗和唐代诗词作品中具有神仙味道的名人名作很多,突出代表有陶弘景、李白等。

元代戏剧文学发达,以演述神仙飞升故事为内容的戏剧十分突出。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此类剧作至少有40本,如《青松记》、《岳阳楼》、《黄粱梦》、《八仙庆寿》、《蓝采和》、《铁拐李》、《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等等。元代著名戏剧创作者马致远便是以道教神仙度化为创作题材的代表性作家。明代的周宪王、朱诚斋也是编写神仙故事的剧作家,创作有度化解脱剧、女仙剧、庆寿剧等。

此外,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有一些用来表现道教内容的特殊的文学形式,如魏晋南北朝时的“步虚词”,著名作家有陆修静、庾信等。唐宋以后则更甚,《敦煌琐掇》记载唐时观内道士“朝朝步虚赞,道教数千般”。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更是写“步虚词”的能手,在他所著《玄门科范大全集》中保存很多。

唐宋时还有一种文学形式叫“青词”,亦称“绿章”,是道士作坛醮时献给天神的奏章表文及颂诰。明代这种文式随着道教的大兴而更盛,由于皇帝崇奉天神,文人大臣竞相献青词邀宠,大臣严嵩便被世人讥为“青词宰相”。

鉴于道教对我国古代文化影响之深,不少思想家认为道教是我国文化根柢之所在。鲁迅就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许地山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从我国人日常生活底习惯和宗教信仰看来,道底成份比儒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底理想与生活底,乃是道教底思想。”

宗教影响艺术 艺术传播宗教

由于艺术具有形象和情感的特殊感染力,道教徒便以艺术作为宣扬道教理义的手段,强化人们的宗教心理和宗教情感。同时,艺术反映生活,宗教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艺术也自然会反映和表现人们的宗教生活。这样,宗教对艺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意义和风格的宗教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等。

从事道教绘画的画家,历代大师辈出,如六朝的大画家顾恺之,唐代吴道子、道士画家张素卿等,五代从事道教绘画的名画家有近百人,宋代名画家武宗元也主要从事道教绘画。这些画家的作品很多,传世之作有顾恺之的《列仙图》、《三天女像》、《洛神赋》,吴道子的《五帝五官》、《星宿像》、《鬼伯》、《老君像》,张素卿的《龙虞图》、《老子过流沙图》,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等。

道教雕塑神像起自南北朝,现存有北魏释迦、老子碑(浮雕),泉州宋代巨型老君像,山西太原元代龙山石窟、掖县石窟,四川安乐唐代玄妙观摩岩造像、大足县多处摩崖造像等等。道教雕塑坚持“以神写形”、“以形传神”、“画以立意”的宗旨及凝神、安祥、庄严、超尘的宗教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国传统艺术理论及作品。如我国的山水画大多具有道教思想的意境,画中常有仙人及隐逸之士,云雾飘渺,傲崖苍松,茂林修竹,猿啸鹤舞,给人以脱俗超尘之感。诱人摆脱尘世纷扰,寻觅优美之仙境;同时亦赋予山水以灵性,促进艺术意境的哲理化。

道教与音乐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相传巫以歌舞迎天神下凡,道教从远古中走来,道士们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也必定使用音乐,所谓扣鼓集神、恳祷而告。道教的法事甚多,按科仪所定程序,组合颂、赞、步虚、偈等道曲,随法事内容之不同而变化。道教以乐伴诵,起自北魏寇谦之的“华夏颂”、“步虚声”,经长时间的发展,不断吸取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及佛教音乐的韵调,逐渐得到丰富和提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古典音乐资料。道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给我国传统音乐以影响,如唐代的《霓裳羽衣曲》,明代的《庄周梦》、《羽化登仙》、《逍遥游》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道教斋醮音乐韵味。道教有一些步虚声韵、曲牌,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宗教与艺术相互影响颇深,难怪陈寅恪先生在其《天师道与滨梅地域之关系》一文中说:“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

回答2:

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 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佛教传到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影响是比较深远、广泛的。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一部分就是佛教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是分不开的
从文学方面来说,佛典的翻译,实为中国翻译史之先河,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佛教经典对晋唐小说的创作,起了启迪和促进作用。般若学说和禅宗思想开拓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诗歌创作的意境。变文和俗讲对后来出现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俗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过很深的影响。  从艺术方面来说,现存佛教寺塔有许多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轮廓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碧瓦、宝殿琼楼,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景色。敦煌、云岗、龙门石窟,是人类艺术的宝藏。佛教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许多稀世珍品一直保存至今。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四个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佛教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天文、医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佛教的流传,促进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关于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更是藏、蒙、傣等兄弟民族历史文化的主体。(

回答3:

我能写10000000000000000000万字,,,,,,你识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