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与技术六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基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后备人才,逐步成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和教学改革的窗口。为了发扬传统、弘扬学术,更好地激励广大师生向杰出人物学习,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6个国家基地均以学界泰斗命名。学校为基地班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采用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材,营造国际化氛围,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精英人才创造条件。基地班60-80%的优秀学生可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闻一多班:中国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闻一多,文学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曾在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担任教授,并在20世纪30年代出任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该班探索培养中文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
潘承洞班:数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潘承洞,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先生专长于解析数论的研究,尤以对歌德巴赫猜想的卓越研究成就为中外数学家所赞誉。该班探索培养数学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
王淦昌班:物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先生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1934年至1936年期间于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该班探索培养物理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
邓从豪班:化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邓从豪,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大学校长。邓从豪先生自1948年至1998年在山东大学工作了50年,为我校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该班探索培养化学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
童第周班:生物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童第周,生物学家、教育家,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山东大学生物系系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童第周先生一直从事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该班探索培养生物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
曾呈奎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曾呈奎,海洋生物学家、藻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山东大学生物系系主任。曾呈奎先生在海洋生物学资源环境的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国海洋水产农牧化领域取得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成就。该班探索培养生命技术学科未来的杰出人才。
这个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有国家级基地班,而且现在开设了一个什么学堂,都是拔高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