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一带的特色风俗

2024-12-27 21:25: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闽南风俗琐谈
翻阅闽南族谱,追溯闽南人祖先的源流时,我们会发现史料清楚地记载着闽南人的根在中原或北方,闽南人基本上都是从中原或北方迁徙而来的,主要聚居在福建的厦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漳州等市(县)。自明清开始,福建大量向台湾移民,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台湾约75%的人讲闽南话。因此,台湾也是闽南人的主要聚住地。
闽南人有着“东方文明活化石”之称,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变,其独特的语言和婚俗习惯等等至今仍保留着深厚的唐宋遗风,耐人寻味。只有当你真正的走近闽南,融入其中时才能领略到闽南的神秘,感受到闽南文化的深邃和悠久的魅力。
怀着对闽南的向往和好奇,还有一份特殊的倦恋之情我曾走近闽南,了解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下面就让我们从节日、民歌与方言、居住、婚俗与祭祖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闽南人。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
除夕之夜,到处灯火辉煌,闽南一带过年习俗与其它城市不尽相同。各家各户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份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接着是求如愿,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有围炉吃年饭的习惯。对于家中尚有外出未归者,家人仍会为其摆好碗筷,并将其喜爱的菜肴盛于碗中,以代表家人团圆。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厦门称之为“过年钱”。数额可多可少,在过去,也可以只是一个小小的铜板,代表是长辈盼望孩子快快长大的心意。这个习俗在漳州叫“年冥兜”,家家户户都要“围炉”过年。家庭成员在外地的,只要有可能,都要想方设法回来团聚。如果有人没回来,就要给他留一个位子,放上一件他的衣服,并在桌上摆一副酒杯碗筷。围炉时,圆桌中间摆上一个火锅,菜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同时,还讲求寓意,如火锅中滚烫的肉圆、鱼丸,意味着合家团圆;一条完整的大鱼,象征“年年有余”;猪脚芋头,表示来年有奔头;并把中蚶壳放在门后,用这人类最古老的贝壳钱币,暗示钱财不外流等等。在旧社会,贫家和富家过年有天壤之别。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能吃到这种丰盛的家宴了。“围炉”过后,晚辈要向长辈“辞岁”,有的还要秉烛“守岁”,直到天亮。
在除夕的年夜饭里,有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少的。长年菜:即菠菜。不可以切根,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血蚶:闽南话说“蚶壳钱大赚钱”,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也许这个习惯与中国古代曾以贝为钱币有关。年糕:以前总是自己磨粉制作,也有用米或面作发糕的,而现在大家都直接去市场购买了,又简便又实惠。当然了,口味可以随自己喜欢。到了大年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名为“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是不能登门拜年的,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正月初九“天公生”,厦门的家家户户会烧香挂灯、设案摆供,诚心诚意地敬“天公”。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旋律呈平稳型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的民歌色彩比较淳朴,如漳州《做戏歌》与《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开始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大量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福佬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舺哭调》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善的调。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闽南语系民歌的歌曲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闽南方言是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在中原跟当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了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带领闽、客人士入台,闽南话成为台湾最主要的语言。就国内分布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南话五大块。由于所处地区受到其他方言的影响和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大块的闽南话略有差异,其中本土闽南话和台湾话最为接近,几乎没有差别。全台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话。其次才是客家话、山地话。
二、居住、婚俗与祭祖
闽南的房屋构造一般是中为正厅,屋顶最高,以二、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向组合对称,布置条形护厝,分别向两旁发展。左为大房,右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厅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围着一条蜿蜒的龙,故有“围龙”之称。这种横向组合的护厝式民居,最适应于闽南沿海一带炎热的气候条件。泉州城镇的民居中,还有一种纵向布局狭长条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条长形的手巾,故俗称“手巾”。厦门则另有一种“骑楼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门,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产花岗石,多有用花岗石建造的完全石结构民居,工艺独特,造型别有风采,成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民屋的独特风格尤其体现在屋顶上,正脊两端如燕屋飞翘,中间低平,呈现宋代曲线屋顶的传统意味。闽南民居的大门也颇有为考究,门必居中,并向远位进深,形成过堂,产生较大的虚空层次,从而增添了建筑的形体变化。
谈起闽南的婚俗,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呢!据民间故事的流传,自古就有“千里姻缘一线牵”之说。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只要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人的脚拴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着,再怎么也不可能成为夫妻。闽南的婚俗中,整个婚事过程都有拴红丝线的风俗,这种风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所以红丝线作为一种吉祥物,贯穿整个婚礼的全过程。首次使用红丝线是在提亲时,男方在随带见面礼中,在包装的外面,要用一条红丝线捆起来,也有用红线条替代。进入女方家时,摆放在大厅的显著位置,以示大吉大利好兆头。当婚事双方满意后,接下去是挑选结婚日子,俗称“择日”。“择日”是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信任的亲属当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好“生辰八字”后,要用一张红纸包起来,里面放有一条红丝线,让男方带回“配生时、择日”寓意牵姻缘。结婚当天,双方要在互送的众多礼品上,都系上小红丝线和小红纸。如大到摩托车、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从鱼、肉、面等新鲜的食品,到装饼干、糖果、香烟等干果类副食品的礼盒;以至一切双方互送的礼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红包,都要认认真真,不得含糊。结婚办喜事,双方的房屋厅堂除了要张贴喜联外,也得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及新房的门眉上,以图吉利,真是名副其实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时至今日,像闽南地区保留的这种拴红丝线的习俗,已不多见了。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闽南、台湾就有敬祖旧俗,谓之“三月节”,敬祖时,人们上山扫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先拜“土地祖”,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压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上漆,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台湾同胞迁台时,把祖家的节俗也带到了海峡彼岸,至今仍在沿袭。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孕育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方言各具特色的民系文化。闽南风俗就是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延续,社会在发展,我们虽然提倡继承,但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于图新。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民俗习惯的改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闽南文化会一直保持下去的。宁化的伊秉绶和苏东坡“古砚”
王宜春
走进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大厅,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文物中,老远就可看到在显目的位置上放着一方古砚,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苏东坡“德有邻堂”名砚。借问这方名砚如何“落户”在边远的宁化县城,这还得从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伊秉绶当年如何发现此砚,仿制此砚,将真砚带回宁化老家说起。
伊秉绶(1754~1816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宁化县城关人。清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为官清廉,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字工四体,行书,篆体均精。所作隶书,举世叫绝,名闻全国。作品颇丰,流传中外,有“南伊北邓”(伊秉绶、邓石如)之誉。
嘉庆四年(1709年),伊秉绶出任广东省惠州知府时,出于对东坡先生的敬仰,曾多次上白鹤峰东坡旧居瞻仰,发现该故居有所破损,时有倒塌的危险,便捐款重修。有一次他在修竣“东坡洗砚池”时,在淘池的泥垢中,意外地发现这一方砚台。伊秉绶欣喜万分。该砚为端石制成,色微赤,长方体,长21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砚面稍凹,四周有细边,砚额刻有长方形小水池,砚面无任何花纹雕刻,形制十分古朴。不仅纹理细腻,且锃亮光滑,用气呵之立呈云雾状,移墨即可振笔挥毫。砚底中央刻有行草“轼”字,为东坡亲笔。下方刻有白文“德有邻堂”九回文篆印一方。“德有邻堂”是白鹤峰的客厅匾,是东坡先生引自孔子的一句名言:“德不孤必有邻也。”来表达他晚年受贬时的心境,并把它镌于砚背,以寄托他对人生一种信念,足见他用心之良苦,用情之深沉也。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东坡因持不同政见,被朝廷贬遣广东惠州,定居在白鹤峰,打算从此“长作岭南人”了。而此砚就是他路过端州时带来的。但不幸的是“岭南人”也难做成,第二年再次被贬海南琼州,那真是到了天的尽头,海的边缘,再也无路可走了。去海南琼州路途遥远,前途未卜。起程时,为一切从简,他手抚两方心爱的砚台,留恋再三实难割爱。后在其子苏过力劝下,便留下一砚交予惠州的佣人代管,说好了再回过索迟。
东坡先生在海南生活了整4年,才遇赦北归,因归程匆匆,未经惠州,到了江苏常州之后又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了。此时,留驻惠州的佣人得知东坡先生去世的噩耗,悲恸欲绝,又将其保管的砚台托交给东坡先生前好友翟秀才。翟秀才为了悼念东坡先生,雇人重修白鹤峰,并将砚台沉放在洗砚池中,提笔立碑曰:“东坡先生洗砚处”。以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于是,这方宝砚在砚池中埋没了700多年。
伊秉绶得到此方砚台,如获至宝,倍加珍惜,还特地召开宝砚鉴赏酒会,请来当时才子宋湘、冯敏昌、翁方纲等人,吟诗题对共赏,成为一时佳话。他亲笔用小隶题上:“嘉庆五年,修白鹤峰东坡故居,得此研于墨沼,汀州伊秉绶记。”并镌刻在砚底左边。砚底右边有诗人冯敏昌(广东钦州人1747~1806年)的行书题识:“此坡公所以赍贤守也,观之敬叹。钦州冯敏昌识。”下方刻有诗人宋湘(广东梅县人1748~1826年)真书题记:“墨卿太守得此砚,余有诗,自后两人唱和,每用之,余亦有遭,嘉应宋湘记。”冯、宋均系伊秉绶的诗友,宋湘还特地写了一首长达80句,551字的古风《德有邻堂砚歌》(载《半湖漫草》),歌咏此砚。次年(1801年),诗人、书法家翁方纲(河北大兴人,1733~1818年)又在精美的红木砚盒上题刻小隶:“东坡先生德有邻堂之研,先生书名在焉,惠州守伊公得之,盖去先生寓此七百有五年,辛酉四月,翁方纲铭。”一方名砚又经四位著名诗人,书家题识,砚铭,做千古论证,这又使这方宝砚锦上添花大增光彩。
这里还得一提的,就是两块东坡砚之谜。我国有家博物馆亦收藏一方与宁化县博物馆收藏的东坡砚一模一样,那块是真,那块是假,难以区分。1961年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后,才见分晓,藏在宁化县博物馆的东坡砚是真品,另一块是仿品。原来伊公当年得到东坡砚后即请制砚高手,用同样端石仿制一块存在惠州白鹤峰东坡故居作为纪念。后来,伊秉绶送母返乡养老,将真砚带回宁化老家,珍藏于书斋,并把书斋命名为“守砚斋”。伊公不少墨宝均用此砚研墨书成。为此,有人戏称其书法造诣之高是得益于东坡砚,承袭东坡先生的灵气。
伊氏家族将此砚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直至解放前夕,为安全起见,曾一度沉于自家井中。“土改”时此砚被没收,有人不识宝,用它作为钉铁钉的工具,故在砚底留下几处碰击的痕迹。后来幸遇一位姓连的文化干部,才知是珍贵文物,并收归县文化馆保存。如今,此方“德有邻堂”的东坡名砚,却成为宁化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全国名砚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