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气质,人们常想到某人气质温文尔雅、豪爽大气等等。气质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通俗的讲,就指的是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性情。
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前一部分我们讲了性格与职业的相关度,现在又说气质,那这气质和性格有什么不同呢?是不是气质对职业的选择也很重要呢?
首先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其次,性格更多是由后天形成的,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气质,更多是先天的。最后,通俗点讲,性格通过我们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气质则通过我们的生理或者身体特点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具有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取得相应的成就,当然,也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之辈。但我们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自己,虽说气质不能决定职业,但气质却影响职业,如果能认清自己的气质类型,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与之匹配程度较高的职业,那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志愿填报,也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气质类型这一说法,最早由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和罗马的盖伦提出来的,由于这两个人都是医生,他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发现人体内有血液、黄胆汁、黏液和黑胆汁这四种液体,由于每个人拥有这四种液体的比例不同,就构成了人的不同气质。20世纪30年代,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变化,提出了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四种人物气质类型,这其实和前面两位医生的说法有高度的一致性。
【简述气质的类型及其教育启示】
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归入某一种气质类型,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或混合型。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优劣之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要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①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②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③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④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地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组建班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怎样判断自己的气质类型?如何优化自己的特色气质?我们来做一套测试题,来看看你家宝宝属于什么气质类型。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