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人物鲁庄公姬同,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对此,我一直很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 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
鲁庄公做得很好。换而言之,他做了一个国君应该做的:就是提拔并任用了一个能力足够强的将领,并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有的表现。
不过鲁庄公的整体表现并不能算一个出类拔萃的国君,表现比较平庸。这和他生存的时代背景和宗族关系有关。鲁庄公的母亲是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以淫荡和女权擅政出名。在国内先淫于齐襄公,后出嫁鲁国,嫁于庄公的父亲鲁桓公。在一次国事访问中,鲁桓公发现文姜与齐襄公的奸情,齐襄公恼羞成怒,杀死鲁桓公,并胁迫鲁国立文姜之子,即鲁庄公即位。之后文姜擅政,胁迫庄公不能向齐国报杀父之仇,并在外交上依附于齐国。
国际形势上,齐襄公死后,齐国内乱。管仲辅佐公子纠在鲁国,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在莒国。二公子争立,小白先至,于是即位,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鲁庄公本想趁这个机会,为齐国立君,从而在两国关系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不料事与愿违,庄公大怒发兵攻齐国,齐鲁两军在乾时大战,鲁国大败。庄公只能表示臣服。
不久齐将鲍叔牙大举伐鲁,庄公大惧。谋臣施伯认为:鲁国不能再败,再败将难以立国。于是举荐曹刿为将,抵抗齐师鲍叔牙。两军在长勺相遇,鲁将曹刿一鼓胜三鼓,齐师大败。终于为鲁国挽回声望。
在这场战争中,鲁庄公文用施伯之智,武用曹刿之勇,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人才的作用。
之后齐用管仲为相国,励精图治,称霸中原,鲁庄公限于国力,无法与争,于是几乎成了齐国的附庸,惟齐之命是听,疲于奔命。
另外鲁庄公由于是庶出,难以与诸嫡子相争,必须兼顾鲁桓公三个嫡子,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的利益,称为“三桓”。于是从庄公开始,鲁国逐渐出现三桓分政的局面,这直接导致鲁国在春秋后期国力的日趋衰弱。
《曹刿论战》刻画了关心国事、谋虑深远的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还刻画了鲁公这个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家的形象。
平易近人(与曹刿同坐一车),目光短浅(不知什么时候出战)
目光短浅,迷信神灵,任人唯贤,取信于民
【鲁庄公】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在政治上的无能;战场上他急切求成,胜利后,不知道胜利的原因,说明他对军事的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他有所感悟,明白了民心向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并在作战过程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而且他能听从曹刿的建议、批评,是一个从谏如流、重视人才的国君,是一位明智的国君。
鲁庄公评价
鲁庄公的不足之处是,性格急躁,不懂军事,缺乏政治才能,遇事慌张鲁莽,总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不能够冷静的思考与分析问题,抓不住事情本质,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能够敬天保民、善待臣工、忠于职守、从谏如流,知人善用,是一个少有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