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过敏反应的原理,谢了.

2024-12-22 23:07: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过敏反应产生的原理及其预防

  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 “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是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 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过敏常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 ,因为他们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 ,属于先天免疫功能异常 ,往往由遗传而来 ,也就是说 ,具有这种体质的人 ,发生过敏性的可能将伴随终生。

  当然 ,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并非一定会发生过敏 ,这是由过敏发生的机制决定的。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致敏原 (抗原 )后 ,机体并不会产生过敏的症状 ,但是体内便会产出一种相应的特异抗体 ,当这种特异性抗体 ,积累到一定数量时 ,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抗原 ,特异性抗体便会与其相结合 ,使机体介质细胞脱颗粒 ,释放多种介质 ,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可见过敏的发生有一个条件 ,就是必须能够多次接触同种过敏原。知道了这一点 ,我们就不难理解 ,对某种花粉过敏的人为什么只在春天发生过敏 ,而在其它季节就不会发病 ,这正是由于这些花只在春天开放 ,只有在春天才可能接触到它的花粉的缘故。

  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或变应原。其中,过敏原为通俗用语,致敏原或变应原为医学术语,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接触过敏原一定时间后,机体致敏。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方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说,往往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反复的接触后,可出现过敏性症状。反复接触后,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常见的过敏原介绍如下: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幅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幅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引起过敏的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各有不同 ,所以引起的过敏症状也具有多样性。比如发生于呼吸系统 ,可表现为哮喘发作、喉头水肿、发作性喷嚏伴有清鼻涕等 ;发生于消化道 ,可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口唇肿胀、腹泻、血便等 ;发生于皮肤系统 ,可表现为风团样的皮疹、皮肤癌痒、丘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皮下出血、皮肤大面积剥脱甚至休克死亡等等。

  从过敏发生的机制来看 ,最根本最有效的预防就是避免与致敏原接触 ,这就要求必须首先查清致敏的原因。事实上 ,人们每天接触的物质种类繁多 ,能确切地查明究竟是哪些物质引起过敏是很困难的。尽管如此 ,查明致敏原 ,采取“避、忌、替、移”的方法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避:如对羽绒衣、羽绒被的羽毛过敏 ,就应当避免接触之 ;对某种杀虫剂过敏 ,日常生活中就应当避免使用。

  忌:对鱼虾等水产过敏或者是乳类、蛋类、某几种蔬菜水果过敏 ,就应当忌口。

  替:对青霉素过敏 ,可以采用其它抗生素替代 ;对某种化妆品、洗发水等过敏 ,可以选择其它品牌替代。

  移:对某种花卉的花粉过敏 ,可以在这种花卉的开放季节 ,暂时转移到没有这种花卉生长的地区居住。

  当然 ,多数情况下 ,或者是查不出致敏原 ,或是对致敏原无法做到“避免替移”(比如空气中的飘浮物 ),只好在过敏发生时采取对症疗法减轻症状 ,然后再选择适当时机进行特异性的脱敏治疗。

  其方法是首先在患者一次较重的过敏发作之后 ,对可疑的致敏原进行检测 ,最终确定之。再用已确定的致敏原制成临床用的抗原 ,给患者做皮下注射 ,浓度由低到高 ,剂量从小到大 ,使机体对此致敏物质逐渐适应 ,从而避免过敏的发生。临床上这种疗法效果是比较好的 ,但是由于治疗需要的时间过长 ,患者往往不能坚持到底 ,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