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可以实行君主立宪,有两个原因:
1)不像中国的封建时期,英国传统上的贵族就有自己的政治独立性---参见《大宪章》。
2)英国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就开始和封建贵族阶级(皇室、贵族、地主)斗争了,这种斗争比较缓和---原因有二:
a)英国是最先这样干的,没什么先例可循。所以一般人没有那种“消灭皇室”的意识。
b)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革命?只是为了获得政治利益,他们本身并不是穷人。他们只是让皇室让出政治地位、让资产阶级政党来管理国家。说通俗点,就是让土地用来盖工厂让劳动力用来做工人---这是从根本上侵犯了封建贵族的利益的(封建贵族的利益是农田和农民)。因此在封建贵族阶级让步后,革命随即停止。英国皇室得以保留。如果领导革命的阶级是无产阶级或者英国的皇室死扛到底,那么皇室肯定被推翻,英国就变成共和国了。
反观中国(清朝),当时清朝也意识到要变革,于是就派了一些重量级人物去西方考察。最后回来说中国要立刻搞君主立宪,这样既可以保留皇室,又可以平定革命(朝廷主动君主立宪后你就没有理由继续革命了)。但是呢,当时清朝统治阶级认为,中国老百姓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让他去懂得什么政治权利了。说白了,中国缺乏与君主立宪制度配套的教育制度。
清朝认为,需要搞一个过渡阶段,过渡期为20年。(其实我个人认为20年有点不够)
这个过渡期是这样打算的:准君主立宪制。内阁主要都是皇亲国戚。立宪:宪法是皇室编写的。
本质上,基本就是个有点不伦不类的怪物---君主立宪的框架都有了,但是有形却无实。英国的君主立宪,皇室是没有政治权利和地位的,但是清朝当时并没有触及这一底线。
清朝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有缓和矛盾,反而更加刺激了革命党。革命党觉得你这完全是换汤不换药,你不换还好,至少光明正大,你换了,实际上是在欺骗我们。
说白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能再给清朝任何机会了。
革命,已经成势,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当时不管懂不懂什么是革命的,都说要革命。
虽然客观地讲,当时清朝统治者的想法未必就是错的,但是唯一缺少的,是时间---这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