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古代归哪个朝代

吉林省辽源市古代归哪个朝代
2025-04-03 20:39: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先秦时期
从辽源市区水源地遗址发现的“人”字形刻纹陶片上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氏族公社时期,辽源人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盛京旧志沿革》记载:周代前在辽源市地域就有濊貊、肃慎族劳作生息。

汉晋时期
汉至南北朝属玄菟郡,西汉以后夫余国据此地。346年于辽源龙首山山城建渤海国夫余府,即夫余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晋朝为高句丽地。后魏为勿吉地。

隋唐时期
隋朝高句丽仍据此地,中原王朝在高句丽范围之内设立郡县。
唐朝初年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的南苏州,唐朝渤海国时,东丰县属长岭府,东辽县属夫余府。

宋辽时期
926年辽于此地建黄龙府,到975年,历49年。由于黄龙府卫将燕颇反辽,黄龙府被废。
辽灭渤海国后,辽源地区属东京道长岭府,设在梅河口市山城镇(亦说属乙典郡)。金代属咸平路。元朝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斡磐千户所,后为辽东宣慰司辖境。

明代时期
明朝先设定辽都卫,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后设奴尔干都司,东辽、东丰两县属三万卫管辖,后属塔鲁木卫、司吉河卫境。
1437年(明正统二年),设辽东边墙,辽源位于边墙之外。

清代时期
清朝以前,生活在辽源境内的民族主要是满族。东部属于海西女真哈达部,西部是叶赫部。
1619年(明万历

辽源人文历史 (4张)
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将今辽源市全境划为大围场的一部分。

1661~1722年(清康熙年间),辽源地域正式划为盛京围场,专为皇室狩猎用地。当时各围场名称都是以地形地物的特征或某些动物活动的区域特点来命名;还有些围场在明末清初就有地名,后来把这些地名做了围场名。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盛京将军曾祺向清廷奏请西流水围场和东流水围场开禁。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围场弛禁招垦。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盛京围场总管高万梅主持勘放西流水四十五围地。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冬,清政府于扎拉芬阿林围之大疙瘩(即龙首山)西侧设东路保甲分局,办理民事政务,为辽源境内建制之始。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经奉天军督奏请,在今辽源境内西部、东部各建置一县,西部称西安县,东部称东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西安县城原拟建在老虎嘴子,后改在大疙瘩西侧(今龙首山)设置。大疙瘩在围内层峦叠嶂,绣壤相错;有山谷之险,足以控制四方;又通途畅行,居民已聚。因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奉天军督曾祺、咨商荒务大臣廷杰,改勘城基于大疙瘩山,西至半截河,南至东辽河,北至半截河,方圆l里,面积541亩。将全县9个半围划为4保16社。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修筑西安城垣,由商民捐资修筑4座城门,名曰东吉、西宁、南康、北寿,挖护城河1390米。县城内设东吉、西宁、南康、北寿4保。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设立奉天省,西安县隶属奉天省。奉天省改为辽宁省,西安县隶属辽宁省。

民国时期
1912年,成立西安县、东平县行政公署,隶属辽宁省管辖。
1914年,废除海龙府。6月,辽宁省改为奉天省,西安县、东平县归奉天省辽沈道管辖,同年3月东平县改名东丰县。
1920年,西安县、东丰县归奉天省直属。
1926年,西安县、东丰县由三等县升为二等县。由于土地大量开发,人口再次大增,成为奉天省闻名的农业集散地。随之,县城各种店铺门房相继建立。
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实行省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西安县、东丰县直属辽宁省管辖。
东北沦陷时期,西安县、东丰县先属伪奉天省,后属伪四平省。
1945年8月31日,拟将西安县更名北丰县,但未被推行,仍称西安县。1945年11月至1 946年1月属辽北省第三专署。1946年2月属辽北省二专署,5月属中共辽宁省分委二专署